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不能再囚禁在以教室为活动范围,以教材为教学内容,以教师纯传授知识的课堂小圈子,而应走向一个大课堂——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创新力为目的,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使语文教学在真正意义上达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语文内涵的效果.因此,构建语文教学大课堂,引领学生更好地发掘、学习、运用语文,取得源头活水,就成为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在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模式的同时,也应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格局,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投入到精彩的生活之中。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更贴近生活。平时教学中要多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各种途径,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注重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走出学校,置身于家庭。  相似文献   

3.
罗雪莲 《甘肃教育》2014,(16):47-47
正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一本鲜活而厚重的书,语文学习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大脑感受大千世界,打开生活这本书,是语文学习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和真实地看待这个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新课程关注的教学,是要在知识和实践之间建构起沟通的桥梁,把教学过程和学生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实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要把与教学  相似文献   

4.
中职教育必须为企业服务.中职课程必须为生产劳动服务.中职文化课必须为专业课服务。中职课程的专业性,决定语文阅读教学更不能局限于课堂阅读教学,而应根据专业特点,树立“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要特别重视并且搞好课外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观察自然.了解社会.阅读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服务。  相似文献   

5.
孔祥跃 《现代语文》2004,(7):13-13,1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科学、更高远的对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提出了更为鲜明的教学要求,湖北教学专家余映潮老师说:“教学中没有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就没有语文教学的改革。”“学生的活动是检验课堂教学是否改革的一根标尺。”语文教学要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生活的课堂和语文的课堂结合起来。美国教育学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天地,语文教学要走出封闭课堂,就要尽可能多的走向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事事洞明皆学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活动在大自…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7.
曾小平 《新疆教育》2012,(18):189-190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9.
语言来源于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语文教学死啃书"的误区,走进生活,让学生真  相似文献   

10.
作为塑造学生灵魂、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人格、启蒙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语文教学在新世纪挑战面前应该做些什么,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问题。纵观国内语文教学现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教学还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一说在很大程度只停留在口头上。在许多学校,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教学过程中总是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的知识体系,考试模式单一、呆板,忽视了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少地方在阅读教学中还一味偏…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的知识体系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发展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感悟语文的价值"。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是说我们所接触的语文知识以及所开展的语文教学活动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  相似文献   

12.
陈勇 《语文天地》2014,(32):77-78
生活有多广,语文学习就应该有多广。语文学习的外延本应该是广阔无垠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是长期以来,囿于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学远离生活,与生活脱节,变成简单机械而枯燥的训练,造成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索然,事倍功半。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味”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植入生活体验理解文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讲知识,学生并没有真正  相似文献   

13.
<正>一、让阅读活动生活化,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当前的语文教学缺乏创新能力培养的功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没有把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入阅读教学的课堂。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语文的性质未能全面科学的把握,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干扰,导致了语文教学越来越远离生活,成为象牙之塔。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教师只有自觉树立"大语文  相似文献   

14.
陈素珍 《考试周刊》2013,(52):33-34
<正>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生活的地方。语文学习是最复杂最富弹性的,它与生活的外延几乎相等。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有多丰富,语文就有多丰富。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享受语文、感受世界、感受生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  相似文献   

15.
郝久红 《教育》2014,(7):68-68
新课程倡导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有人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师将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快乐的生活空间里健康成长。 点缀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的良好创设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教室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室的布置一定要彰显“生活味”,以启迪学生的智慧,点化学生生命。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具体来说,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在全球都呼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的这种封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条件下,语文学习早已超出了课堂范围。而传统的语文教学都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教师不离三尽讲台,学生则被禁锢于有形的教室之中,整天被困于枯燥的听讲、无尽的题海之中。如此的教学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所以,语文教学在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模式的同时,也应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格局,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更贴近生活,从而让学生走进社会,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1],并突出了真实运用情境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生活中的语文运用情境无处不在,真实的语文学习必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真实语文学习应与生活相关并属于生活。侧重知识和内容的教学,容易造成语文与生活的割裂,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将生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好地品味生活、探究知识,巩固学习技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小学生思想纯洁,对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能够在生活中体会到无尽的乐趣。知识的学习是与生活离不开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处处,都能看到语文知识的存在。因此,语文教师要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各种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应用的广泛之处,促  相似文献   

20.
顾大花 《小学生》2013,(7):53-53
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变成纯粹的"教书"。只有把语文教学融人我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才能学好知识,掌握知识,活用知识,并在学习语文知识中,了解社会,接受教育,成为真正的社会的人。一、用生活来教学,把语文知识生活化1.教学过程生活化就是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机会去亲自实践、感受、体验、理解。(1)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活动过程的素材应取自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如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句子、内容时,除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