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敦煌遗书所载唐代佛曲的演出场所有寺院、宅第、街衢,表演者有僧人和寺属音声人,佛曲的情感基调以“哀”为特点。  相似文献   

2.
敦煌遗书所载唐代佛曲的演出场所有寺院、宅第、街衢,表演者有僧人和寺属音声人,佛曲的情感基调以“哀”为特点。  相似文献   

3.
唐代佛教大盛,佛曲亦随之兴起。敦煌写卷保存了大量唐代佛曲的歌辞文本,从中可见敦煌佛曲存在套语、重句、定格等程式。佛曲的程式是适应口头传播的需要,也是佛教为了向世俗大众传播,对佛教义理及宣教的手段进行世俗化改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禅宗"以音声为佛事",十分重视音乐艺术的运用,特别重视佛曲在弘法、化众、修行中的功能。在唐代,礼佛、娱佛的音乐演奏活动兴盛,奏唱佛曲已蔚然成风,对后世的佛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佛曲的不断俗化,使佛曲俗化中的俗曲在寺院中、僧人中流传开来,不少禅师用俗曲"唱道"与"授徒",用俗曲喻禅说禅也成为禅师上堂说法中的一大景观;而一些禅师对世俗歌舞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从理论上概括和诠释了世俗歌舞对于佛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佛教音乐是赞颂佛陀、宣唱佛理的重要载体,曹植首创中国式佛教歌曲“鱼山梵呗”。隋、唐时期以法曲为代表的佛乐进入了鼎盛阶段,而唐代以来的俗讲、变文则对我国近代曲艺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佛曲创作、传播中的问题不少,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6.
敦煌佛曲的曲调有三个来源。第一,鳊佛教曲调,随佛教传播传入我国,曲词由梵语翻译而来,其中和声亦系译音;第二,中国本土自创典调,曲调既专为佛赞而设,内容也纯为咏叹释门之事;第三,本土既有的民歌曲调,佛教加以利用,以唱经劝世。  相似文献   

7.
多少年来,常听人说:“苏霍姆林斯基说……”听着听着,苏霍姆林斯基在我心目中成了个姓苏的、言语无味的老夫子,像佛一样被供得高高的--而佛通常是可敬可畏的--所以,我的阅读计划里从没有他。直到前段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校教研室主任建议大家读读他的书,于是我买了《育人三部曲》。读完第一部曲《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我颇有所感,颇有所获。  相似文献   

8.
佛教自东汉进入中原以来,中国的文人土大夫有信佛崇佛佞佛的,也有贬佛抑佛灭佛的。所谓贬佛就是站在儒家或道教的立场上认为佛教不如儒或道;所谓抑怫就是主张限制僧尼数量和寺院经济的力量,不让其任意扩张;所谓灭佛就是主张完全干净彻底地消灭佛教于中国,即杀僧尼或勒令僧尼还俗、焚毁佛经寺庙及佛教偶像、没收寺院田产钱财、禁止供养佛舍利等。文人士大夫的灭佛、贬佛、抑佛言论自汉末以来,史不绝书,他们提出了种种灭佛、贬佛、抑佛的理论根据。面对这种挑战,信奉佛教的文人士大夫们又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提出了种种护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佛曲的音乐研究,旨在探索其在社会功用性方面所彰显的文化特色及内涵,解释音乐的结构安排与整个法事过程的交融结合所呈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从而揭示佛曲在仪式音乐中体现的精神文化和特点。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仪式过程作阐述,第二部分进一步对其音乐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升华整个文章主题,联系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关联的特点,说明其音乐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张春红 《现代语文》2006,(5):117-119
佛云:生死疲劳,皆系贪欲,无欲无为,身心自在。 这是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的题记,也是这篇小说欲向世人阐释的人生要旨。地主西门闹被镇压以后,先后转世为驴、牛、猪、狗、猴及大头儿蓝千岁,既见证了中国农民五十多年的当代历史进程,也以六世轮回的艰难和倔强谱写了一曲生命的欢歌。  相似文献   

11.
西域佛教是中国佛教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产生的西域寺院经济更是佛教得以发扬光大的重要环节和前提条件。西域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及其管理模式和财产审计,对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和社会经济生活的丰富与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庭坚的佛教实践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很大。游历佛寺、结交名僧、阅读佛典等,促使他的诗歌呈现出新奇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蔡华  张平乐 《襄樊学院学报》2011,32(8):65-67,75
佛教寺院的院落式空间布局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主要有以塔为中心的世俗性院落式空间布局,以殿为中心的礼制性院落式空间布局,以塔、殿并重的院落式空间布局和以佛殿和法堂为主的院落式空间布局.所有佛教寺院的建筑功能均围绕佛、法、僧"来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强大张力和高度适应性表现出了宁静平和的佛理、宏奥博深的佛法与含蓄内向、充满着理性精神的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是宗教歌曲记录的重要时期。佛教歌曲、道教歌曲和西方赞美诗采用了不同的记录方法,大量刊行。  相似文献   

15.
南京国民政府在对庙产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与佛教界发生了诸多磨擦和冲突。有些磨擦和冲突经过多方协调,基本得到解决;有些磨擦和冲突由于比较复杂,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也未能完全化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云南省德宏州傣族佛寺教育的主要特点,简要地分析了佛寺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探讨了它对傣族社会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傣族地区发展佛寺教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云南省德宏州傣族佛寺教育的主要特点,简要地分析了佛寺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探讨了它对傣族社会的意义及其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傣族地区发展佛寺教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里,对佛教灵异事件详加描述,无不透露出他对佛教神秘力量的肯定,郁结着浓厚的佛教情节。而作者在现实中却是排佛的,他以国计民生为重,描述佛教灵异事件是对统治者佞佛迷梦的警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