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就必须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建立起中国特色大学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重要论述为此提供了重要启示。从本质上讲,中国大学模式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模式。构建中国特色大学模式,就要在大学制度改革范式上由"西化"回归"本土化",就要重塑基于国家与民族大义的大学价值观,就要在教育教学中坚持社会主义导向,就要坚守并创新党的大学领导机制,就要增强中国大学的国际参与能力和国际贡献力。这是目前探索中国特色大学模式的五个基本向度。  相似文献   

2.
文化觉醒与大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需要实现新的文化觉醒,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在大学办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主要是从时代的高度和文化的视角回答大学是做什么的、什么是大学、怎样办大学和办什么样的大学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出路是进行大学制度创新,从以行政为本位转变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文化个性,逐步建立起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以“文化个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大学制度,走中国特色大学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
大学制度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后经德国、美国大学的继承、改造和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主导的制度范式。现代大学制度在西方各国尽管千差万别,各有特色,但作为一种制度范式,却有着国际公认的若干特征,即大学自治、学术自由、院校中立和学术责任。本研究从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中国特色大学制度的具体体现入手,分析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制约因素,并运用问卷调查结果对制约大学制度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文化百年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时代强烈呼唤我国大学创新,我国大开展中国大学百年研究。在回顾、总结近一个多世纪化与现代文化,特别是中西大学文化冲突和交融的历探索中国特色大学的创新之路。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现代大学发展、变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传统上,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探索中国特色大学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行民主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大学的内在需要。本文从高校民主管理的概念入手,阐述了高校民主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大学章程建设应当在修改中不断完善,既是有效推进内部章程实施的主观需要,也是积极适应外部制度环境的客观要求。北京大学等11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首次修改章程,在修改幅度、修改内容、修改依据和修改质量等方面成效显著,中国特色在章程中得到强化;但存在内容重复、违法修改、表达失范、明显错误等问题,大学风格的展现仍显不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章程建设新常态,章程修改要坚持中国特色与大学风格并重,把握中国特色和大学风格要义并将其转化为章程规则,健全内部修改和外部核准程序,实质性地提升章程质量和权威。  相似文献   

7.
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大学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大学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底蕴之中;二是中国特色,必然受到中国历代社会文化,特别是中国历代社会主导文化的深刻影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两千多年来,特别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开创高等教育和大学创新新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战线面临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刘智琪 《高教论坛》2023,(3):119-124
从内部来看,大学章程为大学依法自主办学提供合理的规范;从外部来看,大学章程为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提供了“突破口”,对于大学内部管理以及外部制度构成来讲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来大学章程研究主题涉及历史、概念、内容、制定、修改、法律性质与地位、价值与功用、实施现状及问题、监督与保障机制、国内外比较等多个视角,但依然存在实践性研究少、整体性研究缺乏、特色研究落后等问题。未来研究应该聚焦于协调大学内外部的权力关系、建设中国特色大学章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把握"四个特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建设的应然和关键。把握政治特性,掌控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建设的航向;把握历史特性,厘清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建设的使命;把握文化特性,抓住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建设的灵魂;把握治理特性,洞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的运行规律。  相似文献   

10.
文化认同在大学质量文化建设中具有新的价值,能够使师生产生心理归属感、增强师生间的凝聚力、提高文化自信与师生参与度.大学质量文化发展趋势是质量体系整体化、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人文主义和实用主义并行发展.通过优化质量文化认同环境、完善质量文化管理机制、加强质量文化道德观培养,可以提高师生的文化认同,建设中国特色大学质量文化.  相似文献   

11.
书院文化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书院在千余年的历史中所积淀的文化精神、制度内涵,所创造的教育经验,为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现代大学文化创新,要筑牢立德树人根基,注重包容争鸣,涵养良好教风学风,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十一五以来,各大学对文化的重要性逐步达成共识,开展了文化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总结分析了十一五以来大学文化建设的成绩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深入开展文化建设。要将文化建设作为学校规划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理念和精神在师生中的传承和发扬、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构建全员参与的文化建设格局、加强特色文化建设,研究中国特色大学文化评价体系,进一步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文化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耶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的成功业绩为耶鲁大学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地位。本文系统探讨了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发展的历史、理念、策略及捐赠基金的运作机制,提炼了耶鲁大学捐赠基金运作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大学基金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亟待解决的若干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董永全  刘志成 《教师》2010,(6):21-23
现代大学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把自治和学术自由作为价值追求。建设有中国特色大学制度的关键点就在于实现高等学校的依法自主办学。笔者拟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制回顾、依法自主办学、法律完善三方面详细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自主办学,并从法律角度即立法完善和法的运用两个方面就如何落实和完善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复合共治:中国现代大学治理的新向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共治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不同的治理方式相互合作和补充,共同协调治理大学的一种互动机制。我国的大学进行复合共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国现代大学复合共治的路径是:要确立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学治理理念,健全基本的高教法律体系,合理分配大学治理权力,试行中国特色大学董事会制,增强大学自主权,增加参与主体,实现大学权力平衡。  相似文献   

16.
学院制起源于中世纪法国巴黎大学,我国大学目前大多采用学院制管理。本文研究了当前我国大学学院制教学管理的现状,剖析了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我国大学学院制教学管理应以人为本,适当向下分散管理权力,降低管理重心,形成中国特色大学学院制教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归纳凝练大学治理的基本内涵、主要构成、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研究趋势,统合归纳了大学治理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化进展,对当前研究中“重微观”“轻宏观”“缺中观”问题进行剖析和评述,并以实现多维度协同为目标,对深入开展基于差异化分层治理的省域高等教育治理框架研究、基于高校内部权力外部性的跨权力协调机制研究以及基于实证的中国特色大学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德育思想具有历史继承性与时代变迁性。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德育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建构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体系的重要资源。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德育与大学现代德育的相似点,传承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优良精神,对加强大学德育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强烈呼唤大学创新,而我国正在出现一种大学精神衰微现象。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对大学和教育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再认识,实现新的文化觉醒,确立“文化是立校之基和育人之本”的科学理念,确认“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以教育和文化创新为核心,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开创中国特色大学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大学文化以“做人”为核心问题,西方大学文化则在源头上体现了对“求知”问题的关注。近代历史上我国大学的“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两种文化变革模式,都没能真正取得成功。应当在认识上恢复对我国大学文化传统的文化自觉,以珍视与辩证地态度审视我国大学文化传统,根据时代特点在对我国传统大学文化关注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特点丰富对“做人”问题中“人”的理解,构建适合现代大学生长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