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文”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文”可分为单句、复句和意义互文三种 ,只有准确把握其意义、特点和类型 ,才能正确认识这一古代汉语中古老而又常用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2.
互文,是古代作品特别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人们平时见得最多的是本句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和对句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还有一种三句互文,它常常跟“鼎足对”叠合在一起,三句鼎足相应,互相补充,故亦称“鼎足互文”。下面结合具体例子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  相似文献   

4.
互文有互补式和互通式两类。互补式互文,其位置对应、互为省略的词句文义互补,彼此完善。互通式互文。其位置对应、词面别异的词句文义相通,彼此暗示。此位置对应是指语言环境相同,或表现在语法结构上,彼此所处的句子句式相同,并且充当相同的句子成分;或表现在叙述对象上,彼此都指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位置对应是两类互文赖以存在的前提。两类互文都有“避复”作用。都应看作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5.
摭谈互文     
互文是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修辞方法,它对于灵动语言,芬芳文章的艺术特色,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遗憾的是,编者和教师们在操作中时有差错,为此,授给互文的金钥匙,让学生深刻阅读,准确把握文意,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学术领域的扩大和音乐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民族音乐研究已经不仅仅只停留在静态的对某一区域的个案研究,更多学者将目光转向以“路”文化空间为视点的动态的、跨区域的多维联动的彼此互文、互证的研究视野。在文化地理学视阈下,对“丝绸之路”文化空间的认识,有助于分析研究青海多民族音乐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与音乐特色。研究认为“丝绸之路”文化空间下,青海民族文化的多元属性和特有的地方民俗文化,成为青海多民族音乐给养的土壤。“丝绸之路”地理文化空间与地方传统文化的互文与互释,构成了青海民族音乐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师说》一文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句,教材对“或师焉,或不焉”作了如下解释:“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相似文献   

8.
对和互是古诗中常用的两种修辞手段,本试对对,互的概念,种类及运用的效果,作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互文”,又称“互言”、“互体”、“互文见义”。它是指古代诗文中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交错,互相深透,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单句互见和对句互见。  相似文献   

10.
叶海良 《考试周刊》2009,(11):21-21
“互文”(即“互文见义”)是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常是由两个句子或两个短语对举,两者互相渗透、互相说明,联系紧密,意义上合指、兼顾,即上句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下旬又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下两句意义互相交错、互相补充,所以又称为“互文见义”。  相似文献   

11.
《考试》2008,(8)
为了使话语更好地表述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古人运用语言时也很讲究修辞。中学语文教材只字未提文言文修辞方法,这也许是因为同现代汉语修辞重合较多,但古诗文中有一种叫"互文"的修辞方法有必要讲一讲。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六国论》“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互文,具体解释如下: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要将上句、下句的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胜负”“存亡”要合译为“胜败存亡”,“数”“理”舍译为“命运”。  相似文献   

13.
对文、互文等特定辞例,在古书词义求证中有特定作用。立足相关辞例,可以补正郭锡良本《古代汉语》文选注释中因不明对文、互文而导致的误注、失注。  相似文献   

14.
互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格之一,它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几个并列词组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的修辞手法。正确认识互文的形式及其作用,有助于我们阅读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5.
互文是一种比较特殊而并不少见的语言修辞现象,具有其独特的分类结构特征,由于并未引起足够注意及与“对文”相混等原因,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出现选择现象,应该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6.
17.
田姽婳 《成才之路》2009,(31):40-41
互文,是古汉语特有的现象。也有学者称之为古汉语的修辞格之一。唐人贾公彦在《仪礼注疏》中说:“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清人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也指出:“古今之文,有参互而见义者。”由此可见,互文是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并列词语或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隐含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互文”、“并提”为古汉语特有的修辞方法,对这两种修辞格的理解诸家不同。一、互文可分为:1.易位互文;2.分析互文;3.正反互文;4.同义互文。互文的作用有三:1.言简意赅;2.增强表达效果;3.使句式整齐。二、并提的作用:1.行文简省;2.文句对比强烈;3.并提的不足。三、互文与并提的比较:1.从形式看;2.从理解内容看;3.从使用目的看  相似文献   

19.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物各举一边以省文”(唐·贾公彦语)、“参互以见义”(清·俞樾语),即在形式上是分开叙述,在内容上要合起来理解,再通俗一点,便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思互相交替、补充。[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聂卫东 《学语文》2012,(4):65-65
“并提”是指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达的一种修辞格式。又称“合叙”。它的好处是可以使句子结构紧凑。文辞简练。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