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教育》2003,(9):14-15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城乡学校曾一度差异很大,农村教育质量普遍偏低。近年来.我们围绕以布局调整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
丰城是个拥有12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由于经济属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丰城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和完善了以财政拨款为主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教育投入稳步增长,教育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仅1997—1998年两年间,全市投资3180万元新建和改造中小学教学楼;投资1500万元,新建教师宿舍;投资4300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20年来,全市新增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中小学…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过程也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科学地预测和分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的变动趋势是合理布局农村中小校的前提。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应同步进行师资力量的重组、办学条件的改善等。同时,在学龄人口预测,学校规模、班级规模和学校网点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对教师、办学条件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有望提高教育质量,以实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城乡学校曾一度差异很大,农村教育质量普遍偏低.近年来,我们围绕以布局调整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5.
根据黑龙江省教委1998年工作计划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由省教委基教处、省教科院和哈师大共7名同志组成了调查组,对牡丹江、宁安、富锦、庆安、呼兰、密山、穆棱及宝泉岭农管局等地的农村学校网点布局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摘要报告如下:一、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的原因和效果(一)学校网点布局调整情况从所调查的情况看,有关市、县(市)、乡(镇)村领导认识到了进行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对优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意义,对此项工作比较重视,进行了专项研究,有全面规划并认真付诸实施,取得了效果,积累了经验。如宁安市从199…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寄宿制学校建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以对湖北农村贫困地区、山区义务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为基础,对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农村贫困地区、山区多建建好寄宿制学校的理由,阐明了农村贫困地区、山区大力举办寄宿制学校的积极意义,并对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应注意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上适应了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需要,但也存在着经济负担加重、学校安全、质量不高及资源闲置等问题.为此,急需科学制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适龄儿童人数的逐步减少,原有的农村小学网点布局模式的种种矛盾凸显出来:   首先是办学规模小,学生成班率低。按省有关文件规定,农村村级完小办学规模的在校学生人数一般不少于 200人,学生成班率为每班 40— 45人。新干县农村完小办学规模现状是:全县村级完小 163所,其中 100人的 33所,占 20.2%,该县桃溪乡莒林完小教职工 4人,学生仅 29人; 150人以下 81所,占 49.7%; 200人的 123所,占 75.5%。办学规模小,造成学生成班率和员生比例低。全县学生平均成班率为 25.9人,教职员工与学生比例仅为 1∶ 13.5,与省定…  相似文献   

9.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化县根据省、市部署,结合自身实际,逐步调整学校布局,自1996年以来,共撤并学校525所。不过,调整中小学校布局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以后的路将更难,肩上的担子也更重。怎样才能乘风破浪,高速度、高质量地将调整布局工作进行到底呢重点投入,营造定点学校的办学优势科学决策,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1999年,安化县教育局组织精干力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整理、分析、计算了2万多个数据,充分听取群众、基层领导意见,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汇报,…  相似文献   

10.
农村学校师资配置问题,是城乡学校不公平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中小学师资低素质配置,导致农村学校的弱势地位。其师资的不均衡配置,除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外,有历史的人事制度原因,也有改革时新的教师岗位移动制度等原因。要实现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城乡学校公平发展,必须改革历史制度,制定公平和科学的教师岗位移动制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急需一套科学、可行的理论来指导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实践,来缩短城乡差距,体现教育平等、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整体提高。基于规模经济、教育经济效益的角度,评述农村中小学的布局调整所存在问题,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有效改善策略,为进一步实现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理论积累。  相似文献   

12.
开展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农村教育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作为学校布局调整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小学校点的布局调整,意义重大,通过收缩撤并一些办学校点,扩大部分学校的办学规模,集中教师、学生、物力、财力等,可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规模化;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流失,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两基”水平;有利于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开展勤工俭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自理的能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优化教师组合,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盘活现有的教育资产,建立最佳的人力、物力结构,充分发挥学校规模效率实现最优化的办学效益;有利于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自身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熊向明 《教育与经济》2007,(2):50-53,25
本文在对河南中原地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反思了当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健康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建立农村中小学教育投入保障体系;大力加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经过近十年的推行,其成效可概括为两"改善"两"提高",即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设施条件,改善了师资队伍状况,提高了学校规模效益,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这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两"加重"两"不足",即农民的经济负担有所加重,学校和教师的管教压力有所加重,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的利用不足.为克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出现新的问题,确保农村教育健康和可持续性地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平"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新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资力度,妥善处理"撤点并校"带来的"上学难"和校产流失问题,切实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寄宿制学校有利于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学生上学远和上学难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理能力,减少辍学率;寄宿制同时也产生低龄学生生活自理困难、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弱化家庭教育功能等负面问题.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经费紧张、政策配套措施不到位和管理不健全等.解决寄宿制所带来的负面问题关键是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寄宿制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继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各地在实施过程中既取得了不少经验,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其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常春燕 《文教资料》2009,(34):109-111
农村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地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这项政策在实施中遇到不少问题。本文尝试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对湖北、河南等地农村贫困地区、山区义务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后的农村教学点问题进行探讨。介绍教学点的现状、分析农村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保留教学点的必要性,认为在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应当因“点”制宜。  相似文献   

20.
2006年4月份。因参加英国政府双边增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项目,国家级研究课题“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的河南调研,笔感觉到农村地区很多教学点现状堪忧,回来后阅读了河南、湖北两组的访谈报告,这些一手资料也显示了很多地方忽略了教学点建设,让其放任自流。虽然新一轮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方向是教育资源向城区、中心镇集中,但是如果不重视教学点问题,教学点就会变成“失学点”,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