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让更多同学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校台胞台属联谊会和校民革委员会联合举办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图书展。展品包括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后出版的辛亥革命相关书籍。展览在闵行校区图书馆裙楼五楼阅览区举行,10月30日结束。  相似文献   

2.
丁麟年,清末进士,官至知府,辛亥革命的洪流结束了他的仕途。民国时期,他的命运与山东省图书馆联系在一起,他在山东省图书馆长达八年,是除王献唐外执掌山东省图书馆最长的馆长。他精通小学,长于考订金石,是著名的收藏家。本文就所搜集到的资料,对其家族、其人、执掌山东省图书馆的情况、所存著述进行初步研究与考证。  相似文献   

3.
<正>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并于第二年建立了中华民国,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前后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史称民国时期。启蒙与救亡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题与特征。申报流通图书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其创办者史量才先生(1880—1934)对该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晚清零星的图书馆学术思想著作,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大量出现,标志着图书馆学术已从萌芽阶段发展到繁荣时期.论文从分析晚清和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特征人手,揭示两个阶段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在连续性对民国时期图书馆学术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晚清至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无间断的发展是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论著大量出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少明 《图书馆》2005,(2):22-25
清末和民国时期,我国曾出现过多部有关图书馆的法规。从这些法规中可以看到,我国早期公共图书馆最初多对读者收券费。辛亥革命之后,通俗图书馆免收券费,但省市县立图书馆仍被要求“酌收阅览费”。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图书馆界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免费服务的原则才最终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中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从古至今总共出版了多少种图书? 我国古代出版的图书种数,据1946年杨家骆根据历代各种书目的统计,从西汉到清末共有181,755部(含2,367,146卷)。从辛亥革命以后至新中国建国以前(1911—1949年9月),据北京图书馆编印的《民国时期总书目》出版说明,这个时期出版的中文图书达十余万种。  相似文献   

7.
王昭 《图书馆界》2013,(5):38-41
民国时期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图书馆除了为到馆读者提供文献借阅服务,还为馆外读者提供服务,主要有通信借书、巡回文库、陈列图书、送书服务、代理借书等多种.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民国时期图书馆馆外读者服务工作的概况及其特色,相关业务研究对现代公共图书馆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民国时期图书馆经费的情况进行研究探讨。研究发现,民国时期我国图书馆经费数额普遍不足,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补助、募捐、捐款、董事基金等,对民国时期图书馆经费的研究对于现今的借鉴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的报刊作为重要的史料资源,在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均有收藏.文章在调研全国高等院校民国时期报刊分布现状、数字资源建设情况等基础上,分析高校图书馆民国时期报刊的整体建设情况,并就如何结合各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更有效地进行民国时期报刊的馆藏资源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建筑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建筑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尤为关键的是图书馆的使用方式。民国时期国立北平图书馆在服务平民教育的理念下,新馆建筑从定位到机制都进行了革新。这些革新为其发展成为民国时期中国最有影响的公共图书馆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的保护现状,对41家图书馆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但保护工作仍然需要不断深化:部分图书馆对民国时期文献馆藏数量、破损情况缺乏全面认识,普查工作需继续深入;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需制定更详备的使用限制措施及载录格式转换计划,提高民国时期文献存藏环境控制手段的专业程度,“防”“治”结合保护文献;需优化民国时期文献保护技术手段、加强修复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备案是民国时期图书馆法规的要件之一,备案内容包括图书馆名称、地址、经费、藏书、建筑、章则、职员等,其成效主要表现在规范图书馆创设、完善图书馆法规、鼓励图书馆发展等方面.民国时期图书馆备案制的发展推进了我国图书馆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略论民国时期图书馆际互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推动者们广泛宣传馆际互借的意义,通过图书馆协会制订馆际互借办法,推动开展馆际互借;经过图书馆员的努力,民国政府在图书馆法规中,确定了馆际互借作为图书馆工作职责的内容;从图书馆界学者的批评、图书馆借阅统计等方面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馆际互借总体规模处于较低水平;民国时期图书馆界开展馆际互借的基本特点主要有:谨慎选择服务对象;局限于本地区;图书馆协会对开展馆际互借有一定程度的推动;抗战爆发使整个图书馆事业陷入低谷,馆际互借因此失去开展的基础,直至新中国成立,民国时期的馆际互借再也没有出现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民国时期山东报业概况、山东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山东地方报纸概况、山东地方报纸特点分析、山东地方报纸的史料价值四个方面,对山东省图书馆馆藏中的民国时期山东地方报纸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施静  魏太亮 《兰台世界》2016,(13):125-127
以辛亥革命时期的四川报刊为经,以四川图书馆事业发展为纬,通过对辛亥革命时期的四川报刊与四川社会转型发展关系的探究以及四川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脉络的追索,寻绎辛亥革命时期的四川报刊对四川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述了民国时期在民国乡村图书馆有所作为的四位代表人物晏阳初、李靖宇、陶行知、钱穆的乡村图书馆思想及他们的主要事迹,并罗列了民国时期其他在乡村图书馆事业中做出贡献的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代法律思想历经戊戌变法和清末修律,到了辛亥革命时期,新思想已经在我国被广泛传播。虽然民国时期的宪政实践在我国历史上是昙花一现,但是民初不统一的宽松状态激发了新思想,为思想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18.
文章概述了民国时期徽州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概况,总结了民国时期徽州地区图书馆事业的特征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收集、整理民国时期个人、机构对图书馆数量的历次调查统计,以及中华图书馆协会留下的会员统计表,对民国时期的图书馆数量、图书馆员人数、图书馆学者的群体规模及地域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图书馆学者的区域分布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受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者群体曾通过提案,影响国家决策,使全国图书馆区域分布失衡的状况有所改善;也有个别学者以个人魅力凝聚同行,带动一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国家调控是平衡图书馆和图书馆学者群体分布失衡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巡回文库作为普通图书馆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简单、流通快捷的服务方式受到民众喜爱.作为早期的流动图书馆,其普及民众读书、推广图书和提高图书利用的效能有效缓解了因某种原因不便到馆的劳动民众和儿童对阅读的需求,提升了教育效率.在时局变化和战争时期还坚持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值得现代图书馆人学习.民国时期巡回文库的举办为现代图书馆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流动图书馆读者服务范围和效果,增强区域内文献资源共享和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