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上海集邮》的一名忠实读者,看了贵刊今年第5期《认识伊拉克邮票》受益匪浅。文中说:"因反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斯科特》和《米歇尔》目录都中断了收录(伊拉克邮票)。"就我所知,《斯科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9,(4)
正当代书法对"二王"的趋之若鹜衍生出"趋同"的时弊,而同样是学习"二王",书法家寇克让却始终以独立风格著称,这背后包含着怎样的书法实践与理解呢?《收藏》:当代学《书谱》、王羲之的都很多,但您始终保持一种独立的风格,您是怎么考虑的?寇克让:不是我坚持与别人不同,是多数人与我不同。我1993年开始学写《书谱》的时候,不要说《书谱》,书法根本就是一件比较冷清的事情,所以,我写《书谱》没有氛围,就是闭门造车。我们当时买不起宣纸,一般都是用毛边纸,而我  相似文献   

3.
翻开2006年第12期《集邮博览》,在目录里看到了《文化大革命邮坛上的一颗流星》这个文章标题。作为"文革"过来人,我一直对此类文章怀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让我更为吃惊的是,该文内容竟是我在"文革"期间亲手印制的邮刊《一往无前》的简介!  相似文献   

4.
王志恩 《武当》2012,(4):45-46
《武当》杂志2011年第七期刊发了广东林俊岸先生的《宋谱略考》很有感触,文中详细介绍了两种不同来源之《宋谱》。其一是吴图南先生所得之抄本,标题为《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据吴图南先生介绍:"那是在清朝光绪末年或宣统初年时,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说:你不是练太极拳吗,我家里有本书说的是太极拳的事。我请他借给我抄抄。不用抄,我没有用处,就送给你吧。"这本书就是《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其后,在民国初年,吴图南先生曾抄送给许禹生、吴鉴泉、杨少侯、刘彩臣、刘恩绶、纪子修每人一本。因而民国时出版之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姜容樵《太极拳讲义》、王新午《太极  相似文献   

5.
那年冬天,父亲买了一套四本的《红楼梦》.每天晚上,他和母亲一边烤火,一边各自捧着其中一本看,也允许我做完作业后看一个小时. 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已经读过不少《优秀小学生作文》《小溪流》《儿童文学》以及各种童话、神话和民间故事,可当我读到《红楼梦》时,我才意识到,我以前读的都是"小儿科".  相似文献   

6.
罗有年 《钓鱼》2013,(6):21-21
我有一件T恤和一件钓鱼背心,两件都是《钓鱼》杂志寄给我的纪念品,都以大红色印着"《钓鱼》杂志读者俱乐部"。已记不得是哪年哪月了,只记得先得到的是钓鱼背心,后得到的是T恤。自得到那天起,我就把它们视为重要的纪念品,是《钓鱼》杂志给我的鼓励,很长时间都珍藏着舍不得穿。直到自己那件钓鱼背心穿烂,才拿出杂志社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送走2009年,又迎来了新的一年。每次我翻开《集邮博览》,读罢"一字文"就有好戏在后头的感觉。《集邮博览》让我开阔了眼界。她是读者的伴  相似文献   

8.
看了《集邮博览》2004 年12期(总第198期)16页金匀的《不伦不类"金牌"封》一文,我也有同感,我认为总公司出"金牌"封是必要的, 但可能是考虑知识产权而连最基本的"第28届奥运会" 的文字都没有,这是总公司  相似文献   

9.
路迪民 《武当》2013,(8):56-57
看到《武当》2013年第5期王文轩先生《避"酸"求"碱"》一文,使我想起四五年前在出版物及网上的讨论。当时,"酸碱体质论"或"食物酸碱平衡论"炒得很火,认为酸性食物是百病之源。然而,另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酸碱体质论"缺乏科学根据。我当时下载的《专家痛批伪科学,"酸碱体质"纯属谬论》一文,还保留在我的电脑中。经上网查阅,发现目前宣扬"酸碱体质论"的文章依然不少,当然也有批驳的文章。我的女儿是内分泌学的博士,副主任医师。我问她在医学上有无"酸碱体质"之说,她说根本没有。为辨明是非,我想把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收到了《集邮博览》杂志社寄来的"致作者的一封信"及赠送的"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会员卡",这是《集邮博览》复刊三周年,送给曾在《集邮博览》辛勤耕耘的作者的一份厚礼。这枚"会员卡"的有效期是从2010年5月至2013年  相似文献   

11.
王观宇 《集邮博览》2009,(11):39-39
读了《集邮博览》2009年第7期《"笔记本"背后的故事》一文,不禁勾起了我对那个年代的记忆。同时,从信中一再说"怕妈妈气病了"、"不要与我妈妈讲"的话语中,看到了写信的这个青年人是很孝顺母亲的,我很是感动,读着读着眼圈儿就有点湿润了。  相似文献   

12.
正每次收到《集邮博览》我都不隔夜即阅读,收到2014年第6期杂志后,当读到《珍贵的实寄封悲壮的信札》一文时,我的头脑顿发奇思:"珍贵的实寄封"在集邮圈内是一句司空见惯的术语,而"悲壮的信札"一语就大有文章了。当读完"下一封家信竟成永别"时,我潸然泪下……我今年已经88岁了,曾经亲历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我的家就在祖国抗美援朝的最前沿。我亲眼所见,战争,就是这样的残酷无情。对于烈士孙希祥老父亲孙承大老人的信,作者和《集邮博览》编辑部付出很大的精力,释成现在版面上刊登的  相似文献   

13.
徐康  饰华 《当代体育》2015,(7):32-33
蜚声中国画坛的著名画家戴卫,家居成都,与我同年同月生,且有三十多年的友谊。前不久我还应邀参加了他的七十华诞庆典。早在1988年,我就写过一篇报告文学《一个"为人作嫁"者的追求》,记叙他早年从事装帧设计的成就。1990年前后,我又为戴卫名画《钟声》和《李逵探母》写过配画诗,发表在当时的《星星》诗刊。我退休迁居眉山后,戴卫曾于201 3年7月造访未遇,便托眉山市文化馆馆长为我捎来一幅行书字帖。展开一看,书写的是杜甫名作《江南逢李龟年》: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一线话题》栏目上看到陆生宁老师的文章,总有一种别样的亲切感。文章中的"说真话,才能成事"、"讲真话是一种真正的利他行为"、"我们可以一起从本真出发,以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呵护生命的姿态,说真话,成真事"等文字总能给我启发,让我受益匪浅。既然陆老师鼓励我们说真话,在这里我就谈谈对重庆珊瑚实验小学副校长刘君老师认同的,但我却不能认同的观点。在《中国学校体育》2015年第3期第15页,《一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母亲经常给我讲的故事就是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如何保护"密电码",以后看了一部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更是加深了我对"密电码"的认识。长大后听到的第一个关于"密电码"的笑话是"钱多、好赚、人傻、快来"。作  相似文献   

16.
仗剑游侠 《武当》2012,(3):34-35
初读了《驳斥瞿世镜对顾留馨先生的毁谤》(以下简称《驳斥》)一文,我首先一愣,这种气势汹汹,声色俱厉的文风似曾相识,再仔细一看,嗨!这不就是一篇典型的文化大革命式的"革命大批判"文章吗!作为读者,我不了解瞿世镜与顾留馨有何恩怨情仇,也不想评论瞿氏与顾氏谁是谁非。就文谈文,我只想就《驳斥》一文谈谈怎样才是正确的驳论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今年65岁,从15岁开始钓鱼至今已有半个世纪钓龄,您要问我钓技如何,那可是水蝎子——不怎么着(蜇)。虽然近年有所长进,那也全得益于我的良师益友——《中国钓鱼》。我是从2002年退休后开始认识《中国钓鱼》的,屈指算来,我已经是《中国钓鱼》"五年级"的学生了,"学业"有所长进不说,只说说我对《中国钓鱼》的新感受。今年,当我拜读《中国钓鱼》  相似文献   

18.
球迷来信     
《当代体育》2012,(26):106
《扣篮》的各位编辑们;你们好!首先,我和其他球迷一样表示一下我对《扣篮》的喜爱与支持,我可是《扣篮》的忠实粉丝。无论是迅如闪电侠般的艾弗森,还是外号"小飞侠"之称的科比,我都非常钦佩他们的球技。当然,我心目中的球队还是凯尔特人队,杰梅因·奥尼尔是我的偶像,虽然他早已没了当年的勇猛,但他依然能坚守自己的职责,力拼为球队做出哪怕一丝贡献,他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  相似文献   

19.
李文 《集邮博览》2010,(4):39-39
今年第二期《集邮博览》,刊登了徐敬宾先生《邮票伴我台湾行(三)》一文中展示了日月潭、阿里山两枚"极限片"。我  相似文献   

20.
林霏开 《上海集邮》2012,(10):31-34
原来想好的题目是《佳品鉴赏》,觉得太一本正经了,改为《随便翻翻》吧。这本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已故编辑姚芳藩采用的丛书名称,他喜欢集邮,便在每一辑《随便翻翻》中,约我写一篇集邮文章。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与开放的第一个灿烂期,人们心情舒畅,出版界也宽松了,乃出现"随便翻翻"如此轻松的主题。我有点懒惰,常常回避学术研究的枯燥性,很怕正襟危坐的大议题,而"随便翻翻"——正合我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