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往往是照本宣科,沉闷乏味。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这样的课堂已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呢?我认为,构建一个开放、创造的空间正好能为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建构开放的、创新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刘娜 《广西教育》2014,(29):122-122
正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使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思想品德教学。一、丰富教学内容思想品德课程的时政性很强,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时政变化,与时俱进,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时事热点是瞬息万变的,生活教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师可以将时事热点或生活案例引入课堂,丰富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增强教材中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教育向生活回归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初中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所以当前的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就是逐渐摆脱枯燥无味的灌输式、应试式课堂,向开放式、实践式的生活教育靠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式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景更 《考试周刊》2014,(11):113-113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初中生的主体性、课堂的参与性和活动的实践性,在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科学而有效的改革。特别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要遵循初中生思想品德知识的构建与发展规律,积极探究活动课的教学方式,增强活动课的实践性,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通过活动课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逐步的实施,要求我们拥有新的视野,采取新的策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以便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那么,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开放课堂时空封闭的课堂教学是以上课、下课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的,教师走进课堂才向学生宣布学习开始。开放的课堂教学是没有“起点”和“终点”的,凡是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地方都可以看作是“课堂”教学的过程。所以,它可以包括:(1)课堂向课前开放。课前教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预习…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科学技术辅助教学的趋势势不可挡,为课堂增添了不少光彩和活力。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堂,更加需要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导入,带来了思想政治教学的新天地,如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等。但是,思想政治教师在实施这些新的教学方式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只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想出合理的方式走出这些误区,才能增强思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能力等三个方面谈了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7.
开放性教学是一种与封闭性课堂相对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开展开放性教学,就要实现教与学的模式开放,选择开放性的教学内容,采取开放性的教育教学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要向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理论体系.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无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初中思想品...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历史课程拥有着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对学生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也一直在不断的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时代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高校课堂的有效构建这一概念也逐渐被大家所认可。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地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高效的课堂,提升教学效果。下面就多年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的教学经验,简单论述 新课程理念下应该如何构建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指出,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进行  相似文献   

11.
李红虎 《学子》2015,(3):89-90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导致思想品德课堂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实现课程本身的价值和目标追求,也难以完成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为此,提升思想品德课堂的高效性就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苏  相似文献   

12.
<正>微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微缩课堂。这样的微缩,不仅可以理解为时间和授课人数上的缩减,更是授课内容、授课进度、教学方式、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微缩。在小班化背景下,思想品德学科微课堂是基于校本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基于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基于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所在学校就是一所多年从事小班化教学的学校。根据这一小班化的基本校情和学情,笔者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采用了微型授课方式,从教学内容、能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丰富的教学内容、现代的教学手段、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都让思想品德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原来以说教、灌输为主的课堂变成了以学生活动、探  相似文献   

14.
打破封闭的课堂,营造开放的课堂是如今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开放课堂的营造。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包括各种知识和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就从四个方面简单阐述了打造开放的思想品德课堂所需要采取的措施,希望在开放课堂的引导下,能够带领思想品德课程更好地朝着素质教育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走入课堂,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显示出很大优势.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整合,就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资源、教学素材和思想品德课程能容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开发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过程,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创新的课堂模式、新颖有效的学习环境,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构建有效的教与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必须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突破原有的教学方式,逐步从传统和封闭走向现代和开放。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实现思想品德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评价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评价也在不断改进。依据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多元、主体、开放”的评价理念出发.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评价体系也逐步向内容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纸笔测试、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课堂表现和能力素质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马卡连柯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间有一条小小的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实践之后产生的体验和感悟,才能使道德认识逐步转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理”放置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去实践、去检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一、开放课堂实施开放式教学,教师要适当引进、利用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课程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渠道,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课程体系,变单纯课堂上思想品德为开阔的生活中的思想品德。比如,上了《尊敬老人》一…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崇尚真实。没有真实,课堂就没有了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和基础。然而,当今某些思想品德课堂让人有虚伪感。追求思想品德课堂真实,有利于实现师生人格互动,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有利于深化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影响思想品德课堂真实的主要因素有:教师教学理念的偏差,教学策略的不当,教学研究的肤浅,教师评价的失实。真实的思想品德课堂主要表征为:真情实感的教学氛围、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直面生活的教学内容、注重实效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摒弃传统的封闭式课堂,创建开放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首先需要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生活与教学内容融合,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科学转型,实现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