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基层社区体育组织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系基层社区体育组织的多样性是满足群众多元体育需要的基础条件。发展基层群众体育,需积极发挥地方社会精英的作用建设基层体育组织;利用社区各种社会关系的纽带作用建设与发展体育组织;大力拓展基层社区非体育组织的体育功能;重视与发挥老年人群体在基层体育组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弓斌 《体育风尚》2020,(1):78-79
经济水平是人类进行其他活动的基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了此地区的人们追求体育运动的种类和方式。从国家颁布《全民健身计划》后,群众体育开始不断的发展与丰富。这一计划颁布后,其中掺杂着行政与控制,使其处于"被组织"的状态中。只有将二者融合为一体,实现《全民健身》的自组织观。一个国家民众体育素质的高低,某种程度上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毕竟在当今世界形势下,国民身体素质的高低也是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因此,在推动社区体育活动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善民众的身体素质,也能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近10年来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的研究从量、质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学者们从对现状调查、模式探讨、组织管理、传统体育的融合等方面研究了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为小城镇体育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结合小城镇社区体育的研究从自组织机制的形成、自组织能力的评估、自组织与他组织的融合等方面对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以及自组织方法论,研究分析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管理体制特点,提出如何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长处,发展群众体育,以及如何处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关系,使两者相互协调,互相促进,最终形成体育自身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
协同学与社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形成与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是我国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载体.运用协同学理论从自组织的形成条件、系统内部要素和序参量等方面阐述了社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形成、发展和动力机制,为探索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发展规律和运作特点提供理论支撑和依据.研究得出:其形成是离散状态的体育人口从无序向有序的自组织过程,其发展需要体育法规政策、场地设施、体育指导等系统要素的协同,社区传统性体育和社区体育本土化是社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政府干预竞技体育的理由在于部分竞技体育的正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特性,影响广州市政府竞技体育职能转变的因素既有发达的经济、较强的体育意识、敢为人先的地域文化等有利因素,也存在竞技体育非政府组织发展滞后、既得利益集团阻挠、官本位意识浓厚等阻碍因素。指出政府在竞技体育发展中职能转变要本着以不损害市场机制正常运行为前提进行干预的原则,通过改进竞技体育供给体制、实现竞技体育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保护竞技体育产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改变政府职能和权力运作方式等举措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弱化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提高政府的市场监督职能,实现效率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目标。  相似文献   

7.
群众体育的"组织化"是群众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国家推动群众体育有序发展的基本手段和工具,对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群众体育"组织化"的意义不仅如此.就其对个体的意义而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有学者就指出:较之于独立从事健身的人口,体育参与组织化的人口在体验体育乐趣、广泛交友等方面具有显著...  相似文献   

8.
国外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在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上的特点并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得出如下启示:目前我国可以建立以社区体育俱乐部为中心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俱乐部实行民办官助、自营自治的组织管理形式,实行半公益半消费式的经营模式;俱乐部以社区整体为服务对象并建立起覆盖整个市区的社区体育网络,实现与社区内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组织和晨晚练体育活动点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化建设是同我国体育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相联系的,它综合反映了从单位体制主宰向社区体制主导,从行政管理型向社区自治型转变的客观要求。社区体育组织网络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精简、高效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和多元化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推进社区体育发展、组织、动员居民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参与观察法等方法,以社区体育社会组织的典型代表"北京回龙观地区足球协会"为案例,探析体育社会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依据,及体育社会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内涵,为今后体育社会组织履行和实践社会责任提供实证研究的样本与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承担社会责任应该是体育社会组织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体育社会组织和个人更能符合社会的期望;2)体育社会组织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决定其社会责任内涵包括对政府的责任、对企业的责任、对媒体的责任、对组织内部成员的责任及对社区建设的责任等5个方面;3)体育社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是转变政府体育行政职能的内在需求,更是推进其自身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议:改革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相关法规和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体育社会组织内部自律机制;增强体育社会组织的资源获取能力;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社会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综述法、综合分析法,从终身体育的角度来思考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关系。研究发现,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是终身体育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对学校体育起巩固和加强作用,是学校体育的延续,二者可在终身体育体系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构建中城镇社区体育文化的价值及发展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镇社区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形成一种氛围,吸引居民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进而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协调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和体育对“人”的价值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构建城镇社区体育文化,并以此为指导,融合乡土文化、时代要求等多种要素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澳门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吴树斌 《体育学刊》2002,9(6):28-31
对建立符合澳门地区社会水平与澳门实际情况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1)在构建澳门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应完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建立组织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各级社区体育组织的功能作用,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建立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社区体育指导队伍;(2)目前澳门劳工阶层与平民大众因受各种因素、条件的影响和限制,不能积极参加或无法参加社区体育活动:(3)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与使用,未能配合到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现有的体育资源,应予充分利用和开发;(4)加强与其它体育形态的合作,在互补的基础上相互支持,以求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生存境遇及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学理层面和现实背景对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的产生、生存境遇及发展进行探讨。研究认为,社区草根体育组织的生成和发展的背后,是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社会活动自组织能力的提升和城市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必然结果。同时,中国草根体育组织面临社会合法性与法律合法性冲突,生存在体制默许的边缘地带。从中国的"权威主义"政治体制出发,提出"行政吸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Population health promotion and preventing disease remain important global policy goals. Because of the complex nature of health,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limits of individual-oriented health promotion strategies, recent decades have seen increased interest by public health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community-level approaches to health promotion. Increasingly, community-level approaches have been based upon the theoretical concept of community capacity. Community capacity is seen as a critical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and promoting community-level health and through the sport for development (SFD) model, there is evidence of sport being an important practice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potential role of sport as a mechanism for building community capacity.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of sport to contribute to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Using seven established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capacity, there is evidence that many SFD practices can effectively facilitate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capacity when conducted in intentional, culturally relevant ways. Specifically, sport has demonstrated efficacy in building local skills,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increasing social cohesion, facilitating 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for community dialog,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nd encouraging civic participation.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sport's ability to promote capacity building through collective action, developing value systems that support democracy and inclusion, and encouraging critical reflection. To increase the usefulness of sport to support community health development, SFD principles should be included as part of sport management university curricula. Additionally, practitioners need grounding in commun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research to support non-sport components of programs. Finally,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techniques should be used by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Sport-based development often generates high interest from residents, funders, and policy makers. By applying principles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sport may be uniquely positioned to enhance sustainable community health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ttribute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programmes in sport and their potential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 gap between sport-related CSR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needs to be filled by shifting attention to the capacity building of communities. While the neoliberal foundations of CSR are recognized, it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ideological varieties driving CSR that can enable inclusiveness and collaboration in fostering community benefits of CSR programmes.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CSR in sport advancing the discourse, and sets the stage for a community-based framework for research: (1) related to sport as a tool for social change; (2)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of organizational motives, stakeholder engagement and CSR programme design/implementation; and (3) evaluating the perceived benefits of CSR programme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se can help achieve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湖南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依据湖南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和特点、湖南经济与小康社会时期“全民健身计划”总目标,找出了影响湖南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体育发展规划、体育社会化程度、社会环境和地方传统习惯、居民的文化水平、个人收入水平等。提出了湖南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改善社区公共健身设施、培育社区组织、拓宽融资渠道、倡导科学健身、引导健康理念、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及加强组织管理等。  相似文献   

18.
对运动心脏功能进行监测,防止心脏的过度负荷始终是运动医学尤其是医务监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近年新兴的心脏缩血管因子--尾加压素UII的生物学特性及与运动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科学训练及运动员心脏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城市社区体育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社会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甘肃省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经费、场地设备、主要活动项目、运动动机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系统、全面地了解甘肃省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深化甘肃省城市社区体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