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意味着对生产力各要素有更高更新的质量要求。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高远的视野:在劳动者方面,积极看待劳动主体的能动性、创造力,更加注重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力增强劳动者能力建设的智能内容;在劳动资料方面,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据及其算法已成为最具智能型的生产工具,前景未可限量,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在劳动对象方面,必须克服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断裂”,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要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快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好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推进要素市场化,进一步内外联动推动高水平开放。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生产力持续发展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考察了原有生产力发展观的误区,论述了生产力范畴的新内涵,并在可持续发展中寻找生产力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是《人权的内涵、外延及特征》一的下篇,在上述章观点的基础上,本进一步论述了关于人权的新结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社会赋予的;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人权是平等性和差别性的统一;在法治社会,既要讲人权,又要讲人义,两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4.
保护生产力源泉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的发展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进步和现代化。生产力源泉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出发点。过去人们把“生产力”和生产”混为一谈,其实,生产的增长可能是生产力的增长,也可能是生产力的破坏。例如,许多企业生产技术能力较差,资源利用率较薄弱,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转化为三废,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就是破坏了生产力的源泉。为了可持续发展生产,首先要把生产力这个概念弄清楚,它包括哪些内容,弄清它的源泉(提供自然力的生态环境,提供劳动力的人口,科学技术),它的自身和它的结果。不仅如此还要深入探索它的源泉,结构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从而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生产力的规律。例如,只有了解环境经济规律,人口经济规律和科学技术经济规律,才能深入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才会把发展科技受教育放在首位,把控制人口,治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进步提出了新的模式,这种新的发展观要求对生产力的本质进行重新认识.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生产力的本质理解为:人类合理改造自然,并保持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函数的定义,在函数 f ( sinx ) = cos3x 中,如何 保证对任意 sinx 的值,cos3x 有且只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 是正确求出 f ( cos10° )的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上,生产力水平的每一次质变,总是和科学技术的划时代发展相联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生产力的质的飞跃,引起了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最活跃的因素,始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不同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始终受着科学技术的推动与制约,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不同时代是存在着巨大差别的。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稳步发展的重大策略。本文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它与教育的关系,认为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进而探讨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教育新理念———继续教育,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继续教育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天使新定义     
刘畅 《大学生》2012,(10):18-19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求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分析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的时代使命,明晰其总体要求,从不同视角把握其现实路径,方能实现对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助推,实现人才发展与国家富强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1.
先进生产力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判断生产力的先进与否,不能忽视人对生产力的要求和认可程度,即社会伦理标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先进生产力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根本不同的概念.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涉及到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领域,是指生产力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以及生产关系、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着重要的客观依据,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坚持把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3.
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条件。源于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动力机制依次表现为:公平机制、效率机制与和谐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机制演进历程就是逐步趋近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是一个巨系统 ,由要素系统、水平系统和历史系统三大子系统组成 ;其中的要素系统由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协作生产组成 ,生产力的发展是这三大生产力共同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是人的实际能力,是客观的,非单个人能力的几何体,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上,教育也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历史发展到了21世纪,社会生产力活动的内容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因此,反映社会生产活动的生产力理论也应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根据当前情况,生产力概念可表述为:社会开发和利用资源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利益的能力;而生产力要素也应变为:人类开发、创造、保护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生产力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生产力思想观和生产力发展现是邓小平生产力思想的两大理论支柱.生产力思想观重在理论层次上澄清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其核心是生产力本质论和标准论.生产力发展观重在实践层面上探索生产力的发展道路,主要包括实行改革、发展科技、依靠教育和对外开放.两者辩证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8.
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唯物史观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两大基本尺度。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说明了生产力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力是许多个人本质力量的体现,人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在马克思历史进步的评价标准中。由此可以得出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就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和根本任务。在发展生产力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目标与愿望相同,并且都把其作为“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都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解放生产力上,毛泽东侧重于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侧重于从革命的角度谈“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则提出“要把解放生产力讲全”,“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从而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生产力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本质、科技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发展做出了新贡献,并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