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民需要这样的记者瞿长福时间虽然过去了一年多,我却始终忘不了这件事。当时人民日报年轻记者王慧敏,在深入河北灵寿山区采访"太行七贤"时,因为过度疲劳和山地反应,曾一度休克。本来,他满可以坐在县里看看资料、听听介绍,然后回来写一篇也可以交差的报道。但是他...  相似文献   

2.
马学清 《青年记者》2012,(27):85-86
李庄(1918~2006),河北省徐水县人。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抗战初期在太行山参加革命。1948年,党中央决定将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央机关报,李庄由华北局《人民日报》编委进入组建班子,历任《人民日报》记者、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  相似文献   

3.
6月15日,人民日报编委会召开全社大会,总结“加强党中央机关报记者形象建设”活动开展两年来的情况,表彰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记者,吴兴华、吕岩松等10位同志获人民日报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优秀记者荣誉称号,王金海等10位同志获优秀记者提名。邵华泽社长在会上讲话,要求报社全体同志向优秀记者学习,把“加强党中央机关报记者形象建设”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推动全社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编采队伍的素质,进一步把人民日报办得高出一筹。至此,“加强党中央机关报记者形象建设”活动第一周期圆满结束。两年前,在隆重纪念人…  相似文献   

4.
心声     
我没想到这辈子要搞新闻,因为在学校学的是财会专业。1993年3月,却自投罗网进了县委报道组。我接触到的第一本新闻杂志就是《中国记者》。回忆初次写稿,难就难在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是《中国记者》告诉我“到基层去,到生活中去”我一口气跑了十个乡镇,写出了几篇反映农村经济的报道。几篇  相似文献   

5.
1996年,是我在学者型记者之路上获得丰收的一年。这一年,在采写200多篇消息、通讯、深度报道、新闻评论、录音报道(其中20多篇被《人民日报》、新华社、《湖北日报》等省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的同时,还通过了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答辨,获华中理工大学颁发的法学硕士学位证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的同等学历;学术论文《从三篇新闻分析看问题报道的运用艺术)}获湖北省第四届广播电视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全国二等奖;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新闻人才论》由远方出版社正式出版。这三块“砖头”,奠定了我申报主任记…  相似文献   

6.
笔者手头保留了新华社记者发自国内外关于暖冬的三篇气象报道。这三篇作品的新闻事件地点不同,相距遥远;时间也各异,按报道日期先后,一篇是反映我国新疆边远县富蕴今冬异常温暖,另一篇报道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深冬温暖如春,再一篇反映平壤出现近百年未见的冬暖。而且,又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但三篇报道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因而,反映气候异常的气象报道较  相似文献   

7.
佳季 《新闻实践》2007,(7):10-11
今年1月5日,嘉兴日报社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上刊出《探索新形势下媒体新闻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嘉兴日报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评论记者》的启事。2月10日,该报面向全国招聘了5名评论记者;3月5日,该报在头版推出“嘉兴时评”专栏,周一至周五每天一篇;在二版推出评论专版,每周五期。该报率先探索建立评  相似文献   

8.
我赞成一位新闻界同行的说法:“衡量一个记者、编辑的水平高低,要看他会不会写新闻评论,或者说有没有评论头脑。由此推论,一个有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人,如果也能有点评论细胞,或者经常磨磨笔头,那么他一定会受益终生。在迈进这一新的领域的入口处,有本书可以给我们当“向导”,这就是《怎样写新闻评论》。该书的作者于宁、李德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生,毕业后,到人民日报工作近  相似文献   

9.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捕捉真实首先要靠记者的眼睛。所谓“眼见为实”。 然而,有时候亲眼所见得出的观感或结论,却并不真实。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 两个故事 随同某电视剧组赴美国拍片的某报记者发回的一则报道,就是一例。那则报道写的是该记者第一次进美国电影院看电影的经历。他说,演的是什么,他一概听不懂,只感到电影院的音响效果非常棒。再就是惊讶于电影院的观众非常少,满场不超过10人。这位记者于是乎感慨:“看来美国的电影业也很不景气。”  相似文献   

10.
代表作:《县委书记刹“三风”》(2001年6月7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反响:安徽省委领导约见和打电话给记者表示感谢。他们说,江总书记到安徽考察期间,强调要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人民日报的及时报道,反映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政治敏锐性,也反映了编采人员工作的仔细和深入。人民日报阅评小组在评点该文时说,“这是一篇文风有改进的好报道”,好就好在它“开门见山,朴实无华,文字精练,叙述清楚。”  相似文献   

11.
在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姚天征、姚志平合写的新闻,但外人却不知他们是叔侄关系。今年55岁的姚天征,原任济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他足个“老新闻”。他思想灵敏,看问题尖锐。他写的言论曾荣获全国一等奖。30年来,他在省以上报刊发稿一千余篇,《人民日报》头版头题曾发过他的稿子,编者还加了评论。他的侄子姚志平是后起之秀。小姚原在县教育局工作,勤于钻研,工作之余爱写点东西,写成后  相似文献   

12.
从2011年开始,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开创性地提出"3+1"重点报道模式,基本构成为三篇报道加本台评论。第一篇报道一般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第二篇报道是新闻事件的背景及相关链接,第三篇报道为相关问题的深度分析,以及专家访谈、建言献策等。本台评论是编辑部对这一问题的观点和思考,这一报道模式的关键是新闻事件要有时效性、贴近性、主题性,要反映民生民意、反映省委省政府的主要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黑龙江电视台《新闻联播》在主旋律报道中有了新的突破,取得了良好的收视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岁末年初,人民日报编委会多次研究酝酿在今年第一季度内调整报纸版面。为此,记者约请人民日报总编辑谭文瑞谈了这次改版的有关问题。现将谈话记录摘要整理发表。记者:请介绍一下调整版面的安排。谭:第一季度内,人民日报的版面内容将作较大的调整,初步设想是: 一版国内外要闻(包括重要评论、新闻特写) 二版国内新闻(包括言论专栏) 三版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体育四版国际新闻(包括短评论和有时间性的国外记者通讯) 五版国内专页(包括经济、政法、科教方面的分析性深层次报道) 六版理论、来信、文艺评论、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14.
参加人民日报每月的好稿评选,有一个突出的感受:那些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写的稿件,往往能够高票获奖;而落选的往往是那些工作经验性稿件。这不禁让人想起梁衡同志最近所说的颇有见地的一句话:“工作可能离不开机关化,稿件却不能机关化。可惜我们报上大量充斥这些机关化的稿件。”克服稿件机关化问题,应该说,不单指记者的新闻报道,也包括新闻评论在内。一些同志认识上似乎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新闻评论注重的是对新闻事实的主观评说,而不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报道,新闻评论工作者没有必要像记者采访新闻那样把时间花在深…  相似文献   

15.
重视会议报道,写活写好会议新闻,是党报新闻改革的老话题,但要真正做起来并把它做好,却并非易事。在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人民日报获二等奖的作品《集思广益编制好“十五”计划国家计委问计于民》,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迈出的可喜一步! 这篇获奖消息是一篇以会议为题材的现场短新闻,一起笔便以寒冷的天气与现场热烈气氛  相似文献   

16.
今天(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52周年纪念日。编委会决定召开这个大会,总结检查“加强党中央机关报记者形象建设”活动开展两年来的情况,并对在这一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优秀记者和优秀记者提名奖获得者进行表彰。(-)两年前,在隆重纪念人民日报创刊50周年之际,编委会作出决定,在全社采编人员中开展“加强党中央机关报记者形象建设”活动。这项活动,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纪委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全国新闻系统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江泽民总书…  相似文献   

17.
画画许锦根     
许锦根的公关形象是:一只手捏着一管蜂王浆,另一只手运笔疾书。可惜还没有人这样画许锦根。这幽默的画面,是中国青年报记者谭明讲给我听的。他还补了一句:“这小子,每天发一篇评论!”差不多。许锦根自1982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到上海解放日报当编辑至去年底,一共2000多天,发表了1500多篇新闻评论。在某一段,“一天一篇”当为不虚。甚至有一天,当他打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  相似文献   

18.
自1946年5月15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第一次使用"人民日报"做报名开始,到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这四个字,曾经是隶属过不同的上级党组织、有过不同的出版发行地、定向宣传过不同地域新闻的多种报纸的报名。在那之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上旬.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嘉兴召开。与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请他就有关新闻评论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评论的角度     
1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记者蒋涵箴写的通讯《拓荒者的坎坷》,介绍治理黄土高原的工程师李龙城三起两落的坎坷遭遇,并配发马立诚写的评论员文章《评李龙城的命运》。分析这篇评论,可以看出,新闻评论的角度,是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般来说,为李龙城这样命运坎坷的知识分子写评论,无非为他叹息几声,抱几句不平,再把诬陷打击者批评一顿,就算了事。这篇《评李龙城的命运》不是这样写的,评论员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他是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