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刚收到《上海教师》杂志2003年第2期。在同一本杂志中,单单从各篇文章的标题就可知道,其中涉及教师之“爱”的文章,共有10篇之多,如《做博爱学生的老师》、《教育之“爱”》、《师爱是教师的灵魂》、《用宽容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爱》、《爱有格、严有度》、《以爱谈“爱”》、《爱是教育的基础》等等。这些标题大都像是格言。这些文章一般都出于真切的体会和成功的经验之谈,从不同角度反映了  相似文献   

2.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在谈到写文章的方法时,作者连用五个“本之”句来强调他取法五经的体会:“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之《诗》以求其恒;本之《礼》以求其宜;本之《春秋》以求其断;本之《易》以求其动。”这种“本之”句课本对此没有作注,教师讲解时往往为此犯难。这五个“本之”句的结构是一致的,“本之《书》以求其质”一句,是一个陈述句,句中的“以”连接“本之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读书以治愚。读书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愚妄,求得聪慧。然而,不少人上学校读书,受教育反而致愚。就如不少有识之士所抨击的“学生被越教越傻”。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在《我和语文教学》指出,教师要做一个开窍人。开窍之道在于一个“灵”字。教师讲课的关键在于一个“点”字,点在学生的心扉上,洞开学生的心窍,使学生能独立地进行学习、独立地思考问题,孜孜以求地寻找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马氏文通》(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语法书”,但其字类学说却常为后代语法学家所诟病。人们认为:马氏的字类假借说和字无定类说是矛盾的。他在讲字类假借时,常常说某字本何类,例如“勤”“远”二字本静字,而用如通名“苍苍”重言,本状字也,今假借为名。“它既然有其‘本为’之类,还不就是字有定类吗?既说是字无定类,又按有定类来讲,这就是自相矛盾了。”“我们认为,能运用拉丁文、希腊文、英文和法文“与汉文无异”的马建忠,绝不会犯如此明显的错误。他所以这样论述,定有其愿意之所在。本文企图据《文通》各方面的论述,探讨一下马氏字类学说的本来思路,以期雪此文字冤案。  相似文献   

5.
《福建教育》2011,(3):4-5
顾春晖在《学前教育》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园本教研真问题,其关键在“真”字,而何为“真”,要针对园本来说。园本是以幼儿园教育实践为本,而广大教师作为幼儿园教育实践的主体.与真问题的内涵确定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李贺诗集”卷二《感讽五首》之二诗有二句曰:“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我翻过古代许多版本的“李贺诗集”,此处“摇扬”二字之“扬”,皆作提手旁之“扬”,无作“木”旁之“杨”者,但有个别的版本如《锦囊集》、四库全书本《昌谷集》、清姚文燮注本《昌谷集》此处却作“垂杨”.“李贺诗集”卷四有《新夏歌》一首,篇末二句曰:“三月摇杨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其中“摇杨”之“杨”,许多版本都作“木”旁之“杨”,但也有个别的版本如《锦囊集》、《全唐诗》之李贺诗集此处则作提手旁之“扬”.李贺诗这两处之“摇杨(扬)”,作“垂杨”和尚有作“摇漾”者暂不论.而以《感讽诗》作“摇扬”和《新夏歌》作“摇杨”者居多(如《协律钩玄》、光绪四年宏达堂开雕本的《李昌谷诗注》,也有《感讽诗》和《新夏歌》皆作“摇扬”者,(如吴汝纶评注本《李长吉诗集》,《全唐诗》之李贺诗集)还有人认为这两处皆应作“摇杨”者(如今人刘衍《李贺诗校笺证异》.①)应以何者为长呢?虽一笔之差,却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含义迥别,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7.
“小说”二字,最早出于《庄子》的《外物》篇,本来的意思是琐屑之言,无关于大道的。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宫,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注引如淳的话说,“街谈巷说,其细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闾巷凤俗,故立稗官使称说之。”这是说,稗官到民间访  相似文献   

8.
对《荀子·劝学》“非能水也”一句的解释,不少注本皆以“水”为“名词用如动词”。本文分析研究了《荀子》中“能”与“水”字的全部用例,指出“能”为动词,乃“禁得起”、“胜过”、“善于”之义;“水”为名词,不必讲成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本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被动地进行阅读活动,没完没了地回答教师的提问,充其量只是在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本来应该属于学生自我的阅读活动中,学生失去了“本我”,成为应答的机器。这,能实现“对话”吗?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方式,还阅读教学以本来面目,把本来应该属于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比如“发现”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实验教学和提升阅读素养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实验教学和提升阅读素养助推“双减”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的颁布,为云南边疆地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赋能增效”指明了方向。但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双减”前后教师教学方法“一般粗”,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之,学生阅之,读之”,既枯燥又单一,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教材选自先秦文学的课文里,经常出现一些对于大多数学生,甚至对于一些教师来说也很陌生的概念。如果不加以重视,确切解释其内涵,将使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产生某些误差。如《勾践灭吴》一文中有“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课本将“昆弟”“国子姓”分别注释为“兄弟”“国君的共姓”。《教师教学用书》将这句话翻译为“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这就与“国子姓”的注释有了偏差。再如“: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是“: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  相似文献   

12.
陈琴 《小学语文》2008,(3):15-17
笔者曾就“素读”及“素读”经典的理念先后撰文(见《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6月刊之《让“素读”焕发新的活力》及《人民教育》2007年21期之《“素读”经典》),引起不少老师共鸣,亦引发不少老师的追问。比如,不懂的内容为何要死记硬背?经典诵读的作用是不是被夸大了?经典中的糟粕对小学生是否有负面影响?本来已经课业负担过重的小学生如何进行经典“素读”?笔者本文再次就小学“素读”经典之命题谈点体会,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得”“无”本是两个词,却常常一起连用。有的结合得较松,有的结合得较紧;有时用在反问句中,有时用在询问句中。下举三例:(一)“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得无”用在表示肯定语气的反问句中,“得”“无”结合得不甚紧密,可以按它们本来的意思释译。“得”:能愿动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相似文献   

14.
韩军 《现代教育》2005,(7):60-60,62
谈到教师读书,我其实没有多少经验,更多的是教训。东西融合。以“本”固“本”书分“本”、“末”。“君子固本”。堪称“本”的书,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根本,“本”即经典。我们几乎在每一本“末”的书中,都能够看到“本”的影子。如《论语》、《庄子》、《孟子》、《尚书》、《易》、《诗》、《离骚》、《史记》、“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构成了中华文化甚至东方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汉书·艺文志·诗赋》著录陆贾赋三篇,今皆亡佚;《文心雕龙·才略》记有《孟春赋》,是陆贾赋仅存之目。不过,我们从其《新语》可见其赋的如下特点:其一,陆贾文能连缀俪句采藻,非质木无文之辞,其赋当亦为“奇采”之作,如《新语·慎微》、《资质》等皆如此。《资质》“质美者以通为贵”至“近之者鼻芳”一大段即其例,故清人文廷式评曰:“此节文似赋颂。楚人固渐染屈、宋之流风也。”其二,陆贾文多承袭屈、宋文辞,是其学有所本,深受先楚辞赋影响。如《新语·慎微》“忽忽若狂痴”,《至德》“眩曜靡丽”,《资质》“隔于九坑之隄”,《怀虑》“持一概以等万民”,《至德》“寂然若无声”等皆是。其三,陆贾文之用韵者,既有符合《诗》韵之处,更有袭用骚韵之例。如《新语·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语第三册《言常用句式》一在谈及定语后置一类句式时,将“缙绅而能不易其志”作为典型例句列举,并在括号内注明其正常语序为“能不易其志之缙绅”。而《教师教学用书》在《五人墓碑记》中归结“而”的用法时,又说“……一是表示前后词语的转折关系,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这就让人犯糊涂,孰是孰非呢?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六册中《宋词二首》的“自读提示”谈到柳永时,说他“善于捕捉物候的变化,点染离情别绪”。其中“点染”二字,多被目为一般动词。其实它是一种修辞方式。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前者如南宋陆游《剑南诗草·掩门》云:“点染聊成字,呻吟近似诗。”后者如北齐额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载:“武烈太子(萧子芳)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尔后,画家即以此作为笔法——点染,设已继而文艺理论家引以概括词的此种表现手法,并将“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以词学集成…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教师主导作用时曾说:“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讲课本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今自为理解,被求之弗得或得之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这里叶老明确指出“教师不宜以讲课本为专务”、“教师的指示”、“讲说”都应当是在学生“主动求知、主动练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和完成。  相似文献   

19.
一、“固也”的“固”该作何解? “固也”一句,有的注本干脆避而不注(如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新旧课本和教参都注译为“本来是这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分别注为“历来这样说的”、“向来如此”。按之于原文,均捍格难通。这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讨论。第一,从表达惯例看。这些注释中都有“这样”或“如此”的字样,要知道,古人写文章,若需说“本来是这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里这样写道: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句话本来用以形容诗歌鉴赏中的情景关系,但把它用在文本解读中也不无恰当。在这里,“我”就是教师,“物”就是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由于受到教师个人人生经验、兴趣志向、阅读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