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进程。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我国人民在享有公共服务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但也毋庸讳言,我国国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还是低水平的、不均衡的。最为突出的表现是行政供给导向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影响和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改变这种状况,梳理、审视不同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特征、绩效、困境以及未来发展趋向,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农村社会转型的初期,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在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民意整合表达,财政体制改善,改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督管理机制的改善等方面的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广大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物品短缺等问题比较突出,这与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的现实相矛盾。根据现代公共服务理论,政府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政府应确立民主行政、服务行政理念,构建服务型政府,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上的责任界限,努力拓展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渠道,构建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供给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程序和需求表达机制,使公共服务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山东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大致经历"计划经济时期""市场化时期""混合时期",这与国家公共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关联。在分析山东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历史时期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供给机制创新路径,以便更好地为山东省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共服务混合供给模式以满足公民需求为最高目标,通过生产者与供给者的分离以期实现农村服务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从多中心理论的基本释义出发,论证了农村公共服务混合供给的主要方式,并从农村公共服务混合供给中的多方主体选择、混合供给政策制定中的多中心主体决策以及混合供给过程中的多中心主体监督三个方面提出多中心理论视野下农村公共服务混合供给模式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农村公共服务作为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基础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其供给的质量和数量,而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则是提供优质农村公共服务的保障.然而,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单中心的供给机制使政府既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根源,同时也成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关键因素.政府提供给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从根本上影响着农村公共服务的绩效,具体表现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数量与总量不足、公共服务供给不公以及供给结构失衡等方面.针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呈现出的供给主体越位、错位,渠道单一及非均衡化等现象,必须要选择良好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从而在基础保障上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绩效.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直接关涉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供需不适配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的主要难题,建构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需适配机制是地方政府的核心议题。依托供给维度、供给对象、需求维度、供给条件四个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研究和解释农村公共服务供需适配的四元分析框架。在分析框架内研究农村公共服务供需不适配的供给不足与无效供给、需求多样性与多层次性、供给双协同与双约束等问题。为此,建构农村公共服务供需适配的四大机制——不同需求表达机制、多层需求对接机制、多元供给协调机制、无效供需制动机制,以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需适配,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美国农业及高等教育的高度发达,与其健全、完善、先进的农村服务供给密切相关。政府主导下的供给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以赠地学院为龙头的科教兴农有效运行机制是美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显著特色和成功经验。美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这些特点和经验对于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及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再春  柳洁 《河西学院学报》2013,29(4):94-97,128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然而目前我国西部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与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形成矛盾,本文建议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体制,构建廉洁高效政府,构建西部地区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西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等来实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产品供给呈现出多元供给现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亦是如此。目前,国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基于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的现实,着眼于多元供给的治理机制,提出了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的网络治理,并认为合作和协调是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网络治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有了一定的改进.但仍存在着总体供给缺乏、供给结构失衡及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要针对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和问题,深入分析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策略,具体包括:建立“统筹城乡”供给制度;构建多元化的供给主体体系;明确政府的供给责任;建立完善决策及监督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南京市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方面的现状和取得的成就进行论述和分析,发现新常态背景下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不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相关部门的公共服务工作有待深化和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农业、农民、农村为着力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政策一直处于变革和完善之中,然而政策生成中的反应迟滞与信息反馈失衡,以及政策运行中的自上而下任务分解与压力动员等问题,造成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供给不足、质量低下以及发展不均衡。所以必须对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政策作深刻的反思与转型,建立基于信息公开的先导性政策生成机制,同时构建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政府间统筹协调的政策运行机制,从政策层面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公私合作制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新型制度安排,在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减少财政压力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种种问题。文章以凤岗镇为例,通过回访、信息收集查阅、跟踪观察等方法,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该镇基础教育公私合作制的变迁。目的是通过微观的个案观察,对公共服务公私关系变迁内在过程有深入的理解,从而理清变迁中的因果机制,并澄清变迁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公私合作制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一种新型制度安排,在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减少财政压力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种种问题。文章以凤岗镇为例,通过回访、信息收集查阅、跟踪观察等方法,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该镇基础教育公私合作制的变迁。目的是通过微观的个案观察,对公共服务公私关系变迁内在过程有深入的理解,从而理清变迁中的因果机制,并澄清变迁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国外NGO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成功模式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NGO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模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析.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加快云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发展步伐,既关系到云南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又涉及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如何构建合理的城乡发展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对云南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考查,分析出云南省现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上的弊端是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从而提出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提出其指标体系,从供给结构、县域均衡度、城乡均衡度等方面科学评估2010年以来青岛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对青岛、深圳、广州、杭州、南京、宁波等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横向比较,发现青岛市存在有效供应能力弱,供给结构与市民需求不匹配,城乡、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均衡等问题。青岛市应在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优化供给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县域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多元化供给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数字技术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形成农村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结构;数字化技术赋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但数字技术赋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面临着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不高,数字化人才短缺;数字供给平台建设、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数字化技术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场景不足等方面的挑战。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需要供给者精准识别农村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构建更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应用场景;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环境;推动数字经济与公共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加强数字服务平台间的融合;提升村民数字素养,推进农村数字化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最终确立了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发展思路。综合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提出了发展观念唯“GDP”论和监管问责机制缺失等制约发展的瓶颈及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