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程广民 《军事记者》2003,(10):43-43
~~新闻编辑要会做“加减法”@程广民$《长江日报》  相似文献   

3.
(一) 现场短新闻用作者在新闻发生现场捕捉到的细节、材料来报道新闻事实,以"活动"着的视觉形象和现场画面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感染受众。报纸的新闻采写应该充分借鉴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这一特点,这是它增强与电视传媒竞争的有力手段之一。 第一,现场感可以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可信性。 报纸新闻多选用现场发生的可触、可感、可视的事实材料,可使新闻更具有个性、具体性、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增强报纸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使受众信服。 解放军报1998年7月对日一版的新闻《共产党员的位置在水线》,记者运用视觉新闻或目…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关于电视短新闻的文字稿的写作,目前有着不同的说法,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对画面和声音功能的不同理解上。在电视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电视画面和声音是紧密联系的,不是相互游离的。它们的相互联系可以说自一条电视短新闻的构思之初就开始了。新闻写作是以采访为基础的,电视也不例外。当我们在考虑电视新闻写作的时候,其实往往是已经经历了前期采访、现场采访拍摄、初步编辑等过程,此时构成电视短新闻的典型画面已经成型,我们主要考虑如何写出与这些画面相匹配的语言文字稿。有人很形象也把电视新闻的写作比喻是“带着镣铐跳舞”。这个“镣…  相似文献   

9.
10.
缺乏必要的背景介绍、受众难以读懂的短消息,在我们的媒体上屡见不鲜。下面是一个最新的事例。某报2004年7月14日登载了题为《张宇仙事迹感动内江南充听众》的短新闻。全照录如下:“本报讯15日上午8时50分,张宇仙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内江举行。700余名来自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用热烈掌声向这位从平凡岗位中涌现出来的楷模,表达了尊敬和赞誉。”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因此,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稿件的思想、作者的意图,应视为新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13.
14.
浓缩的短     
缩的短,当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上面列举的那5篇新闻,分别为消息、通讯、言论、读者来信,主要的新闻门类占全了。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短:少则200多字,多则400多字。 古人云:“凡文笔老则简,意真则简,辞切则简,理当则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品尝则简,神远而藏不尽则简。故简为文章尽境”。今人也说,短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越长则越短(只看标题,没耐心看下文),新闻越短则越长(从头至尾仔细看,一遍不过瘾,两遍,反复咀嚼)。难道不是么? 孝感日报的短,不是无味道的短,而是浓缩的短。短因于浓缩。浓缩就是用最凝…  相似文献   

15.
16.
新闻怎样才能短下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要短,道理并不深奥,但要真正让报纸版面上的多数新闻短下来,却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呼唤“新闻短下来”,可一些新闻稿件依然“我行我素”,“大腹便便”地走进版面、走进读者视野。这种见怪不怪现象的长期存在,既有从业人员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也有稿件采写、编辑处理的方法技巧问题。综合问题就要综合治理。本文试图对广义新闻稿件如何炼就“短功夫”作些探讨,以期与同行们做些交流。  相似文献   

17.
18.
陈敏 《新闻记者》2000,(2):35-36
连载作力报纸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已久。在我国,几乎是一有报纸就有连载,如晚清的著名讽刺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和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最初就是以报纸连载的形式发表的。发展到今天,绝大部分的日报和晚报都辟有连载栏目,没有连载的报纸反而少见。但时至今日,连载已不再仅仅囿于副刊,内容也不再仅是纯文学类作品,它的性质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翻开近几年的国内各大报纸,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是普遍对连载重视了,纷纷在版面安排上给予“特殊照顾”。以1999年的报纸为例,《羊城晚报》、《广州日报》…  相似文献   

19.
现场短新闻,顾名思义,就是新闻中要有强烈的现场感,离开现场这个基本特征,也就不成其为现场短新闻了。那么现场短新闻如何突出现场感呢?我认为对新闻事件的细节描写尤为重要。以《经济日报》记者童政2006年2月1日发表的《新年里家乡人美好的心愿》为例:按惯例,每逢大年三十晚,从各地回来的兄弟姐妹们都要谈谈自己过去一年的成就和新一年的打算。大伯是年夜饭的主持人,当宣布轮到我堂哥说话时,全家人的目光立刻转向堂哥身上。堂哥从兜里掏出了一盒名片,逐一发放给大家。“呵,都当经理了。”首先拿到名片的二伯好奇地说。堂哥告诉大家:“这是…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日报于2000年10月28日刊发了记者陈红梅采写的通讯《猪要吃素为哪般》。通讯见报后,即有一些报纸转发,有的还借题发挥,抨击某些社会弊端。那么这篇通讯好在哪里呢?首先它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通讯开头写道:“一向以吃泔水为主的猪罢食了!”接着写猪场的主人看看圈养的100头猪在食槽里拱来拱去,不好好吃食,有的还打蔫,就急忙请来县里的兽医诊断,兽医看过以后,告诉他“病因”是猪食太荤了,加些粗食、菜帮猪就吃了。他一试,果真见效。粗看起来,这描写很像科普文章的一个开头。可是随着通讯的展开,人们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