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池的发明     
胡紫霞 《阅读》2023,(78):36-38
<正>铭铭的玩具车没电了。他把里面的电池取出来,正想扔掉,爸爸制止了他,让他把电池放在遥控器或钟表里继续使用。铭铭忽然意识到,家里使用电池的地方真多啊!那电池到底是谁发明的呢?爸爸: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电源,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是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容器,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金属电极有正极、负极之分。  相似文献   

2.
胡紫霞 《阅读》2023,(22):36-38
<正>天气越来越冷,爸爸妈妈商量买一张石墨烯发热地毯铺在客厅。铭铭十分好奇:“石墨烯?这是一种什么材料呢?”爸爸:石墨烯不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材料,它是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于2004年发明的。他们因此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呢!安德烈:不论是柔软易碎的石墨,还是坚硬无比的钻石,它们的本质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因为碳原子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使得它们的形态和特点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3.
胡紫霞 《阅读》2023,(ZD):48-50
<正>最近有部新电影上映,爸爸妈妈就带铭铭去电影院观看。坐在银幕前,欣赏着播放的画面时,铭铭心想:电影究竟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回家后,铭铭和爸爸探讨起来。爸爸:电影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字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起来,加上后期的编辑制作而成,再用灯光把拍摄的影像投放在银幕上。这是20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影响巨大的一种媒体。世界公认的电影诞生日为1895年12月28日。发明者是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哥哥叫奥古斯塔·卢米埃,弟弟叫路易斯·卢米埃。  相似文献   

4.
胡紫霞 《阅读》2022,(86):36-38
<正>每到周末,铭铭都会给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打个电话。有了电话真是方便多了,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铭铭看到书上说,电话是由亚历山大·贝尔于1876年发明的。穆齐:铭铭,你好!其实最先发明电话的人是我。我叫安东尼奥·穆齐,是个意大利人,后来才移民美国。铭铭:啊?可我在书本上看到是贝尔最先发明了电话呀!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5.
胡紫霞 《阅读》2022,(38):36-38
<正>自从上次听爸爸说到“仿生学”这个词语后,铭铭就记在心里了。他一有时间就会去查一些相关资料。原来,“仿生学”一词是1960年由美国的斯蒂尔提出的,就是要在工程上实现并有效地应用生物功能的一门学科。铭铭:斯蒂尔先生,很高兴认识您。快和我们说说您提出“仿生学”这个概念的过程吧。  相似文献   

6.
胡紫霞 《阅读》2024,(22):36-38
<正>周末,铭铭和妈妈在家观看纪录片,片中讲述了一些非洲儿童经历疟疾的悲惨遭遇,直到科学家屠呦呦发明了青蒿素药物,才彻底改变了这一切。看到这里,铭铭特别激动——铭铭:妈妈,我知道屠呦呦奶奶,记得我们的科学课上介绍过她,特别厉害!妈妈:你说得对。屠呦呦女士是中国著名药学家。我猜你肯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她发现青蒿素的过程吧!  相似文献   

7.
胡紫霞 《阅读》2023,(38):36-38
<正>铭铭发现,很多快递盒里面都会用气泡膜来包裹物品。他问妈妈:“为什么气泡膜能保护物品呢?”妈妈:气泡膜是由塑料也就是聚乙烯制成的。你仔细观察一下气泡膜的构造。(妈妈把一段气泡膜递给铭铭。)铭铭:我发现了!这一个个小泡泡里面注满了空气,正是它们起到了很好的缓冲、防震、抗压作用。它的发明者可真聪明!让我来查查——原来是美国的马克·沙瓦纳先生。  相似文献   

8.
手机的发明     
胡紫霞 《阅读》2022,(94):36-38
<正>每到周末完成作业以后,铭铭就借爸爸的手机给老家的奶奶打电话问候。他可喜欢这个巴掌大的电子产品了。铭铭:爸爸,你知道手机是谁发明的吗?爸爸: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是由大名鼎鼎的工程技术员马丁·库帕于1973年发明的。铭铭:那时的手机也有这么多功能吗?爸爸:当然没有。虽然一开始手机没有如今这么多功能,但也已经非常厉害了。库帕:两位先生好!手机就是可以握在手上的移动电话机,又叫无线电话。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就开始研制军用移动电话机,但因其过于庞大(甚至需要背在肩上),  相似文献   

9.
胡紫霞 《阅读》2023,(30):36-38
<正>铭铭在家打扫卫生时,发现角落处的一些碎屑很难打扫干净,于是他拿出吸尘器来吸一吸,立马就一干二净了。铭铭不由得对吸尘器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上网一查,原来吸尘器是英国工程师胡伯特·布斯发明出来的——布斯:铭铭同学,你好!今天人们所使用的吸尘器的全称是真空吸尘器。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泵在密封的容器内创造一个局部的真空环境,产生空气负压,将灰尘和污垢吸入。  相似文献   

10.
胡紫霞 《阅读》2023,(86):36-38
<正>科学课上,老师让每个同学用听诊器听听其他同学身体内发出的声音。以前每次去医院看病,看到医生拿听诊器在病人胸口或肚子那里听来听去,铭铭都觉得好奇:这个小玩意儿怎么就能听到病人体内的声音呢?听诊器是由谁发明的呢?雷奈克:我是一名医生,来自法国。听诊器是医生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现代西医的标志之一。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事情是这样的——1816年的某天,我受邀给一位贵族小姐诊病。等这位贵族小姐捂着胸口诉说病情后,  相似文献   

11.
丰子恺 《阅读》2023,(24):38-39
<正>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你最喜欢什么事?”他仰起头一想,率然地回答:“逃难。”我倒有点奇怪:“逃难”两字的意义,在他不会懂得,为什么偏偏选择它?倘然懂得,更不应该喜欢了。我就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就是什么?”“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相似文献   

12.
胡紫霞 《阅读》2023,(46):36-38
<正>铭铭一家每次出游,爸爸都会带上他最喜欢的数码相机,进行各种拍照。一张张照片记录下了他们快乐的瞬间。爸爸:现在拍照可方便了,拿出手机随手一拍,照片马上就能传到网上。如果用数码相机拍摄,立刻就能看到照片;用数据线将内存卡里的图片导入电脑,也能很快看到照片。十几年前可没这么容易了,那时候大家用的主要还是胶卷相机,拍照后不能立刻看到,需要到照相馆冲洗出照片后才能欣赏。  相似文献   

13.
赵方圆 《阅读》2007,(7):41-42
小时候的我,最爱问爸爸:“你希望我成为什么样的人?”爸爸总是认真地告诉我:“爸爸希望你做一个快乐的人!”快乐的人?我吐吐舌头:“怎么能快乐呢?”“自己找呀!”爸爸点着我盯鼻子回答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理发记     
梁霄 《阅读》2013,(4):25-26
今晚吃完饭后,爸爸带我去理发。走进一家理发店.我看见墙边有一张长桌子和两把椅子,墙上挂着两面大镜子,桌上还摆着一些简陋的理发工具:一把旧梳子,一把剪刀,另加一个黑色的旧电吹风。我心想:这么简陋的工具能理出什么好发型?还埋怨爸爸不该带我来这家理发店。  相似文献   

15.
勇攀高峰     
吴雨桐 《阅读》2023,(26):53-54
<正>什么是勇气呢?妈妈告诉我:“第一次学会骑车需要勇气,第一次一个人睡觉需要勇气。”那我第一次爬山,也是需要勇气的吧?记得那天,我和爸爸妈妈站在庐山五老峰山脚下,望着高耸入云的大山,爸爸笑着对我说:“有勇气爬到山顶吗?”我坚定地点点头。刚开始爬山,我浑身充满了力量,走得很快,把爸爸妈妈甩在后面。走了一段路,  相似文献   

16.
马清茂 《阅读》2024,(Z2):69-70
<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每当听到这个“鱼”字时,我就禁不住流口水。酸爽鲜香的酸菜鱼,外酥里嫩的炭烤鱼,酸甜可口的松鼠鱼……都能让我食指大动。然而要论我的最爱,那就非爸爸烧的红烧鱼莫属了。周六上午,爸爸难得空闲,问我:“儿子,中午想吃啥?”我毫不犹豫地说:“招牌红烧鱼!”一看时钟,才十点,爸爸就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了。焦糖上色、西红柿打底是他的独门秘籍。爸爸做事精细,连鱼肚子里都塞着他的秘制调料;摆盘就更不用说了,红椒丝,绿葱碎,偶尔还会放些小花点缀。鱼一上桌,就有浓浓的鲜香味扑鼻而来,我肚子里的小馋虫瞬间觉醒!光闻不吃,就能把人馋倒。吃上一口,幸福的味道在味蕾“爆炸”,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17.
跳长绳     
吴爽 《阅读》2014,(5):26-27
学校要进行跳长绳比赛了,我决定先去练一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问爸爸:“我们家有长绳吗?”“没有。”爸爸回答道。“那该怎么办呢?”我又问了一次。“用短绳来跳呗。”说着,爸爸就叫上妈妈一起去找了,我也帮着急急忙忙地找。“终于找到了!”我一阵欢呼。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运动员,我们忍受着外面的雾霾.面带笑容地出去了。  相似文献   

18.
李学斌 《阅读》2023,(19):18-23
<正>1整整一下午,雪飞都待在杜大爷家。爸爸本来就是见酒迈不开腿的人,加上耳根子又软,进了屋,人家主人一招呼,怎么可能不喝?看到爸爸喝酒,雪飞就头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农忙农闲、刮风下雨,爸爸每天总要喝二两。喝醉的爸爸时常耍酒疯,每当这时,好脾气的爸爸就成了“混世魔王”,  相似文献   

19.
家长进课堂     
徐储炎 《阅读》2023,(27):53-54
<正>“叮铃铃……”,上课铃响了,两位神秘嘉宾进入了我们的教室。第一个进来的,竟然是我的妈妈!第二个是徐传瑜的爸爸。我和同学们都惊讶极了。突然,涵涵小声地对我说:“那是你的妈妈?真好看。”我心里乐开了花。老师简短介绍后,我的妈妈大步流星地走上了讲台,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她先介绍她的职业。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着。突然,妈妈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问:“同学们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台下没几个人举手,大家面对陌生的“妈妈老师”,一定很紧张吧?  相似文献   

20.
放暑假     
林清玄 《阅读》2013,(7):20-21
孩子放完暑假,要开学的前两天突然来问我:“爸爸,为什么放假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好像几天前才放假,两个多月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