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婷 《阅读》2014,(23):28-29
<正>浙江大学王尚文先生说:语言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可以说儿童习作也要聚焦到人的发展上,要引领儿童,规范儿童,也要释放儿童,努力让每一个儿童在习作过程中求真、求善、求美!一、真味《老门东游记》让我们分享了孩子眼中很漂亮、很热闹、很独特  相似文献   

2.
西方文艺鉴赏论排斥“味觉”的参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则大量地出之以味觉体验的形式,其背后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来研究,发现"闽南金三角"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区位优势,社会综合实力、体育场地资源主要指标高于同一时期全省的平均水平,但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融合厦泉漳大都市区区域体育,是闽南金三角未来区域体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不知怎么说,我们总感到有一种幻觉,那就是中国文坛变成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传出阵阵黑奴的呻吟和怀乡病语…… 自从去年《作家》(八五·第四期)刊出了湖南作家韩少功的创作谈《文学的“根”》之后,谈文学的“根”的文章,研讨“文化意识”的文章,一时纷至沓来,随手翻开一本文学杂志,几乎都有。而对作家作品评论,也似乎有某种默契,都以从民族“文化意识”出发  相似文献   

5.
习武之人讲究“站”“坐”“行”要有“型”、有“范”,有习武之人的“精气神”,即“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这里不妨借来说说科研的事。一、“站如松”。说的是习武之人要有站桩的功夫,立地要有根基,如青松一样挺拔、不动摇。对科研来说,站得住是要有根基的,倘无根基,“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势必站不稳、立不牢。这个根基就是科研的基本功。它包括知识根基、材料根基、经验根基、思想根基。搞科研不是玩“空手道”,必须要有知识奠基。  相似文献   

6.
游记式创作是游记中以虚构人物的行踪谋篇布局、组织故事的文学创作。在欧洲文学史上,游记式创作呈现繁荣局面,相比之下,中国文学史上的游记式创作却寥寥无几。对于中西文学存在的这种差异,可以从中西文学传统、文化心理等方面寻求原因。  相似文献   

7.
陈文海 《阅读》2010,(4):22-24
最近,羊村可热闹了。因为村长宣布,将举行一次同题作文大赛,看看谁最聪明、最有才华。消息一传出来,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们别提多开心呢,他们都想趁此机会好好表现一下自己。然而,有一个问题让喜羊羊们有些犯难——同样题目的文章写出来会不会雷同呢?要知道同一个作文题大家是很容易想到一起去的。  相似文献   

8.
中印两国不约而同产生了"味"论,其中大有不谋而合之处。"味"论在两国诗学体系中的历史地位相仿佛,既源远流长,又据有主导地位,且统领文艺诸领域。其产生的根由类同,均是从生理上的体验推演到诗学领域。虽由味而韵,在中国是"韵味"相联,在印度,"韵"则获得了较大的独立性,但凭借词语的暗示义,两者也有相似处和共同点;而"情"作为韵论的基础,则颇多暗合。两国的"味"论常在相互借鉴中有所发明。  相似文献   

9.
《不懂就要问》,这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读书时发生的一个小故事,这让我想到,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造成了“有问不敢提,越不提问越多,问越多知越少”的恶性循环。这既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更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它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三主”、“三自”、“三争”课堂教学改革,我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作为研究课题,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敢于提出问题,变“问我”为“我  相似文献   

10.
自朱自清先生的美文《荷塘月色》问世以来,有关该文的主题、结构便议论纷纭。从散文文体特征入手,运用叙述学的视角解析叙述者“我”在该文中独特的存在方式与作用,并进而阐释《荷塘月色》特有的叙述结构,可寻出一条相对清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1.
蔡木芷 《阅读》2013,(11):27-27
说到我的小伙伴,你一定认为是我的哪位同学吧?其实,它是一只可爱的小鹌鹑(ān·chún)!小鹌鹑是灰黄色的,它有一张橙黄色的小尖嘴和一双机灵的小眼睛,小爪子细瘦而锋利。我用牛奶箱子给它做了一个窝,牛奶箱上有个透明的小窗子,这样我就能和小鹌鹑经常交流。小鹌鹑性格温和,善解人意。当我犯错时,它就会"啾啾"叫上几声,来安慰安慰我,真是知我者小鹌鹑也!说到我的小伙伴,你一定认为是我的哪位同学吧?其实,它是一只可爱的小鹌鹑(ān·chún)!小鹌鹑是灰黄色的,它有一张橙黄色的小尖嘴和一双机灵的小眼睛,小爪子细瘦而锋利。我用牛奶箱子给它做了一个窝,牛奶箱上有个透明的小窗子,这样我就能和小鹌鹑经常交流。小鹌鹑性格温和,善解人意。当我犯错时,它就会"啾啾"叫上几声,来安慰安慰我,真是知我者小鹌鹑也!有时,我带小鹌鹑到小区的草坪上遛遛,别人看到后总会投来惊奇的目光,因为我的小宠物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啊!有一次,我去超市购物,参加抽奖时,得到了一台微型电视机,我把小电视机放在小鹌鹑的"家"外面。现在,它和我一样,都爱看电视,成了电视迷哩!这就是我的"小伙伴"——小鹌鹑。  相似文献   

12.
蔡木芷 《阅读》2013,(30):27
说到我的小伙伴,你一定认为是我的哪位同学吧?其实,它是一只可爱的小鹌鹑(ān·chún)!小鹌鹑是灰黄色的,它有一张橙黄色的小尖嘴和一双机灵的小眼睛,小爪子细瘦而锋利。我用牛奶箱子给它做了一个窝,牛奶箱上有个透明的小窗子,这样我就能和小鹌鹑经常交流。小鹌鹑性格温和,善解人意。当我犯错时,它就会"啾啾"叫上几声,来安慰安慰我,真是知我者小鹌鹑也!说到我的小伙伴,你一定认为是我的哪位同学吧?其实,它是一只可爱的小鹌鹑(ān·chún)!小鹌鹑是灰黄色的,它有一张橙黄色的小尖嘴和一双机灵的小眼睛,小爪子细瘦而锋利。我用牛奶箱子给它做了一个窝,牛奶箱上有个透明的小窗子,这样我就能和小鹌鹑经常交流。小鹌鹑性格温和,善解人意。当我犯错时,它就会"啾啾"叫上几声,来安慰安慰我,真是知我者小鹌鹑也!有时,我带小鹌鹑到小区的草坪上遛遛,别人看到后总会投来惊奇的目光,因为我的小宠物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啊!有一次,我去超市购物,参加抽奖时,得到了一台微型电视机,我把小电视机放在小鹌鹑的"家"外面。现在,它和我一样,都爱看电视,成了电视迷哩!这就是我的"小伙伴"——小鹌鹑。  相似文献   

13.
于飞 《阅读》2006,(12)
今天中午我很想出去和小伙伴们玩一玩,可妈妈非要让我睡午觉,还对我说:“我随时会到你房间看你睡觉的情况。”真没劲!睡吧,又不甘心;不睡吧,又害怕被妈妈惩罚。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出一条妙计:做个假人放在被子里当我的替身,应付妈妈一次吧。说干就干,我找来了自己的帽子做“头”。可怎么看也不像,太扁了,对了,要鼓一点才行。于是,我在帽子里面塞上了报纸,帽子慢慢“长”了起来,“头”终于做好了。该做“身子”了。我从衣柜里抱出了几件衣服塞进被子中,看了看,正好和我的身体差不多大。呀,真棒!我看着被子中的假人,为自己的杰作暗暗得意,这下可以瞒天过海了。我悄悄地溜出了房间,玩得可真痛快。等我玩累了,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妈妈正站在房间门口等我呢。一看妈妈的脸色,我就知道完了,全露馅了。真没想到我的“杰作”还是难逃妈妈的“法眼”。妈妈大声对我说:“想在我的眼皮下耍花招,你还嫩点!”说着伸过手来想要打我,我连忙讨饶:“妈妈,放我一次吧,我下次再也不敢了!”妈妈看着我的样子忍不住笑了,我也大胆地笑了起来,屋子里充满了我和妈妈的笑声。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读罢此文,我们仿佛看到小作者那童真、机智的面孔。小作者“扮假人”,却难逃妈妈的“法眼”,妈妈...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关注的是语文的本性,人文性关注的是语文的特性。语文教学正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正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处于附庸地位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语文教学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失却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语文味的提倡,正是呼唤语文教学本色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周新阳 《阅读》2014,(44):30-32
<正>精彩的课堂是所有教师的追求,可是,一节精彩的、高效的数学课是什么样呢?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尽相同,评判的标准也可能多种多样,但是,不管怎样评判,核心应该是一致的:教学主体也就是学生有没有真正的享受、品味到数学课堂的魅力。一节精彩的数学课,一定要有浓郁的"数学味",能让学  相似文献   

16.
今年喜逢我们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建校五十五周年。五十五年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五十五年的时间,也可以历练一所学校。我们曾经走过艰辛,在困境中追求突破;也走过辉煌,在璀璨中绽放。回顾五十五年风雨兼程,我们曾经见证的,我们正在感受的,以及我们即将拥有的,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7.
董文女 《阅读》2014,(Z7):10-11
<正>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写得灵活,就必须紧紧依托"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让"农"味丰满学生习作。一、精心开展"农"味活动,激发创作兴趣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中提到学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副  相似文献   

18.
《廊桥遗梦》是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1992年发表于《纽约时报》继而风靡全球的通俗爱情小说。一直以来,评论界对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最终回归家庭而大加赞扬,然而,对于她如何作出这一选择的原因却众说纷纭。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对弗朗西丝卡的复杂心理进行解析,在探求她作出选择的原因的同时,更期望对当今普遍的婚外恋现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何睿奇 《阅读》2014,(12):28-28
她,长着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长长的瓜子脸,水灵灵的大眼睛,她是谁?她就是我的"豆芽菜"同桌。说她是"豆芽菜"一点儿也不过分,瘦瘦的,可你们不要以为她弱不禁风,如果你把她惹怒了,那我劝你得快跑,她的"点穴神功"可神速了。  相似文献   

20.
邵奕菲 《阅读》2014,(43):25-25
<正>我的老弟身上有各种各样的"鬼",经常弄得人不得安宁。暑假里,我们搬到了外婆家住。一天下午,一般会吵闹的弟弟却变得异常安静。我开始有种不详的预感:他百分之一百是在做坏事!这不,吃晚饭时,外婆被楼上的一幕给惊呆了:冰箱里面被弄得一片狠籍,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