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盐水鸭     
张越 《阅读》2010,(12):28-29
说到南京.人们便会不由得联想到盐水鸭!作为南京人,我当然是南京盐水鸭的忠实粉丝啦! 每年桂花盛开的时节.是盐水鸭色味最佳的时候,所以,南京盐水鸭还有个关名:桂花鸭。盐水鸭,白色的皮,嫩嫩的肉,还没动嘴.就先闻到一股鲜香味。  相似文献   

2.
“底层文学”热是21世纪出现的文学现象,文中围绕底层文学创作,对其进行文化透视和反思。揭示了底层文学成为“热”的文化动因:契合了当前社会现状的迫切需要;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现实主义的品格和刚毅质朴的文风满足了相当部分评论家、批评家的审美期许。同时,底层文学也存在着作家缺乏对底层生活的挖掘及底层经验的表达、“题材决定论”倾向。  相似文献   

3.
亦文 《阅读》2024,(Z1):26-31
<正>南京,旧称金陵、建邺、应天等。从三国鼎立时期的东吴开始,到后来的东晋,再到南朝的宋、齐、梁、陈,连续有六个朝代曾在此地建都,所以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写诗吟咏过这座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气息浓郁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冯践知 《阅读》2023,(71):16-19
以“学习召唤力”为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指导,旨在吸引学生自觉“卷”入阅读,最大程度地激活内驱、保持续航、收获成长,通过多维渗透,提前体验,让推荐书籍更具“召唤力”;通过多重阅读,任务驱动,让阅读过程更具“召唤力”;通过多元策略,活动导引,让交流分享更具“召唤力”;通过多极融合,读评一体,让评价反馈更具“召唤力”。  相似文献   

5.
谈及乡土文学走向世界的诸多问题:分析鲁迅、沈从文、巴尔扎克、塞万提斯、马尔克斯等大家的广义乡土文学走向世界的实例;实证鲁迅“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主张之正确;这与马、恩的民族文学形成世界文学的论述有相同之处;“乡土文学”走向世界是时代潮流的使然。  相似文献   

6.
夏小波 《阅读》2022,(ZD):58-61
<正>【教材解析】《青铜葵花》是曹文轩的“纯美文学”系列作品之一。作品人物个性鲜明,文字唯美清新,意象高阔悠远,感情真挚质朴,字里行间流淌着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跃动着人道主义光芒。本课基于“纯美”这一旋律,带领学生解开这部“纯美文学”的密码,发现美的景物、美的心灵、美的语言,以及隐含在其中的“美的联系”,让学生经历一趟“纯美”的阅读之旅。【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环境、细节、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讲求意境和性灵,非模糊语言难以完成表达的使命;中国文学是“诗中之诗”和“画中之诗”,这使使用模糊语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王婉清 《阅读》2015,(15):30-31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有许多知名的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你知道吗?在古代,学子们读书的地方不叫大学,而被称为书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南京的清凉山,感受明朝的一所著名“大学”——崇正书院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徐峰富 《阅读》2022,(34):54-57
<正>明城墙,是南京的文化名片。十四世纪,明太祖朱元璋攻下南京后,采纳了谋臣朱升“高筑墙”的建议,用了28年时间,最终完成了明王朝都城四重城垣的格局,包括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今天人们所说的“南京明城墙”是指保存最完好的京城城墙,城基宽约14米,高14~21米,长达35.3千米。南京明城墙是中国城垣史上最大的一座砖城,也是世界现存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墙,  相似文献   

10.
蒋岭 《阅读》2015,(Z3):26-37
刚刚过去的2014年,六朝古都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奥会的火炬,照亮了焕发着勃勃生机的古城南京。在2015年这个快乐的寒假里,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吧。  相似文献   

11.
我市地理学科教学改革,“从学出发设计教学”,提出课堂教学“三个解放”、“五让”、“七导”的素质教育教学思路。“三个解放”是,解放学生的脑,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解放学生的手,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口,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五让”是,能让学生阅读的尽量让学生阅读;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  相似文献   

12.
从诗歌、文学主张、对七子评价及艺术风格等四个方面,否定历史上“扬植抑丕”之论。认为曹丕诗歌同样关心民病、催人向上,在某些领域有开创性贡献;曹植轻视文学,以为“辞赋小道”,而曹丕重视文学,以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植评论“七子”,先扬后抑,有“文人相轻”气息,而曹丕则客观、公允、中肯;曹植文风绮丽,讲究藻饰骈偶,曹丕继承乐府民歌的风格,诗歌语言质朴口语化,散文语言清丽隽永。  相似文献   

13.
台阁体为明代文学的起点,台阁重臣杨士奇的文学思想在台阁体中具有标本性质的意义,集中展现了其“道德人格的文学表达”“载道世用的文学功用”“平易简当的文学风格”这三大文学主张,由此可以透视明初台阁文学的思想主脉.  相似文献   

14.
“诗言志”与“诗缘情”——古文论笔札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尧典》中“诗言志”的命题,应当是战国史官对前代观点和理论命题的追记。“诗言志”说中的“志”,其原初内涵应包括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后来,受“政教”观念的影响,才每每被解释为与“政教”相关、并符合其要求的思想或情感。“诗缘情”从“诗言志”而来,二者相客而非时立关系。但是,也不能认为“诗缘情”等于“诗言志”。“诗缘情”说既让人们重新看到了“诗言志”的原初内涵;更在“诗言志”说的基础上,使文学的“情感性”特征得到了明确。  相似文献   

15.
“入”和“出”是文学鉴赏过程中的基本阶段,也是两种基本方法。入乎其内,方能“见得亲切”;出乎其外,方能“高情致论”。  相似文献   

16.
一、毛泽东重回人间的震撼耶稣的复活只是《圣经》中的一个故事,而“毛泽东”的重新复活却成了当代中国人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1990年夏,一个美国人操着不大流利的中国话问:什么是“毛泽东热”?它是不是去年夏季以来中国最大的社会思潮?让人感到注目的不仅仅是这个,请看近几年国内的“毛泽东热”现象掠影。  相似文献   

17.
李祎罡 《职大学报》2022,(3):1-7+21
“大文学”是王国维提出的文艺审美范畴之一。其中涵盖了以“游戏”与“情”“景”为核心的文学基本规定,以及构成“大文学”的两大艺术特质——“感情”与“想象”。除此之外,“大文学”关涉艺术主体人格,王国维提出“大文学家”艺术人格范畴,赋予“大文学家”以真、善、美统一的人格内涵,并将主体人格提升到超拔的人生审美境界。“大文学”与“大文学家”构成了王国维“大文学”的艺术观,实现了审美、艺术与人生的统一,展现了王国维崇尚“大”美意趣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8.
100年来,中国体育历经“体育救国”“体育兴国”“体育报国”,直至当前“体育强国”4个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特色体育发展之路。南京体育学院以近现代百年体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特色办学之路的变迁,“育人才、夺金牌、出成果”的显著成绩,在地理空间上见证了中国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折射了时代变迁轨迹,顺应了我国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依循发展经验,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的高等体育院校,必须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坚持体育发展的自身规律,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发挥自身所长和独特作用,赋能“体育强国”建设,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生命哲学与体验(生命)美学的思想观点,对“五四”文学作了综合的考察。认为:生命存在的危机和外来人本思潮的启蒙,导致了“五四”人生命意识的觉醒,并进而催生了真正的“人的文学”;其最具恒久价值的文学意蕴便是对爱与自由的追寻。对爱的向往,促使“五四”作家以各种方式来弘扬自爱、人类爱(他爱)及相应的女性精神;对自由的渴望,则促使他们把个人自由与自主的选择、创造视为人生的要义,从而在文学与社会的实践中,努力充实“自我”的生命体系。文中还对“五四”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内在联系,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中唐以后,雅俗文学的分化使“小说”的“残丛小语”概念亦分化了,一直到清末,雅文学都抱守固有概念,拒不承认明清小说为“小说”;而俗文学家们则从宋代开始,先将说话之短小者、后将历史演义以余史身份都推进“小说”概念中,以期挤进雅文学殿堂,但雅文学的末把交椅终于未坐成,却赋予了“小说”一词以现代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