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区分标准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观点认为,高职教育是与职业岗位有关的教育形式,而普通高等教育是与学科有关的教育形式。这种按照“职业岗位”和“学科”来区分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一种本质的区分,还是一种表面层次的区分以及区分标准本身是否规范合理都需要进行探讨。本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区分标准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高等教育学科性质的争论很多,大致有两种观点:高等教育是一门独立学科和高等教育是一项研究领域。无论是一门学科还是研究领域,都不能脱离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关于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学界有诸多观点并形成争论。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可以从“教育学科还是管理学科、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应用学科还是理论学科”三个维度进行审视。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高度教育化的管理学科,它归属于应用性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学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学科外在建制迄今已有20多年了,但是,关于高等教育学在学科内在学理上究竟是否一门学科的争论悬而未决,这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方向。因为在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大国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发展究竟何去何从?是按学科路径发展,还是按非学科路径发展?这些都是亟需回答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学科标准视角探讨高等教育研究在学科内在学理上是否一门学科,其次探讨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学科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十五”期间,高等教育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突出办学特色、教育公平和就业”等方面。“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规划课题将会在持续关注“十五”问题基础上,除重点研究“高校分类与学校办学定位、高校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多元质量评价体系与学校文化建设、高校招生与就业制度”等问题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管理的创新,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与质量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的国际化”等方面也是“十一五”的重点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不同于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进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时要注意学科之间的适切性问题和非均衡问题。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结果具有三种可能性:高等教育领地的坚守和扩张、学科分化、本质部分凸显,其研究趋势是向科际整合研究方向发展,其价值在于启迪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地位从“唯一”地位转向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本质分析中的盲区 对教学活动本质的认识是关于“教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争论,形成了多种颇有影响的观点和学说。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特殊认识说、认识——发展说、多重本质说、认识——实践说。除此以外,还有情知说、适应发展说、审美过程说、学习说、教师实践说、交往说、关联说等等。以上诸论均有其一定合理性和局限性,有学者就曾撰文专门对此进行评述。透视以上诸论,不难看出,对教学本质的认识长久以来主要源于哲学和心理学。而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说,一种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教学理论至少应有三种学科基础,即哲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这三种学科基础实际上分别反映着教学活动的哲学层面、心理学层面和社会学层面。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与途径,探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差异化合作路径和作用机制,总结成功经验,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TOE框架,对34个“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优秀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发现,学科资源相对优势是实现“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必要条件。“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路径共有三种,分别是学科资源嵌入人文交流的民心相通型、学科资源赋能需求满足的共同发展型、学科资源支撑民主会商的话语体系建构型。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的新历史起点,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合作应整合优质学科资源,创新交流机制,持之以恒地开展有深度的人文交流;须统筹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务实满足沿线国家需求,实现共同发展;可借助教育多边平台,将学科优势转化为影响力,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产生及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向“战略规划”的转向建国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经历了“计划———规划———战略规划”三个阶段。所谓“计划”阶段是指80年代以前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主要是由中央规划部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的高等教育计划工作 ,是计划体制内国家自上而下颁发计划控制数字的宏观规划。其基本指导思想是 ,高等教育发展受供给约束 ,即国家财政和高校容量的约束。 1 952年至 1 980年共编制了 5次高等教育规划 ,是当时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成果。所谓“规划”阶段是指80年代上半期 ,随着教育理论界对教育本质与功能的讨论 ,…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本质问题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它构成了所有重大理论问题的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高等教育本质的探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我国学者在不同的阶段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观点各异的高等教育本质观。通过梳理我国的高等教育本质观,提出了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问题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与多学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论中存在着“学科论”与“领域论”的学科属性之争,由此导致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两种研究方法。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直指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则被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范式。两种研究方法各有其效用,但缺陷和不足也十分明显。在“学科论”和“领域论”两种观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的情况下,如何厘清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与多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研究不断创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原则是一切高等教育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尚不完善,主要问题是对高等教育特有的原则挖掘不够,并且多数“高等教育原则”的提出缺乏明确的依据.基于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三个基本特点,初步构建出以下五项高等教育原则:教学中心原则;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学术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学术自由原则.  相似文献   

13.
赵连华 《高教研究》2007,23(2):27-3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成为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研究和争论的热点。对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了一般性研究,分析了我国扩招后高等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双减”政策虽然表面针对中小学为主的义务教育,但实质上极大影响着以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本质上亟需高等教育予以回应,指明出路。推行初期,我国相关政策主要体现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限制课外机构开展学科培训,更多着眼于“堵”,还未全面“疏通”发展路径。就实施进程看,“双减”政策对高等教育的招录方式、生源质量、专业分流、培养模式和学业评价带来了巨大挑战。直面“双减”,高等教育亟需完善多元招录制度,联合提高生源质量,实施自由专业分流,协同重构培养模式,健全学业综合评价,发挥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性作用,创建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李平 《学周刊C版》2023,(21):9-11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国家明确提出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等战略的实施,帮助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特以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优化路径。旨在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同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将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作为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一直处于争论之中.从历史的视角看,学科建构与问题研究是中美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下自主形成的两种研究取向,二者并非截然对立.明确学科方向,厘定基本概念,创新研究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科是高教研究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法国学者米亚拉雷对教育概念的基本含义分类为分析框架,试图从作为活动、内容和结果的高等教育来理解高等教育的"教育"意涵,分析高等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危机表象,展望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与重构路径。文章指出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构建各抒己见的共同体;追求知识本身即为目的;培养追求智慧及至善的人"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是培训机构还是教育机构;知识本身还是目的吗;高等教育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三个问题。归纳了未来高等教育"作为解放的高等教育;作为自知的高等教育;作为契约的高等教育"三个主题。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论”与“领域论”之争,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合法性危机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历史中言之未明的关键问题。破解该问题的认知迷雾,需要我们从“范式”和“规训”概念的视角反思“学科论”与“领域论”的本质,领悟高等教育研究的演变逻辑,从中找到真正使我国高等教育学走向学科化的传统基因与历史依据,并从强化基本理论研究、平衡学术与行政权力两个方面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学实现学科化的超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等教育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概念最先用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领域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于高等教育领域关于教育理论和思想观念的讨论,以及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从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特别是1993年到1998年期间,伴随着高等教育界教育思想观念的深入探讨与争论,高等学校加强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的相互呼应、推动下,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思想观念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20.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常态发展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多种困境,表现为理念和观点的狭隘性,资源供给不足,整合有限,教育机会不均,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脱离成人特点,传统教育发展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构建了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路径:一是理念革新路径:坚持服务理念,以人为本,彰显教育的核心力量;二是资源整合路径:加强资源内部整合,实现教育公正和公平;三是模式发展路径:适应成人学习,转变教育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