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总结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采用关键词检索与引文追溯方法,系统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内容详读与分析,分别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主题归纳。[结论/发现]将国外研究主题归纳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的相互作用、公共文化场馆的旅游潜力与局限、旅游服务、旅游模式、公共文化场馆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测评五个方面;将国内研究主题归纳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的关系、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场馆功能拓展、资源建设、服务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五个方面;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未来我国发展建议。[创新/价值]对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业融合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国外研究中值得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的定义与耦合协调理论决定了评价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是否充分即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三个子系 统的正效耦合程度的测度,分别测量三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是计算耦合协调度以反映其正效耦合程度的前提。文章以全面性与代表性、可行性、可量化与可比较、开放性等原则为指导,基于已有评估理论、模型、实践遴选各项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和优序图法确定权重,分别构建三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评价指标体系,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度测算奠定基础,并阐述了进行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评价的程序与方法。图 4。表10。参考文献67。  相似文献   

3.
要了解我国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状况,离不开对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的度量。有关图书馆评估的理论及实践虽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不能体现充分性发展本质、评估系统性欠缺、整体性不足、动态性有待增强等问题,而将耦合协调模型运用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评价有助于克服以上弊端。文章对耦合协调模型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评估中的适用性进行深入论证,基于该模型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的内涵,将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状况的测度转换为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子系统、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子系统三者的耦合协调度测算,以期为图书馆评估提供一种新思路。图1。参考文献50。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6—202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业的融合度进行测算。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业的融合水平整体较低,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不均衡;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业融合水平整体呈现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特征;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业要素融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发展态势。基于此,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与社区融合共生是“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之一,两者的融合有利于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文化惠民、文化赋能等方面产生联动效应。文章通过对重庆图书馆近年来与周边社区的互动实践,发现目前图书馆与社区的互动融合还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并且公共图书馆与社区及社区图书馆(室)协同发展的供给机制缺失。研究基于共生理论启示得出:图书馆与社区具有优良的融合条件,并从依法融合、政策融合、文化队伍人才融合与服务品牌融合等方面探讨两者深度融合、共生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韩旭 《兰台内外》2022,(2):49-51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具有知识提供、信息传递、思想交流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价值,具有与旅游业相互融合与促进发展的可能性。以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业的融合以及公共图书馆旅游功能的植入与扩展为切入点,研究了公共图书馆在文旅互融背景下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剖析了公共图书馆在文旅互融背景下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的内部机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管理、平台、活动、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业融合的可行性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王锰  陈雅 《图书馆》2018,(12):67-73
"治理"为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提供新思路。文章梳理国内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及文化治理主题的文献,总结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文章认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与"治理"融合,在适应外部情境的变化、实现多主体协调、促进社会驱动与公众驱动共同发展、理顺服务的多元驱动模式与激励机制的逻辑关系、应用新的实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拓展和深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充分性发展,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之间有效匹配的态势。本文基于对我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状况、用户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数据的调查与采集,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充分性发展状况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整体上处于基本充分状态,但东中西三个地区并不平衡。其中,东部地区为基本充分,中部和西部地区均为濒临不充分,且西部的濒临不充分程度更甚于中部。在省际层面,50%的图书馆为基本充分,另外50%为濒临不充分或基本不充分,且主要出现在西部。在省内层面,充分性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性同样显著。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不同地区有一定差异性,但从整体上和发展充分性程度最低的地区看,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滞后于经济发展和需求水平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回顾当前国家层面关于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标准化发展政策部署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面临新的实践需求。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视角出发,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服务的融合首要的是把握好公共文化机构的职能定位。当前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公共文化场所与旅游景点“二合一”,二是公共文化服务向旅游服务领域延伸,三是旅游服务进入公共文化场馆。针对在文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旅游文化服务给原有公共服务职能履行带来干扰,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出现资源难以为继的现象等问题,标准化工作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总体来看,现有文旅融合标准数量较少、标准内容仍不均衡、兼顾一致性与差异性的标准结构尚未形成,一些新兴的服务领域、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需要通过标准化手段进行规范。因此,可通过四条路径构建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在已有体系基础上调整完善,以服务为根本考量,修订与制订相结合,兼顾共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10.
2018年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一是“嵌入”,二是“结合”,三是“拓展”,四是“支撑”。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在哪里,其次是性质、功能、发展规律不完全相同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如何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实践中出现的做法,有不少把握方向正确,选择结合点准确;也有一些存在争议。有些从旅游公共服务的角度看必不可少的内容,与公共文化服务无关。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应建立的基本理念、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主客共享”。有些属于“生活服务”范畴的特色化、个性化旅游服务,本质上不属于旅游公共服务,因而不是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的问题,是与市场化文化服务融合的问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同时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的旅游权利,当前的一个突破口是推动一批自然资源型、历史遗承型旅游景区免收首道门票。  相似文献   

11.
田金萍 《兰台世界》2016,(24):81-84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服务与科技不断融合,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势在必行。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共文化机构的运营模式和形态也要改变。本文从国内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应用线上线下的案例出发,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巨大作用,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两者融合能够催生出版业新业态、延伸出版产业链。文章在构建两者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TSCS法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市场机制等是驱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动力;科技创新与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发展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速度相对滞后;科技创新对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较大推动作用,形成了共融共通的“双螺旋”上升态势;二者耦合协调度持续增长,但是整体偏低,呈现从中度失调到边缘协调的动态特征;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受教育程度、技术创新能力等因素显著影响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而全民阅读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以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从行业领域、空间地理、线上线下、政策和实践等维度探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的融合发展。文章综述会议主要内容,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文旅数字化等热点话题,梳理新理念、新观点和新实践。  相似文献   

14.
<正>书名: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和实践作者:刘华卿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书号:9787569247848出版时间:2019年定价:69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发展,高校图书馆需要融入和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刘华卿的《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发展和实践》一书,从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关系、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入手,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和依据,对高校图书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模式进行了剖析,论述了互联网在当今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莉 《兰台世界》2020,(5):62-64
作为社会公共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档案馆更应该顺应现代新媒体技术发展要求,做好两者融合,发挥其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展现信息服务优势。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档案科普栏目等具体形式,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信息资源利用不足、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不足、新媒体技术应用层次不高等问题,提出了要把馆藏资源和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服务中进行有效融合、建立和完善数字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分享机制、不断提升公共档案信息文化传播影响力等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和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融合共建文化空间、协同开展文化传播工作实践为例,对高校图书馆与博物馆融合共建的条件保障及服务成效进行总结与思考,以期为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下中国高校图书馆、博物馆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包括: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带来的新挑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目标挑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存在的挑战,公共文化形成软实力助力区域(城市)发展的挑战;分析"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历史新机遇,包括: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抓文化建设已成为自觉行动,重大国家战略布局带来区域全方位发展新机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站上了历史发展新起点。面临新挑战,基于新机遇,"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可从7个方面着手,包括: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公共文化实践的能力水平;抢抓历史机遇,建设升级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做强数字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一体化发展;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加强公共文化软实力建设;打好"组合拳",推进"社会化",激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力;以推进民族民间文化创新发展为抓手,推进文广旅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向科学管理要效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文化属性,是公共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一定融合,但融合程度还不深,创新性、转化性、时代性、普及性等还有待加强,并缺乏专业人才。需要注重顶层设计与数字化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建设,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用,以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颖仪 《图书馆》2023,(6):21-26
融合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针对当前国内公共文化机构面临的实践困境,从政策、资金、体制机制、决策评估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公共文化机构融合发展的推进路径,以期促进公共文化机构从管理者意志下的短期随机合作转变为契约制衡下的长期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交叉共融理论视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题中之义。第二届“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交叉学科创新论坛”探析以交叉融合方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绩效评估机制的治理流程上引发创新思考;考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与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出场的现实语境与发力点,从“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双重维度提出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