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给老朋友元稹写了一封长信,谈到了自己的诗歌遭到上层统治者忌恨的情况。满腔郁结,自然不吐不快,他于是一提笔就写下了足足三、四千字。这些字数,在当时真可说是洋洋洒洒,相当的长了;这自然比不上今天我们有些人以长为务,喜长成癖,一摇笔杆子就得上万。白居易写到最后,意犹未尽,在信末他又写道:  相似文献   

2.
还有一瓶水     
  静/译 《阅读》2014,(10):13-14
在太阳的炙烤下,沙漠里寸草不生,探险家已经迷路好几天,水喝光了,食物吃完了,他绝望地认为自己的生命和探险旅程一样到了尽头。就在他失望的时候.忽然发现远处有一处废弃的茅屋,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赶过去,茅屋里空无一人,庆幸的是在屋子后边发现了一个压水井,他顿时觉得自己有救了。于是他开始拼命抽水,但水井里的皮阀干巴巴地翘着,四处漏气,只听见和井壁摩擦的吱吱声,根本抽不出水来,探险家再次绝望了。  相似文献   

3.
白纸的传奇     
王鼎钧 《阅读》2023,(Z7):46-47
<正>清白是生命中不可忍受之轻,也是不可承受之重。大约在我出生前一年,父亲到上海谋职。那时上海由一位军阀占据,军阀下面有个处长是我们临沂同乡,经由他推荐,父亲做了那个军阀的秘书。那时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埠,每年的税收非常多,加上种种不法得利,是谋职者心目中的金矿宝山,父亲能到那里弄得一官半职,乡人无不称羡。可是,据说,父亲离家两年并没有一批一批款项汇回来,使祖父和继祖母非常失望。  相似文献   

4.
《阅读》2023,(24):55-58
<正>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由此掀起“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这是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敌我双方最后一次主力会战,以我军消灭国民党军江南最大的最有组织的精锐部队,解放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攻克中国最大城市上海而胜利结束。它彻底粉碎了敌人划江而治的企图,避免了中国再次出现“南北朝”局面,并为人民解放军向南进军,解放全中国奠定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鲁迅     
鸢尾花 《阅读》2023,(Z3):80-83
<正>由丁荫楠执导,濮存昕主演的传记电影《鲁迅》上映于2005年,影片撷取鲁迅一生中最后三年作为背景,重现鲁迅居住在上海并于此病逝的相关事迹,展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之情,对中华民族的赤胆忠诚,讴歌了鲁迅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里以笔代刀,顽强战斗的崇高品格和关心爱护年轻一代的宽广胸怀。  相似文献   

6.
警长     
友凤 《阅读》2009,(12):30-31
第一案:被识破的伎俩 夏日的一个傍晚,威尔森在他的书房里死了,右手握着手枪,一颗子弹击中头部。桌上摆着一台电风扇和一封遗书,  相似文献   

7.
最好的作品     
邹扶澜 《阅读》2011,(Z2):16-17
<正>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读了以下三篇文章后,你对"爱"也许会有更深的感悟。——编者192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惫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痨,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所剩不多。  相似文献   

8.
鲁迅和瞿秋白是亲密的战友,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光照日月,传颂千古。 早在一九二三年十月,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初版刚三个月,瞿秋白就在他写的《荒漠里》对鲁迅极其仰慕,并推崇地说:“好个荒凉的沙漠无边无际的!鲁迅先生虽然独自‘呐喊’着,只有空阔里的回音”。后来他又提到《狂人日记》、《头发的故事》等。一九三一年,瞿秋白受王明路线的打击,被排斥于党中央领导机关之外,来到上海养病,他在读了鲁迅给他的  相似文献   

9.
李慧 《阅读》2012,(12):1
很久很久以前,那个伟大的安徒生在他的童话里面写道:每一个生命在降临到这个世上之前,都曾经是天空的孩子,被风轻轻地吹着,送到一朵朵花的蕊中沉睡,于是当他降生以后,他的生命里面就浸染着这朵花的香味。那可能是一朵兰花,一朵蒲公英,一朵玫瑰花。或者,是一朵樱花。等到降生以后,这些小家伙也许根本就记不起自己最初是躺  相似文献   

10.
骆一禾创作前期的基本精神是对生命的肯定、热爱与赞美,该时期的重要意象是春天。在创作后期中他建构了一个辽远无垠的诗歌世界,该时期的重要意象是麦地,他也得以在当时的诗坛树立起纯血诗人的形象。骆一禾认为诗歌是生命的象征,与生命密不可分。在生活不断吸收和沉淀的过程中,他在诗歌里加入深挚的情感,浓缩出生命的精华——血液中的水,也形成了他的诗歌美学。  相似文献   

11.
克劳塞维茨说:“到处要争取的相对优势,就必然要到处争取出敌不意”。如何才能做到出敌不意呢?方法很多。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假隐真。只有采取的军事行动十分秘密,才能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以假隐真就是使敌人判断失误,达到保密的一种方法,克劳塞维茨说:秘密和迅速是出敌不意的两个因素。《兵经·秘》中讲:“谋成于秘,败于泄。三军主事,莫重于秘”。这里虽然过大夸张了秘密的重要性,但一般以出其不意致胜的军事行动,都与巧妙地欺骗和麻痹敌人有关。要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就得通过许多假象把真象掩盖起来,使行动的秘密不被敌人发现、觉查。  相似文献   

12.
陈满意 《阅读》2022,(88):52-54
<正>百岁奶奶方爱兰一生捐赠近40万元,资助18名贫困学生,2022年,在生命的最后,她选择捐献遗体,创下浙江省遗体捐献者年龄最大的纪录。方爱兰是英语老师,退休后又到福建厦门和浙江舟山继续教英语,直到68岁才离开教学岗位,回到浙江杭州生活。在厦门的5年里,她在集美的学校里任教。她在集美的邻居和学生追忆起这位老人的往昔。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在1898年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的主人翁别里科夫是一个满城皆兵的小人物.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即使在格外晴朗的天气里,他也穿着雨鞋,带着雨伞,而且还一定要穿着暖和的夹大衣.他的雨伞、小折刀都有套子;就连他的脸也总是藏在竖起的衣领里面.他戴一付黑眼镜,穿着羊毛衫,用棉花堵上耳朵.一坐上马  相似文献   

14.
从小读到大     
星河 《阅读》2008,(12):4-5
我小时候正是科技大潮兴起的年代,书店里一下子多了许多少儿科普图书。记得有一天,老师给我们推荐课外书,写下了满满一黑板的书名。我当时就惊呆了,因为我从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好书!最后,我决定先买《生命进行曲》。在我当时看来,《生命进行曲》虽然是少儿科普图书,但这个书名是那么富有诗意,那么激动人心。  相似文献   

15.
生命意义的安顿问题在当下即是何以成就终极关怀和走出意义危机的问题。本土化的个体价值理性自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生命本身、生命构成、人的生存方式三方面论证了生命意义考察的方法论原则;界定了个体价值理性,从学理和现实两个层面论证了个体价值理性何以成就终极关怀;从中西文化比观视野里考察了本土化个体价值理性的创生之路。  相似文献   

16.
肩上的灯     
在我稍稍懂事的时候,母亲就曾告诉过我,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有着两盏灯,左肩一盏,右肩一盏,只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肉眼凡胎,所以看不见那两盏灯而已。母亲说,不论是谁,只要他肩膀上的那两盏灯永远不被吹灭,他的生命就会充满生机,充满朝气,充满不可战胜的力量。我的故乡坐落在滇西大高原的群山峻岭深处,那是个盛产神话传说和鬼魅故事的彝族寨子。寨子里的  相似文献   

17.
齐地人根子里具有追求“自由自在”的天性,“流浪”就成为他们生活或生存受阻时的必然选择。张炜在小说创作中,一方面表现了人的生存意义上的流浪,另一方面他更多关注的还是人物生命意义和精神意义上的流浪。在其笔下,“流浪”主题有三个层面的呈现:生存层面、生命层面、精神层面。这三个层面的流浪,在作家笔下都呈现为出自人物本性的流浪,是根源于本性的不安分的心决定的流浪。  相似文献   

18.
匹诺曹     
小飞蛾 《阅读》2023,(ZB):52-57
<正>剧情简介老木匠杰佩托(Geppetto)制造了一只可爱的小木偶(puppet),给他取名匹诺曹(Pinocchio)。Pinocchio被蓝仙女(Blue Fairy)赐予了生命,但需要经受考验才能成为真正的男孩(a real boy)。在蟋蟀吉米尼(Jiminy Cricket)的帮助下,Pinocchio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成长旅程。最后,他在考验中变得诚实(truthful))、无私(unselfish)、勇敢(brave),终于成为了a real boy。  相似文献   

19.
贪玩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每晚上床睡觉时。他总要捧本好看的杂志,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最后。总是爸爸妈妈强把他塞进被窝里。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今年是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之父”N·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出版他的著作《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1948年,巴黎)的四十周年。在该书中,维纳综合了经典控制理论、信息论、生物神经论以及萌芽的电子计算机等各学科中的联系与共性,提出了完整的现代“控制论”思想,他把控制论称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迅的科学。”这样,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控制论”即宣告诞生,维纳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控制论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