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飞 《阅读》2023,(27):44-47
<正>一提到中国,人们可能就会想到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的大熊猫。大熊猫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们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更重要的是,它们是有着几百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有多种形象,不同的形象反映了时人对大熊猫的不同认知.文献记载中的大熊猫是食用铜铁、似熊、似豹的猛兽、珍兽,也是英雄和仁义的化身,不同大熊猫形象与时人对大熊猫的认知程度、大熊猫的生存范围和大熊猫的生物属性有重要关系.将大熊猫看做是治病良方、珍贵贡品和化铁消食的错误观念,是历史时期大熊猫种群数量减少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3.
亦文 《阅读》2023,(33):12-17
<正>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又称“锦城”“蓉城”,是一座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特大城市。它是稀世珍宝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天府之国”四川的中心和窗口。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1.江畔:江边。2.独步:一个人散步。3.蹊:小路。4.留连:舍不得离去。5.娇:可爱的。6.恰恰: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雅安碧峰峡基地圈养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饲养管理、健康状况等方面影响的调查,发现在长途运输及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圈养大熊猫在人类的帮助下能不同程度地恢复正常状态,但对于圈养大熊猫还存在着野外放归培训及科学放归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国家公园是旅游人地关系理论创新发展及实践应用的最佳案例地。自然教育和生态游憩是展示国家公园资源价值的重要窗口,是全民参与人地和谐关系构建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憩活动展示资源价值,并被游客感知、传承和传播,是国家公园资源价值的实现过程。从地学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等4个维度,解析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资源价值特征及载体要素;采用内容分析法评估游客对不同类型资源价值的感知收益和关注度;采用IPA模型对比分析“资源价值-游客感知”的协同状态。研究表明:1)不同维度资源价值的游客感知存在较大差异,游客感知收益依次为地学价值(55.42%)>生态价值(24.45%)>美学价值(17.62%)>人文价值(2.51%),高频词呈现显著的“长尾”分布特征,语义网络图呈现“双核心、多节点”的关系格局;2)地学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游客感知收益”与“资源价值”的协同度相对较高,游客对人文价值的认知度低,对美学价值感知较为表象化,还需进一步提升游客对资源价值科学内涵的整体认知程度。本文研究结果可促进形成“价值感知—环境意识—生态行为”的良性循环,为优化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的偶食性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发现大熊猫在自然界中觅食的食物种类至少应有110多种,其中包括59种竹类,以及只占食物量的1%的其他55种食物,包括一些野生植物、人类栽植的作物、以及偶然采食的动物性食物,证明大熊猫具有较广的食物谱。  相似文献   

7.
要使课堂充满活力的关键点: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1、课堂内容力求“生动”;2、教学模式经常“变动”;3、教学方式多搞“互动”;4、学生思维善于“发动”;5、内容安排灵活“机动”;6、激发情感让人“感动”;7、课程内容配合“活动”。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的“妙赏”是其对外物的审美观照方式,其特征表现为:“无我”而“有情”;顺乎自然、追寻自然的本原;物我混同、“物化”和“不隔”。这种观照方式影响到陶诗的风格,使其诗歌本文意象具有了描绘性;“气”、“象”统一;“意”在“象”外的复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阅读经史子集中的文章,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词语:“崩”、“薨”(hong)、“不禄”、“没”、“升遐”、“捐馆”、“殒”(yun)、“大辟”(bi)、“磔”(zhe)、“殣”、“汤镬”……诸如此类古人用以表示“死亡”的词语,连同与之有关的确凿的事实,生动地描绘出了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黑暗而阴森的历史画面:不可逾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家庭内部带有血腥味的政治斗争;哀鸿遍野的凄凉及其必然由新的进步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的趋势。 先谈“崩”、“薨”、“卒”、“不禄”和“死”。这五个词都是“死”的代称。《礼记·曲礼》上  相似文献   

10.
二、感悟与训练此次“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感受”、“体会”、“感悟”、“理解”、“领悟”、“体验”、“品味”、“推想”、“探究”等等。上述用语体现了学习语文的特点,以理解语文内容为目的。都属于认知过程。在一定的语境中,每个词都代表一定的含义,如何理解这些含义,并不都靠逻辑层面的理解,有的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有的是一语双关,话中有话,有的是言未尽意,余味可寻;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那么,靠什么  相似文献   

11.
张载是宋初诸儒中最激进的佛老思想批判者。其崇儒斥佛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申儒学“天人合一”、“体用一源”之旨趣,斥佛学“天人异用”、“体用殊绝”之谬妄;赞儒学“穷理尽性”、“推己及人”之博大,斥佛学“不思穷理”、“溺志虚空”之浅妄;扬儒学“大心体物”、“不萌见闻”之理性直觉,斥佛学“以六根之小因缘天地”之认知形式;彰儒学“均生死”、“通阴阳”之无畏精神,斥佛学“死生转流”、“厌苦求免”之偏狭自私。但是,处在“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中,张载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如何做到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合格的政治教师? 一、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关键。 二、教学过程要多“情”。首先教学态度要传“情”;其次教学语言要有“情”;再次授业解惑要重“情”;最后教育方法要用“情”,教师要用父亲式的“严爱”去约束和引导学生,要用母亲式的“慈爱”去温暖或感染学生。 三、引着学生去“追新”——追求创新。一是训练“追新”的思维方法;二是营造创新契机;三是重视创新激励;四是训练“追新”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北宋道学运动的兴起 ,主要是由于赵宋统治集团之“文治”取向和“以儒立国”国策的确立 ,以及朝野互动以求“推明治道” ,从而引发儒学学风从实证化范式向哲理化范式转型的结果。张载道学 ,正是在这一学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张载关学学风之特质体现为 :“勇于造道”、“志道精思”的道学建构 ;“道学、政术”不二的政治主张 ;“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的道德修养方法 ;“以礼为教”、“敦本善俗”的社会教化使命 ;关心民生、多方“营画”的经世致用作风。张载关学学风的现代意义 ,可从学术思想史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两个面向把握  相似文献   

14.
《诗·豳·七月》有句“穹室熏鼠,塞向谨户”,《诗·卫风·氓》有句“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有句“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对于句中的“穹窒”、“贰”、“兰家”,本文提出自己的解说,并论证之。  相似文献   

15.
《五杂俎》是谢肇淛的随笔札记,书中阐述了他的很多重要文艺思想。在书中,谢肇淛论及了“师古”和“师心”的关系,强调“师古”,但更注重“师心”;主张一个“闲”的心境,认为文章工乃“心计闲”的结果;提出“虚实相半”的理论,小说、戏曲、史传创作都要虚实结合;还就“变”、“天分”、“人品”发表了他的见解。《五杂俎》中谢肇淛的一些文艺思想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蒋南翔的体育教育观进行了提炼与分析。结果认为,蒋南翔的体育教育观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观;重视“三育并举”,培养出“三好”人才;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提出了“不懂体育不能当中学校长”观点;在普及的基础上,搞好“四好代表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蒋南翔体育教育观对当下中国学校体育的启示:落实蒋南翔“健康第一思想,处理好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贯彻蒋南翔“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精神,从娃娃打好“身体”基础,为国家健康工作六十年;根据蒋南翔对学校校长的要求,鼓励学校校长们“懂得体育、热爱体育”; 按照蒋南翔校长对学校学生运动员“三好”的要求,抓好运动员文化课学习。  相似文献   

17.
古典抒情诗细节描写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文评诗话在赞誉那些绘形逼真 ,体物入微的诗文时 ,多用“精细”、“精切”、“细微”、“入微”等词语 ,这“精”与“切” ,“细”与“微”实际是指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神情毕肖 ;细节描绘自然景物 ,生动传神 ;细节创造意境 ,意与境浑 ,这是诗人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法。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健身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应用受老子养生思想的深远影响,其“气与阴阳”、“以‘静’制动”的思想源自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和“道法自然”、“专气致柔”、“至虚极,守静笃”的养生思想;其以“气”、“德”健身的思想是继承发展老子“天人合一”和“道生之,德畜之”养生思想而形成的;其“静”、“气”、“德”是老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暴力现象,冷暴力在教学中随处可见。体育教学中的冷暴力现象有:教学态度疏远与冷漠;语言讽刺与讥笑;教学行为无视与放任;漫骂与训斥等。其危害有:危害学生成长;制约教师进步;妨碍师生和谐关系;危害社会环境。消解途径有:建立教学“结构”规范、促进教师“能动反思”;消除教师“不平衡感”和“情绪衰竭”;优化“学校情境”和“教学活动”空间;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论体育赛事的内涵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别对广义“体育竞赛”、狭义“体育竞赛”、我国体育产业中“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赛事”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将“体育竞赛表演业”与“体育赛事”的内涵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在我国当前体育新闻传播视野下对“体育赛事”内涵的误导,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