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地理新教材第一册第五章第三节水资源一课中,当介绍到地球表面淡水资源的分布时是这样叙述的:“一般而言,降水多的地区,淡水资源比较充足;反之,淡水资源则很贫乏。”笔者认为此处说法不够恰当,因为从教材第53页《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可知降水的分布规律是这样的“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则按教材叙述也即是:“赤道附近地带淡水资源丰富,两极地区淡水资源贫乏。”但是在教材同一页的前一段中又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它们分布在地球上的南北两极含有大量冰川,且是淡水资源中储存水量最多的水体。  相似文献   

2.
曲弯弯 《阅读》2023,(85):24-29
<正>从一个对昆虫感兴趣的小男孩,成长为热爱昆虫研究、擅长昆虫研究的科学家,法布尔的成长故事给予了我们无穷启示。在英语里如何表达“我感兴趣”“我喜欢”“我擅长”呢?让我们跟随法布尔去一探究竟吧。法布尔是享誉全球的昆虫学家、科普作家和博物学家,从小就对自然和生命充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3.
随着南极旅游的迅速发展,管理规制南极旅游、保护南极生态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从国际法层面讲,《南极条约》及《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在南极旅游规制中占主导地位.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和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所颁布的软法对管理南极旅游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对南极旅游也设置了国内监管机构,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国内法律.我国南极立法尚不成熟,其实施也比较落后.从保护南极这片人类共同的净土出发,管理规制南极旅游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谢玲 《阅读》2012,(7):5-13
他,就是位梦华。他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是第一个进入南极中心地区的中国人。在中国,他第一个进入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第一个与爱斯基摩人广交朋友,第一个携夫人两次在北极越冬,第一个对爱斯基摩人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一个作为总领队,组织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胜利到达北极点。他9次对北极进行考察,在北极居住的时间长达3年多。他发表和出版了很多有关南极、北极的科普文章和专著,其中,《独闯北极》于2010年荣获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相似文献   

5.
董淑亮 《阅读》2023,(22):39-41
<正>蝗虫俗称“蚱蜢”,是一种农业害虫。从古至今,它曾给人们带来许多可怕的灾难,已经是人类最为头疼的害虫之一。提起蝗虫,人们是喜忧参半:有伤痛,面对蝗虫甚至惊恐不安;也有惊喜,科学家们从它的身上获取发明创造的灵感……历史上的那些可怕的蝗灾中国蝗灾的历史古老而悠久,在《诗经》里就有过描述,“治蝗”也一直被历朝历代君主作为施政的大事。可是,蝗灾发生的主要原因,直到近代还是个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教育座谈会。会上,有一位教授感慨地谈到:“中国与西方,学风有很大差异。中国学生勤奋刻苦,对书本知识的掌握优于西方,考试成绩好;西方学生平时不甚用功,但思维活跃,喜欢‘胡思乱想’。总的说来,中国学生多娴熟的技巧,但缺乏创造性思维。因而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国科学家往往只能搞一些局部研究,但缺乏里程碑式的贡献;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国学者更只能搞搞考古的论证,缺乏对未来的预见”。  相似文献   

7.
对称存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如空间几何图形关于点、线、面的对称,按周期性规律运动的物体相对于时间的对称变化等等。人类利用这种性质发现了自然界的很多奥秘,而且它已成为自然科学中作为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家们给对称性方法以很高的评价。此如: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称它为“理论物理学新方法的精华”;著名科学家海森伯称它为“自然科学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冰川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重要河流的源头。因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吉尔吉斯斯坦冰川出现退化趋势。冰川退化会导致淡水短缺,会引起新的地区威胁和风险,或会导致中亚社会、经济及生态的灾难性后果,因此吉尔吉斯斯坦冰川的完好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创作过程的心态来论证中国古典诗词是“心的艺术”。作者将整个创作过程分为“前心”、“后心”和“整心”三种心态。认为“前心”是空怀平气,它是创作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对现实事物审美的一种心理观照;“后心”是“雅淡之情(性)”,它是创作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对审美的观照体验;“整心”是“虚静明淡”是整个创作过程的集中和升华。它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心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性。  相似文献   

10.
董淑亮 《阅读》2023,(78):39-41
<正>苍蝇是一种令人讨厌的小昆虫,被认为是声名狼藉的“逐臭之夫”。可是,苍蝇却有着惊人的嗅觉:它能在很远的地方就闻到微乎其微的气味,同时它还有“神奇”的抗菌能力。这让科学家们十分好奇。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他们渐渐揭开一些苍蝇身上鲜为人知的奥秘。  相似文献   

11.
张佳佳 《阅读》2022,(ZE):87-88
<正>伟大的博物学家、探险家、建筑师、考古学家、科学家……这套书讲述了这样一群人,以及他们探索世界的故事。阅读此书,跟随作者一起见证科学史与人类历史的伟大时刻。《伟大的科学家》尽管人类研究科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科学家”这一职业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现代科学的出现也不过五六百年。然而就在这几百年间,科学历经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类对于宇宙以及自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论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再现了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是对毛泽东实事求是论的继承和发展。他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进行,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人民至上”的时代理念,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但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立足对“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系统、深入认识,揭示体育对人“自身自然”改造的活动属性,阐明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的理论依据和观念更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人是“自然存在物”,认识体育的“本原”属性,确立和谐的生态体育观;基于人是“类存在物”,认识体育的“本来”属性,确立自由的生命体育观;基于人是“对象性存在物”,认识体育的“本位”属性,确立感性的实践体育观;基于人是“社会存在物”,认识体育的“本生”属性,确立全面的发展体育观。  相似文献   

14.
2008年7月7日,上海海事大学校长於世成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惠根在合作协议上签字,标志着双边全面合作正式启动. 近年来,上海海事大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雪龙”号科考船是上海海事大学学生的实习基地,共有6名教师参加了第24次南极科考工作.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中国体育话语体系不仅是理论研究命题,更是学术观照现实问题的立足之本。通过梳理我国体育话语研究成果,分析存在的不足,认为理论创新是构建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关键;从本体论、实践历史、分类学3个视角,初步回答了“什么是体育话语”基本理论问题;阐明了“扎根中国”是理论创新的目标与根基。研究在汲取新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共有历史话语、体育共同价值话语、体育共享和平话语”3个话语新概念、新场域;提出了基于“体育历史话语”“体育共同价值话语”的中国体育话语体系推进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6.
摘要:社会的价值需求是文化存在的依据、发展的动力,当前“中国梦”对各种文化发展提出要求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文化一个重要分支,理应承担起一份责任,以自身价值功能助推“中国梦”,当然它也为处于茫然期的传统武术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动力。运用口述史方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传统武术社会价值与“中国梦”的价值需求主要契合点、“中国梦”视域下传统武术社会价值实施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回归的传统武术是保护自身文化安全的基石,符合“中国梦”文化安全的要求;繁荣的传统武术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动力,符合“中国梦”文化复兴的要求;传统武术的多元价值功能能够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符合“中国梦”之“人民梦”的要求。要实现助推“中国梦”,首先,传统武术需要文化自醒,确立主流文化地位;其次,从传统武术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出发,做好传统武术发展的顶层设计;再次,从技术和理论两个层面入手,规范拳种及其内容体系;最后,彰显传统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和健身功能,采用社会普及与精英传承、传播并行的模式。研究结论对传统武术助推“中国梦”及其自身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1964年11月9日我国紫金山天文台发现一颗新星,命名为“沈括”星,为世界所公认。沈括(1031—1095)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是十一世纪我国北宋时期卓越的科学家。晚年著作《梦溪笔谈》记载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是我国古代光辉的科学巨著,被中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在当前实施新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研读科学巨著,理解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学习沈括对自然现象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科学态度,结合新课标、新教材和教学实际适当加以补充、引申和探究,是极为有利的。一、学习沈括认真实验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翻译理论从中国古典画论中借鉴了很多概念。“传神”“神韵”“形似”“神似”“化境”等中国特色的译论概念其实来自古典画论。“气韵生动”是影响中国绘画一千多年的绘画技法和审美标准,此理论概念尚未引入中国诗词的外译。它是诗词译文的生命力和动态美,也是诗词译文的美学要求。实现诗词翻译“气韵生动”的途径有多种:首先,要寻找原诗的诗眼,要在诗眼上炼词造句,使之点睛传神;其次,要注意译文的“生生不穷,动而不板”,要选择恰当的动词,词语的音响效果和亲切的叙事距离能构建译文生动的美学感受;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注意提防“六忌”,避免译文出现“俗气”“匠气”“火气”“草气”“闺阁气”和“蹴黑气”。  相似文献   

19.
早期中国宇宙观有三个特征一是时空的“循环变易观”,后来儒道分别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中庸”和“反者道之动”的特色思维;二是天人相通的政治—宗教色彩,使得非宗教的儒学担当起中国人精神家园的实际功用,知识分子也以积极入仕为己任;三是“天事必象”的特征,奠定了中国古代非形而上学的文化偏好。我们欲寻中国文化之源,应给予夏商周三代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探讨“中国梦”的价值构成,分析“中国梦”所具有的时代与历史意义。“中国梦”的价值主体是现实的个人;“中国梦”的价值现实途径是人、社会、生产力三者的全面的协调的发展;“中国梦”的价值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