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慧 《阅读》2015,(11):6-8
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枝头,有嫩绿的新芽;桃花、梨花一树树吐绽粉红粉白的娇艳。我想起了一个特别的女孩,她能听见五颜六色的词语她能听见音乐的色彩。她是全校最聪明的孩子但却没人知道这一点。她的学习生活遭受着怎样的困难?她用怎样的顽强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这些,统统写在一本特别的书里面。书的作者莎朗·德蕾珀女士是一位美国教育家,五次荣获科雷塔·斯科特金奖,六度赴白宫领奖。她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 《阅读》2014,(35):14-14
<正>我们小时候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选两个小钱(制钱),大小厚薄相等,轻重合适,叠在一起,用布缝实,这便是毽子托。在毽托一面,缝一截鹅毛管,在鹅毛管中插入鸡毛,便是一只毽子。鸡毛只能用大尾巴之前那一部分,以够三寸为合格。鸡毛要"活"的,即从活公鸡的身上拔下来的,这样的鸡毛,用手抹煞几下,往墙上一贴,可以粘住不掉。死鸡毛粘不住。后来我明  相似文献   

3.
<正>伏伦斯基来不及仔细察看他不满意的马鞍,骑手们就被召到亭子里来抽签决定他们的号码和出发点。十七个军官,神态庄重严肃,许多人脸色发白,集中到亭子前来抽签。伏伦斯基抽到第七号。只听得一声口令:“上马!”伏伦斯基发觉他和其他几个骑手已成为众目之的,不免有点紧张,但他遇到这种情况,动作总是格外沉着。他不慌不忙地向他的马走去。科尔德为了庆祝赛马,穿上最讲究的服装:扣上纽扣的黑礼服,浆得笔挺、夹住双颊的白衬领,黑色的圆礼帽和长皮靴。  相似文献   

4.
古都(节选)     
川端康成 《阅读》2023,(48):21-28
<正>千重子的父亲佐田太吉郎在三四天以前就躲到坐落在嵯峨山中的尼姑庵里。虽说是尼姑庵,可是庵主已年过六十五了。在古都,这小小的尼姑庵也自有它的掌故。但庵门掩没在竹林丛中,看不见了。这庵几乎与观光游览无缘,显得冷冷清清的。顶多有间厢房偶尔供举办茶道会使用。而且也不是什么有名的茶室。庵主经常外出教人插花。  相似文献   

5.
英吉 《阅读》2011,(10):50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hé)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吐丝供我们做衣  相似文献   

6.
冬景(节选)     
贾平凹 《阅读》2012,(Z1):18-20
<正>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存,手一摸,冷得像烙铁一样地生疼。有人从河堤上走来,手一直捂着耳朵,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天把石头当真冻硬  相似文献   

7.
英吉 《阅读》2011,(9):50
  相似文献   

8.
溪流(节选)     
贾平凹 《阅读》2012,(6):20
或许,它是从石缝里一滴儿一滴儿渗出来的;或许,是从小草的根下一个泡儿一个泡儿冒出来的。但是,太阳晒不干、黄风刮不跑的。天性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A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相似文献   

9.
秦腔(节选)     
贾平凹 《阅读》2023,(48):29-32
<正>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外地人——尤其是自夸于长江流域的纤秀之士——最害怕秦腔的震撼;  相似文献   

10.
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花蕾才开得成。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将来花开,可以想象会比往年的盛大。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起床或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  相似文献   

11.
盼雪(节选)     
张炜 《阅读》2012,(12):13-14
一个无雪的冬天,会令人感到尴尬。该冷的时刻不冷,四季不再分明,大自然也写出了荒诞的一笔。下雪吧,让洁白的绒毯铺天盖地,以这个节令独有的方式去温柔人心、安定人心。雪朵可以擦洗世界,所以你总是能够在雪后看到一方更加碧蓝的天空。一只狗走向原野,小鸟在落满雪粉的枝丫上俏立。大地恬然入睡,万物陷于默想。姑娘歌唱了,红色的围巾松松地包在头  相似文献   

12.
月(节选)     
沈书枝 《阅读》2023,(67):4-6
<正>在乡下,月亮是不可忽视的。李白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从幼儿时期便有的印象,如今的人若想拥有古人这份纯真浪漫的体验,恐怕只有在乡下才能实现。月亮固然大而常见,不像星星那样光芒细弱,轻易被大气层中的灰尘和光污染遮蔽,但城市的夜晚到底有太多光亮的东西了。中天一弯清冷的半月,带给一个小孩的感受,有时恐不超过路边一盏路灯,或是对面楼房里明明灭灭的灯火。而乡下则不同,在夜晚广袤无垠的黑暗中,在绵延起伏的田地、水塘与山坡上,月亮的存在直入人心。无遮无挡、出门即天地的环境,使得无论黄昏或暗夜,只要在外面,就很难不注意到天空中那唯一显著的明亮光源。  相似文献   

13.
萌芽(节选)     
<正>清晨四点钟,月亮落下去了,夜色漆黑。德内兰家一切还都在熟睡中。这所旧砖房的门窗紧闭着,屋里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儿声音。房子的一边是一大片零乱的菜园,再过去就是让-巴特矿井。房后,是通向旺达姆的冷清的道路,旺达姆是一个大镇,坐落在树林后面,离这里约有三公里。德内兰因为昨天在井下待了一些时候,累坏了,正脸冲着墙打呼噜,忽然在梦中听见有人叫他。最后他终于醒来,听到真的有人在窗外叫他,立刻跑过去,打开窗户。矿上的一个工头正站在菜园里。  相似文献   

14.
吴浩 《阅读》2012,(Z1):82-82
  相似文献   

15.
徐风 《阅读》2024,(18):8-9
<正>香椿春天让人的嘴变馋了。香椿悄悄地上了人们的饭桌。在高高的山上,香椿默默地生长,它最嫩的时候,天还凉着,山上的花还都没有开;爱吃它的人赶紧上山了。这里的人叫它“香椿头”,那是吃它的嫩头的意思;当地还有句俗话叫“吃嫩”,是从吃香椿头演化而来的吗?香椿分紫椿、油椿两种。紫椿质优,味微苦,性温,药理上具有涩肠、止血等作用。早年,江南一带有道凉菜叫“香椿拌豆腐”,是把上好的紫椿在沸水里煮一下,半熟最好。然后切匀,  相似文献   

16.
冬书(节选)     
维·比安基 《阅读》2024,(Z2):12-14
<正>下雪了,大地迫不及待地穿上了洁白的冬装。田野与林间的空地,仿佛一本巨大的书里空白的书页那样干净和整洁。假如你经过这里,那么你会留下“某某到此一游”的签名在这本巨书上。清晨之时,如果你出来散步,那么你就会发现这张洁白的书页上会出现一些神秘符号,它们有逗号、冒号、句号等等。真的好奇怪啊!这些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英吉 《阅读》2011,(11):50
  相似文献   

18.
罗曼·罗兰  傅雷 《阅读》2023,(40):25-28
<正>最初,他尽量享受这家庭生活,他所用的热情恰似他在一切事情上所用的一般。托尔斯泰伯爵夫人在他的艺术上发生非常可贵的影响,她富有文学天才,曾写过几篇短篇小说。她是如她自己所说的,“一个真正的作家夫人”,对于丈夫的作品那么关心。她和他一同工作,把他口述的笔录下来,誊清他的草稿。她努力保卫他,不使他受着他宗教魔鬼的磨难,这可怕的精灵已经不时在唆使他置艺术于死地。  相似文献   

19.
简默 《阅读》2023,(Z3):18-20
<正>照例是围桌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大人们一桌,我们孩子一桌,各得其乐。大人们饮一点点米酒,这是荔波乡下农家自酿的。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桌上的肉,它来自外婆在后院圈养的猪。无论拈来切丝炒菜,还是用肥瘦层次鲜明的五花肉与独山盐酸菜一起放进锅上炭炉蒸扣肉,那种纯正、浓烈的香气都会霸道地钻入每一个人的鼻孔。这个一年到头最难忘的夜晚,正因为桌上有了它,而变得色香味俱全,让舌尖经历着美妙、持久的享受。吃过年夜饭,收拾碗筷、撤去桌子后,守夜开始了。过了今夜,我们都将集体长一岁。站在这“新桃换旧符”的门槛边,  相似文献   

20.
<正>《白轮船》讲述了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吉尔吉斯小男孩的故事,全书充满了“艾特玛托夫式的忧伤”。作品以现实的故事和人物为基础,植入神话传说和童话、梦幻色彩,通过各色人物的精神道德面貌描写人性的善恶斗争。在卡拉乌尔山顶上可以眺望四面八方的景物。孩子趴在地上,调节着望远镜的焦距。这是一架远程的军用望远镜。是爷爷因为多年护林有功得到的奖品。老头子不喜欢摆弄望远镜,他说:“我的眼睛不比望远镜差。”可是外孙却爱上了这玩意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