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玺 《华章》2011,(15)
唐人稗史传奇中数次描写冥司法庭之概况,并言其与人间法司大致相似.唐人笔记中关于阴司法庭的设置概况大致可知:阴司设判官六人,分判诸曹事.法司断事庭设官案,用于判官据案推问.判官厅前对置房屋两行,用于收禁人犯.另有收储案卷机构,兼作书吏办公场所.由于唐代地方州、县实行行政长官兼理司法的制度,因此上述关于阴司法庭设置格局的描述当本于唐代州、县衙门结构设计演绎.  相似文献   

2.
苏东坡(1036~1101),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坛领袖。他一生两莅密州,第一次任密州知州,第二次赴登州任知州时路经密州。熙宁七年(1074年),苏东坡卸杭州通判任,诏命其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五月得“移知密州之命”,九月动身赴任。路上,苏东坡写下(沁国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东坡乐府笺》卷一)一词。词云:“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搞锦,朝露团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  相似文献   

3.
唐代县丞是县级地方行政机构中重要的“佐贰”官,它除“通判县事”的本职工作之外,还经常兼摄判其他官职的职掌,如监察御史、宏文馆职、县令、县尉、县主簿等。有时,他们还会被上级官员差出执行专职任务,如差出押运钱粮等充当使职。而县丞的兼摄判与差出对县级行政也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借你凑个韵     
林岩 《大中专文苑》2009,(11):74-74
宋朝怀州人王齐叟是个诗词发烧友,在太原做掾官(宋制:路一级的属官)时曾作《青玉案》、《望江南》小词嘲讽上级——监司(路一级的长官)。监司闻之大怒,在一次会议之后训斥王齐叟:“你小子胆敢作《青玉案》、《望江南》小词讽刺领导?”王齐叟此刻词性大发,整整衣袖起身说:“居下位,常恐被人谗。只是曾填《青玉案》,何曾敢作《望江南》。请问马督监。”  相似文献   

5.
推 理 是 思维 的基 本 形式 之 一。 推 理 是 一种 间 接 的 判断 ,是 从 已知 事 物的 关 系 推 出未 知事 物的 关 系,也就 是从 已知 的 判断 推出 未 知的 判断 的思 维 形 式。 它 可 以分 为直接 推理 和间 接 推理 、归 纳推理和 演绎推理。在 地理教学中 ,我经常采用 由因到果或由果 推因,分析因果 关系的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 的地理推理 思维能力。 首 先 ,培 养学 生直 接推 理 的思 维能 力 。直 接推 理能 力是 由 一个 已知 判 断推 出另 一 个新 判断 的 推理 。在地 理教 学 中,我根 据已 知的 地 理要 素、地理 规 律…  相似文献   

6.
西夏占据敦煌后,在瓜州、沙州建立了完备的行政体系,并委派豪酋大族实行统治。瓜州和沙州位于西夏边陲,军事作用突出,因此,西夏在二州分别设立监军司,负责当地的军事与行政事务。同时在二州分别设立刺史、转运司。沙州单独设立经制司。都统军、副统军、监军使、通判、习判、承旨、都案、案头等自上而下构成了瓜、沙二州的职官体系。  相似文献   

7.
征:招聘授官,尤指朝廷直接招聘授官。荐: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点:指派,尤指皇帝指派。进:升任,尤指高级官员的升任。起:由民间征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行:兼官,指比本职低的兼职。署:代理无本官的职位,也称“署理”。护:上级官员离职,由次一级官守护印信代行职权。赠:对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授予职称封衔。拜:初任命官,或罢官后再授官职。迁:由一官调任另一官。转:同“迁”。除:再任某官。试:试任某官。摄:兼理,尤指暂兼。判:中枢官兼任地方官。知:同“判”。辟:招聘授官。选:量才授官。举:选拔。阎:任命。…  相似文献   

8.
借你凑个韵     
宋朝怀州人王齐叟是个诗词发烧友,在太原做掾官(宋制:路一级的属官)时曾作<青玉案>、<望江南>小词嘲讽上级--监司(路一级的长官).监司闻之大怒,在一次会议之后训斥王齐叟:"你小子胆敢作<青玉案>、<望江南>小词讽刺领导?"  相似文献   

9.
北宋英宗四年(1067年),漳州发生一次大地震,地面裂开,形成一条大沟,“长数十丈,阔丈馀”。这次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和造成的灾害如何,史料阙如,地方志书亦未有记述,我们仅能从宋代郭彖的《睽车志》中得到简单的信息,再无他证。 郭彖,字伯彖,一作次彖。生卒年无考,据《宋会要辑稿·选举》、《直斋书录解题》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的记载,知其登进士第,绍兴十七年(1147)官浙江某县主簿,淳熙间由监左藏南库任贡举点检试卷官,后知兴国军,为高宗及孝宗(1127-1189年)时人。《宋史·艺文志》载有郭彖《睽车志》一卷,清《四库全书》作六卷,漳州地震一事,载于是书之卷三,文不足四十字,曰:“治平丁未岁,漳州地震,裂长数十丈,阔丈馀。有狗自中走出,视其底皆  相似文献   

10.
韩维(1017—1098)宋代诗人,字持国。雍丘(河南杞县)人。因门荫入仕。欧阳修荐为检讨,知太常礼院,出判泾州,后召为知制诰。宋神宗初,除龙图阁直学士,历知州郡,召秤门下侍郎。后以太子少傅致仕,宋哲宗绍圣中,坐元祜党籍谪均州安置。元符初复官。因曾封为南阳郡公,其集名《南阳集》,计之三十卷,附录一卷,《宋史》有传。宋人曾季狸称其诗“雍容简远”(《艇斋诗话》)。《寄孔宁报》诗云:“雨滴庵上第,风乱窗前  相似文献   

11.
鲁穆,字希文,天台人。永乐四年进士。家居,褐衣蔬食,足迹不入州府。比谒选,有司馈之赆,穆曰:“吾方从仕,未能利物,乃先厉州里乎?”弗受。除御史。仁宗监国,屡上封事。汉王官校多不法,人莫敢言。穆上章劾之,不报,然直声振朝廷。迁福建佥事。理冤溢,摧豪强。泉州人李某调官广西,其姻富民林某遣仆鸩李于道,而室其妻。李之宗人诉于官,所司纳林赂,坐诉者,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完成 1— 6题。唐震字景实 ,会稽人。少居乡 ,介然不苟交 ,有言其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官 ,有权贵以牒荐之者 ,震内牒箧中 ,已而干政 ,震取牒还之 ,封题未启 ,其人大。后为他官 ,所至以公廉称。咸淳中 ,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时潜说友 ① 尹京 ,恃贾似道势 ,甚骄蹇 ,政事一切无所顾让。会府有具狱将置辟 ,震力辩其非 ,说友争之不得 ,上其事刑部 ,卒是震议。六年 ,江东大旱 ,擢知信州。震奏减纲运米 ,蠲 ②其租赋 ,令坊置一吏 ,籍其户 ,劝富人分粟 ,使坊吏主给之。吏有劳者 ,辄为具奏复其身 ,吏感其诚 ,事为尽力 …  相似文献   

13.
有章志已满     
盛文肃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才雅,明日置酒召之。人有谓有章曰:“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绎亦不谕其由,曰:“‘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有章曰:“无,未曾发封。”又曰:“无乃笔扎不严?”曰:“有章自书,极严谨。”曰:“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耳。”乃往见文肃而问之:“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公曰:“不曾读,已还之。”绎曰:“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公曰:“始见其气韵清修,谓必远器。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得一幕官,遂尔轻脱,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切记之,他日可验。”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明年,除馆阁校勘,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郑州推官。未几,卒于京师。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相似文献   

14.
陆游的散文在南宋“几乎可称独步”。《渭南文集》中的《入蜀记》“领异标新”,而其中的《过小孤山大孤山》更是这“可称独步”的散文中的佼佼者。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闰五月,陆游携家眷由家乡山阴赴夔州通判任。他取道长江,经过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于同年十月抵达夔州。一路上他游览了山  相似文献   

15.
从乾道元年(1165)至乾道四年(1168),是辛弃疾史传中的一段空白,历来研究者对此论述不一。或以为乾道元年仍在江阴签判任上而后两年则失职流落金陵,或以为此期间流落吴江而事历不详。其实辛弃疾于乾道元年卸去江阴签判任后至乾道三年在吴、楚各地漫游,有可能于乾道三年春由楚地潜入金国作敌情考察,秋后结束漫游生活重返金陵。近年来有人据“新发现”的材料论定辛弃疾离江阴签判任后曾任“广德军通判”的说法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依次论述以下问题:洪武时期的宦官机构和宦官预政;洪武、宣德间司礼监职掌的演变;正统以后、司礼掌印与内阁首辅“对柄机要”;余论。一明代宦官机构,是在洪武时期创建完成的。从吴元年(洪武建元前一年)始置内使监起,到洪武三十年增设都知监和银作局止,前后历时三十一年,建成了一个包括十二监、二  相似文献   

17.
有个笑话说,古代一个文人进京参加殿试,试题为《翁仲》.阮翁仲是秦始皇派征匈奴的勇将,死后为他铸铜像于咸阳宫外,以兹纪念。故后人称铜像、石像或墓前石人为“翁仲”。该生不知这个典故,以为“翁仲”是“仲翁”(一个姓仲或名仲的老者)之误,于是通篇文章皆写“仲翁”。主考官阅卷后哭笑不得,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了四句批语:“翁仲缘何作仲翁?十年窗下欠夫功。从今不许入林翰,罚汝山东作判通!”这四句批语,每一句的后两字都是颠倒用的。“判通”应为”通判”,是古代州府下属的一种小官。这个笑话意在嘲讽那些自作聪明,随意颠倒语言词素顺序的人。遗憾的是,我们现  相似文献   

18.
宋代通判制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判制度自宋代肇始,历经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固定的职官制度。宋代通判设官建制初始,完全体现了中央对地方势力“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原则,对宋朝政治乃至宋代社会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拟就宋代通判制度的起因、演变、性质和作用几个方面作些探讨,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一、通判制度之缘起  相似文献   

19.
学士最早出现在周代,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如《仪礼·丧服》:“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孔颖达疏:“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后来,学士逐渐变成官名。南北朝以后,学士正式成为司文学撰述之官。到了唐代,学士地位有很大的提高,唐玄宗初置翰林学士,为文  相似文献   

20.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原意为藏书而兼校书之所。清袁枚曰:“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随园随笔》卷14)稽之史籍,斯说诚然。《新唐书·百官志》云:“开元五年,乾元殿写四部书。置乾元殿使,有刊正官四人,以一人判事;押院中使一人,掌出入宣奏,领中官,监守院门;知书官八人,分掌四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