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表是古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其中的名篇。诸葛亮为何出师而且上表呢?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为实现刘备的振兴汉室、一统天下的遗愿,"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建兴五年(227),他出师伐魏,以图中原,临行上表后主刘禅,要求后主亲贤远佞,励精图治,以巩固和扩大蜀汉的事业。文章情辞恳切,不求华艳,字字句句都从肺腑流出。著名文学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篇里曾赞扬说:“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表之英也。”寒假备课,浏览清人总集,得有关《出师表》的评论数则,辑录如后,或可有助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读罢《出师表》,掩卷深思,一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仿佛就站在面前。《出师表》是诸葛亮分析时局、把握战机向蜀后主刘禅提出的出师攻魏的意见书。作者在表中反复劝诫刘禅要继承先主遗志,励精图治,严明法纪,以完成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大业,表现了他伟大的抱负和忠于蜀汉的决心。诸葛亮知道,奖罚应该一致,否则人心不服。他写道:“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对于蜀国的人才,这位蜀相也很有了解:“侍中侍郎郭攸之……悉以咨之……有所广益。”对人才进行了广泛的推荐。这突出表现了他一心为国毫…  相似文献   

4.
假如后主刘禅不是一个先天不足的阿斗,那么在出师北伐之际,诸葛亮也许就不会劳神费力的奏请《出师表》了。正是由于刘禅的先天不足等原因,诸葛亮才放心不下,特地呈奏《出师表》,以便后主刘禅照表行事,方才  相似文献   

5.
【说明】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是反映诸葛亮思想的重要文章。写于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当时诸葛亮驻军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县),准备北伐,在出师前给刘禅写了这“表”(奏疏)。原无篇名,篇名是后人加的。因为据说建兴六年诸葛亮在另一次出师时又曾上过一表,所以又将本篇称为《前出师表》。  相似文献   

6.
讲《出师表》,总要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赞美诸葛亮。而“鞠躬尽瘁”一语的出处,是在所谓的“后出师表”。既然有“后出师表”.那么也得有“前出师表”啊?“前后出师表”,对学生总得有个说法。先说“前出师表”。“前出师表”,就是现行教材上选用的《出师表》。因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中提及的,所以,从问世到现在,真伪问题基本上未起纷争。该表作于蜀汉建兴五年.即公元227年诸葛亮首次北伐前。  相似文献   

7.
前朝军师诸葛亮,其挥毫而成令人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其文采,千百年传颂。《出师表》全面深刻表述了他对刘氏父子、对蜀汉的情与义。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本人教学《出师表》十几载的点滴体会,笔者认为从这篇至文中更可折射出诸  相似文献   

8.
陈正秋 《教师》2011,(4):128-128
前朝军师诸葛亮,其挥毫而成令人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其文采,千百年传颂。《出师表》全面深刻表述了他对刘氏父子、对蜀汉的情与义。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本人教学《出师表》十几载的点滴体会,笔者认为从这篇"至文"中更可折射出诸  相似文献   

9.
谈《出师表》的潜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上伐魏之前,向后主刘禅进表陈情,这就是为陆游盛誉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前出师表》(以下为和教材标题一致,一律称《出师表》)。后世读者感于诸葛亮的真情切意之余,对其主旨,形成了这样的定论:表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  相似文献   

10.
︽出师表︾人物补释江苏省东台市新曹农场中学刘世友《出师表》一文提及蜀汉诸多人名,有侍中郭攸之、费,侍郎董允,将军向宠,尚书陈震,作者给他们以很高的评价。教材对这几人未作详注,特根据陈寿《三国志》人物传记而作此补释。费,字文伟,少孤,依族父为生,游...  相似文献   

11.
《出师表》与《陈情表》分别选在著名的《昭明文选》的三十七卷(李善注六十卷本)的第二篇和第六篇,是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与西晋初年蜀汉旧臣李密传世名作。前者旨在为国事尽忠,后者意在为祖母尽孝,两表均是天下至情至性之文。  相似文献   

12.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后人对《出师表》的至高推崇。《出师表》一文是诸葛亮在临行前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这篇文章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世人所传诵,不仅仅在于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至死不渝的忠诚,更在于作者劝谏的高超艺术。艺术与情感的结合使文章成为了千年经典。  相似文献   

13.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为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为不孝。”以守为攻、以抑为扬的《陈情表》将“孝”为核心的人性发挥到极致。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即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其一,祖母的确需要李密赡养,如文中所言,“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但这决非主要原因,因为他在蜀汉时曾离家做过官,当时其祖母亦处九十多的高龄。其二,…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第二册《出师表》一课的释题中,有这样一句话:“《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准备出师北伐曹操时写给蜀国后主刘禅(刘备的儿子,小名阿斗)的。”“好凶”一词,课本注释为“指曹丕”。《语文函授》七八年第一期《〈出师表〉备课笔记》也说:“他(指诸葛亮——笔者注)在文中把曹操称为‘奸凶’”。这些注释,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针对朝廷时弊对后主刘禅所提出的一系列建议。文章总结了蜀汉得以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君王的“亲贤臣,远小人”,表达了作者誓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字字句句透出了诸葛亮一片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拳拳报国之心。当时,三国鼎立的形势已经形成。中原曹魏的实力最强,而蜀汉最弱。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建立巩固的统治地区。有了这样一个立足点后,诸葛亮一边亲自带兵征战中原,“兴复汉室”;另一方面又针对内政弊端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他主张“开张圣听”、赏罚分明、谨慎…  相似文献   

16.
析《出师表》的表达艺术教材研究JIAOCAIYANJIU湖北\宁胜初韩恩莲“表”是封建社会臣属对君主陈述事理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亲率大军北驻汉中,临行伐魏之际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刘禅是昏庸无能之君。在此4年前,即公元224年,...  相似文献   

17.
公元 2 2 6年 ,魏文帝曹丕病死 ,子曹睿即位为明帝。消息传到成都 ,诸葛亮认为北伐时机到来了 ,决定北伐 ,《出师表》是其出师北伐前写给后主刘禅的 ,这年为公元 2 2 7年。因为数年后他又上一表 ,为区别起见 ,称为前、后《出师表》。自古以来读者莫不感叹诸葛亮在其中表达出来的誓死伐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尽忠精神。古人云 :读《出师表》而不泣者 ,非人也。然而 ,众人却不知这前后《出师表》实乃诸葛亮心病的流露 !(刘备白帝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说 ,刘禅要是“不才” ,你可以“自为成都之主”。这话与其说是对诸葛亮的信任 ,不如说是…  相似文献   

18.
《出师表》与《陈情表》分别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和西晋初年蜀汉旧臣李密的传世名作.前者旨在为国事尽忠,后者旨在为祖母尽孝,两表均是天下至性至情之文,虽然两位作者所处的乱世早已成为历史,但其作品所彰显出的“忠”“孝”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却超越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穿透时空,影响着后世.  相似文献   

19.
《出师表》与《陈情表》分别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和西晋初年蜀汉旧臣李密的传世名作.前者旨在为国事尽忠,后者旨在为祖母尽孝,两表均是天下至性至情之文,虽然两位作者所处的乱世早已成为历史,但其作品所彰显出的“忠”“孝”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却超越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穿透时空,影响着后世.  相似文献   

20.
乐毅《报燕惠王书》和诸葛亮《出师表》,都是在国家处于危难时刻,上书给后主的,因作者经历与写作背景的相似性,文体与上书对象的共同性,两篇文章表现出了惊人相似的情感,又因写作目的及作者和身份,处境的不同,二文在选材重点及语言风格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