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12起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出台多份关于研学旅行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发布,掀起研学旅行研究与实践的热潮,高校、中小学、旅行社等都纷纷参与到研学旅行中。当前,在研学旅行的推广与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ADDIE模式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五个阶段,是课程开发的常用模型,借助ADDIE模型开发研学旅行课程是推进研学旅行落地的突破口之一。  相似文献   

2.
如何将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设计富有课程属性的研学旅行课程,是当前研学旅行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从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理论出发,结合研学旅行课程的内涵与特征,以桂林山水研学课程设计为例,利用“5W2H”分析法提供一种研学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从研学课程的主客(体)基础、内容核心、实践与验证3个方面进行设计,为研学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学旅行作为一项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实现其课程化是当前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做好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是研学旅行课程化的关键。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研学旅行课程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机制保障和课程设计两个角度,分别就完善研学导师准入机制、保障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经费、统筹协调多元主体参与备课、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化、聚焦课程主题、补充式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体现“知识”与“见识”的融合、以研学任务为驱动的课程实施、生成性的多样化课程评价等多方面提出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课程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活动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问题,构建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为此,以课程要素分析为理论框架,根据我国中小学研学旅行政策文本,从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五个维度构建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体系,为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实施、评价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研学旅行成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新模式,其课程化建设成为保障研学旅行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借鉴情境感知理论,结合旅游和学习情境,以“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研学基地”为研学场所,设计研学旅行课程,阐明课程设计思路,以提升学生研学旅行效果。为进一步保障研学旅行课程的有效性,研究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标准作为综合实践取向,设计了研学旅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标准和内容,以完善研学旅行评价机制的建设。研学旅行课程化是研学旅行常态化的重要路径,在不同领域体现着多元的价值属性,综合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研学旅行融入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目标分类法,剖析研学旅行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构建了“哑铃型”研学旅行课程思政模型,以地理研学为案例,设计了融入课程思政的研学方案,最后提出研学旅行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研学课程是研学旅行的核心部分,是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依据.湖南省研学旅行资源丰富,但研学课程开发存在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设计停留在表面、课程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文章以湖湘特色为核心,以学生为本,根据资源价值分层次、分类别来开发研学课程,设计具有湖湘特色的研学实践项目,挖掘体验性和探究性强的湖湘特色活动,打造湖南特色研学课...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有效推进研学旅行课程化,文章依托南充市近郊青居曲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选取南充市区高三学生为研学对象,从研学课程设计、研学课程实施、研学课程评价及研学课程反思等方面,为开发南充市近郊研学旅行课程资源建言献策。认为应从大概念主题、多学科融合、体育兼美育协同培养等方面优化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研学旅行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实践课程,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初中生物学“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模块知识,结合初中学段学生特点,以昆明植物园研学旅行主题课程设计为例,践行“一路行程,一路学程”的研学理念,从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3个方面设计研学主题课程,旨在培养中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从研学旅行、劳动教育和地理教学“三位一体”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出发,以丰县农业研学课程为例,分别从地理时空视角、学生素养视角、研学旅行视角、劳动教育视角、学科思维视角,就课程设计的诸多方面提出了设计建构县域农业研学课程体系的方法,并以“农业覆盖技术”为例,说明主题课程的具体实操路径。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评价研学旅行对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效果,是当前研学旅行教育深入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本文以珠海淇澳岛地理研学为例,从知识的实践价值视角出发,探讨基于问题情境和真实任务的地理研学课程实施表现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淇澳岛地理研学课程实施评价的标准和方案进行了初步构建。分别从“个人探究”和“合作互动”两个过程维度以及地理观察、地理操作、地理探究、地理表达与交流四个能力维度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进行了水平等级划分与设计,旨在为进一步优化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和开展地理实践力素养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态研学课程设计以生态文明教育为指导思想,围绕生态旅游资源展开。以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研学为例,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范例设计,从技术路线图、任务设计、效果评价3个方面说明研学课程设计的流程,落实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本地区乡土资源,将乡土资源的开发与研学课程实践结合起来。文章以德江县洋山河景区研学旅行为例阐述贵州喀斯特地貌研学课程设计,将研学课程与乡土资源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模型是推动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文章以CIPP模式与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评价的适切性为切入点,将CIPP模式应用于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之中,从课程开发评价、课程方案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成效评价方面,构建了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高中“地貌”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为例,阐述了指标体系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5.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新时代研学旅行课程目标以培养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会生存能力,养成勤思乐研思维,提高综合素养水平。面向学生真实世界的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包括文化认知课程、生活体验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和主题探究课程。实施研学旅行课程要把握关键因素,构建适宜可行的策略,要亲历“研学旅行”、学于“研学旅行”、做于“研学旅行”、研于“研学旅行”和惬意“研学旅行”。  相似文献   

16.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卢卡斯模式”,以揭阳市空港经济区研学课程设计为例,从确定研学地点、主题目标、设置研学任务、研学评价四个方面阐述研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建构“关于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框架,深入探究人地系统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卢卡斯模式”在研学课程实践中对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效果,为地理教师进行研学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红色研学旅行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Y中学开展的红色研学旅行为案例,总结了Y中学红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分析了红色研学旅行提升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为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与红色研学旅行活动的融合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实施以来,研学旅行日益成为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选取福建省泉州湾河口湿地作为研学地点,依托其丰富的自然生态、人文遗迹,以人地协调观为主线,从研学课程目标与主题确定、研学路线与设计思路、课程实施、评价总结四方面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加强地理教学与研学旅行的结合,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全国首届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赛于2020年12月在云南腾冲举行.“地理大发现”研学旅行项目组在比赛中选取北海湿地小镇进行在地化山水家园研学课程设计,对研学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设计,对课程获得一等奖进行了综合反思.  相似文献   

20.
研学旅行在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成效方面具有传统课堂教学不具备的优势。对于“通道县侗乡”研学旅行课程,教师应基于目标设计、任务设计与评价设计三个课程开发维度,结合地理实践力的相关理论,在准备、考察与反思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运用地理知识完成研学旅行任务,提升地理实践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