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项目式学习融入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可以充分发挥研学旅行的实践育人功能,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以南宁东站研学为例,从确定项目、规划项目、执行项目、验收项目四个环节进行高中地理交通运输相关内容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以期为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学旅行课程作为一门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新型课程,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针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中发现的重游轻学的现象,提出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构建项目式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模式,并以青海湖国家公园为例,提供完整的课程设计范例,以期提升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效性,达到综合实践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综合素质是未来社会强有力的竞争力.研学旅行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应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研学旅行包含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两大部分.文章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和项目式学习理论,以和顺古镇为例,进行研学课程方案的设计和开发.认为研学活动的评价应从研学旅行中的研究性学习、旅行及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研学旅行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如何突破“游而不学”和“学而不研”的困境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京杭大运河为载体,充分利用大运河资源,挖掘兼具研究价值和学习价值的驱动项目,探索了研学旅行过程中“研”和“学”融合问题的解决路径;以南旺分水枢纽项目为代表,基于项目式学习理念,设计了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研学旅行方案,以推动研学旅行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学旅行具有“研”“学”“旅”三大基本属性,但在当前的研学实践中却存在“学”有进步、“研”仍不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构建三层PBL并行模式,以期将研学旅行之“研”落到实处,即:以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构成指向知识学习的第一层理论板块;以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构成指向探索研究的第二层实践板块;在游戏激励机制(Points、Badges、Leaderboards,PBL)基础上创新PBL“三板斧”评价理念,构成第三层评价板块。三层PBL并行,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保障研学旅行育人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校外综合性实践活动,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研学旅行课程化对于其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研学旅行在课程化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研学目标设置不太明确、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及实践性重视不够等诸多问题.研学旅行与项目学习融合有助于研学旅行课程化以及有效实施.研学旅行与项目学习有效融合的建议是:活动前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项目学习的驱动性问题,分解研学旅行课程目标;活动中制定项目学习合作探究计划,分小组展开活动,达成研学旅行的课程目标;活动后通过项目学习的评价,促进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7.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项目式学习引入研学旅行,围绕国情教育学习主题整体设计研学任务和目标,以思维导图和任务单为学习支架,关注过程表现和创意成果,引领学生展开“沉浸体验”式研学探究,在多元展评中厚积家国情怀,促进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将研学与旅行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真理,再将真理运用于实践。课程制订者与实施者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差异,分学段分地区实施研学旅行教育,将研学内容和主题与校内学科课程进行联系,科学合理规划游学方案,做好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和学习情况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研学旅行策略与方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平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下研学旅行中常见的"游多学少""研而不深""被动研学"等现象,提出了基于项目学习、构建体验式学习评价标准、先学后游和游后分享交流的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策略,以提升研学旅行的体验深度,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研学旅行是使学生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有效地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然而,当前研学旅行在活动设计、教师指导与活动评价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研学旅行学习的效果。增进研学旅行的学习效果,需抓住研学旅行"体验性"这一核心特征,将学生置于活动设计的中心;基于经验,帮助反思;激活体验,指导完善经验;对接生活,检验经验,完善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研学旅行已被列入中小学校的必修课程,将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要确保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需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两条腿走路,大批量培养研学旅行专业化人才。基于研学旅行组织实施情况,从服务商、学校、学生三个层面对我国研学旅行从业人员的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定量研究分析研学旅行从业人员专业化培养的的关键要素。结果显示,研学旅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各个岗位都呈现紧缺状态,社会热切期盼专业化培养各类研学旅行服务人才。  相似文献   

12.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辅助学生积累知识和提升技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以“青藏线”为载体,应用情景问题式教学方法,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研学目标、路线选择、研学任务、问题预设、以及师生活动、研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地理研学旅行中采用情景问题式教学的探索,可以为研学活动设计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在明确项目式研学内涵及设计原则基础上,对项目式研学旅行各阶段的任务与活动进行设计.研学前期,应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储备,配齐研学设备;研学过程中,注意精心选择若干研学项目或主题,设计科学合理的研学任务及其活动,学生在研学导师的指引下,采取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完成研学...  相似文献   

14.
研学旅行有着广阔的活动空间和门类繁多的活动项目,加之中小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学校及接待方安全措施不到位,使得研学旅行开展时常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建立研学旅行安全责任主体机制、经营者准入机制、市场监管机制和安全责任追究机制,以保障研学旅行安全。完善研学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强调研学安全过程管理,以降低研学旅行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5.
王姗姗 《贵州教育》2022,(17):46-48
贵州研学旅行活动的基地条件和社会支持并未达到应该有程度。在实践过程中,一些学校只是将研学旅行简单地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甚至完全等同于综合实践,并未将研学旅行基本理念与目标渗透到研学旅行活动中。贵州研学旅行行业内部还没有形成一套健全行业标准,研学旅行准入门槛、退出机制以及评价准则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研学旅行作为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观光活动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教育形式,对地理学科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研学旅行与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特点相契合,为地理教学提供了真实情境,深化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立足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本文提出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应遵循的原则及设计流程,并以长白山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活动方案设计为例,为研学旅行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研学旅行日渐火爆,很多人都喜欢把目光放在远离家乡的一些热门景点上。其实,乡土研学旅行以近、熟、亲等特点,在学生增长见识、培养探究精神、涵养家国情怀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一、研学需方案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研学旅行也不例外。研学旅行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外出研学,即要求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边走边学,在学习中体验人生、在体验中增长知识。为此,需要制订详细可行的研学方案,力求做到"有备而去,有获而归"。乡土研学旅行虽因路途  相似文献   

18.
研学旅行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依据青海湖独特的自然资源,从研学活动前的准备、研学目标、研学活动、研学旅行评价四个方面设计青海湖的研学活动,通过野外实地考察、问题情境式学习、模拟仿真体验等方式,以求达到自然与人文地理双方面的研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研学旅行是集旅行体验和户外研究性学习于一体,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安排学生以集体旅行、共同研讨、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研学旅行倡导学生要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活学活用。一方面,研学旅行有助于推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另一方面,地理核心素养也规范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地理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活动,是将研学旅行作为地理核心素养塑造的一块阵地,将核心素养的培育渗透在研学旅行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研学旅行热背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研学旅行缺少系统设计,研学旅行的学习特质没有得到体现,研学旅行的组织没有形成机制,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没有得到彰显。教师需要充分挖掘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在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提升学生生命境界,涵育学生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