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评价主体、评价性质、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以及评价信息反馈六个方面的不同。从理论层面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补充关系。从实践层面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的关系是一种软挂钩的关系。从应然性维度看,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应当适度硬挂钩。  相似文献   

2.
李蓉 《中学教学参考》2011,(26):118-119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目前已经顺利实施了四年,是我省新高考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数、外科目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既可以促进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可以对高中生在校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检测。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教育改革确定了高考招生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如何科学、客观的对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高中学校乃至学生的关注重点.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通过模型构建、数理计算、综合分析等进行例证,探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走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困境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省都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改革方案,并作为高考报名的必备材料和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但各省的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指标和评价结果的呈现等方面存在差异甚至争议,需要在实践中坚持完善统一的评价内容指标,坚持完善统一的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使综合素质评价的的六个方面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坐标,使评价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导向性、激励性,真正发挥综合素质评价推进中学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依据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伴随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启动,北京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启动了。如何实施有效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反复实践、  相似文献   

6.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使用综合素质评价既是落实改革精神的主要体现,也是推进改革进程的现实需要。本文在识读综合素质评价涵义的基础上,围绕综合素质评价为什么要用、为什么能用、怎么用、存在什么风险、需要哪些保障条件等问题,系统思考并回答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蕴与价值、国际经验与现实可行性、程序设计与实施、可能风险与保障条件等问题,试图对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使用的理论追问和实施路线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7.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肇始于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中逐步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所采用的标准是一个包括国家统考、高校综合测评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在内的相互嵌套的综合评价体系。国家统考体现国家意志,突显统一考试的权威性;高校综合测评体现学校自主权,突出人才选拔标准的针对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彰显素质教育理念,突出学生评价的育人性。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模式体现了国家、高校以及以高中为代表的基础教育的多元价值诉求,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需要着力解决评价理论缺位、评价功能错位、评价主体越位的问题。加强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明确综合评价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厘清教育评价主体职责是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模式改革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在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中不断深入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应运而生。在高中教学中,综合素质培养在高考面前"黯然神伤",导致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学变革一直强调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考试多元录取的重要参考标准,以更好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三个层面探究如何在实际高中教学中实施高中综合素质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公布实施,将给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带来重大变革、产生重要影响。我省高中教育迫切需要积极应对新高考方案的变化要求,特别在课程教学改革、综合素质评价、育人方式转型和办学条件保障等方面综合配套推进,努力实现教、学、考的一致,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价改革正在全国迅速展开,在这样的形势下,全面而深入地分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对于及时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完善并深化招考制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对国内和美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了阐述,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连市普通高中的师生对综合素质评价在教育中的功能认识较高,希望与高考挂钩,建立保证公平公正的措施,但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实施正在弱化。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有:对综合素质评价概念认识不清,现行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设计不合理,缺乏标准、管理制度以及社会支持和专业支撑,简化评价过程,评价结果未能在高校招生中有效使用。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建议: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和标准,出台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挂钩的有关政策,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专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2.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对传统考试制度的重要突破。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为评价理念、评价功能、评价指标、评价监督体系及评价执行中出现的矛盾。要改进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就需要探究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可操作性;营造公正诚信的教育环境,建立严格全面的评价管理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应常态化、规范化,并逐步实现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硬挂钩"。  相似文献   

13.
《课程.教材.教法》2016,(10):95-100
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是我国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大亮点,但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具体操作落实,无疑是一大难点。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和试点省份的实施推进来看,评价素质的内隐与外显、评价指标的分解与合成、评价标准的模糊与精确以及评价结果的软参考与硬挂钩,是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的"两难"。"两难"的困局不在于作出何种选择,而是何种选择都各有利弊,难以取舍。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北京市开始着力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并将评价类型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本文对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键环节、评价功能、实施建议、主要成效进行了全面解析与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15.
前沿动态     
福建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可作高考参考高中学生在校3年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是福建日前出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中的规定。从2007年秋季入学起,福建所有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根据规定,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一次,评价表包含综合素质评价、获奖情况和教师寄语三部分。其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维度。毕业时,将对每学期的评价汇总得出综合成绩。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北京高考方案提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实际上,根据评价功能和作用的不同,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后者在学生高三毕业时给出,具有鉴定功能,它应用于高校录取,是综合素质评价强大功能中很有限的一种;而前者则伴随学生的三年高中  相似文献   

17.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道德素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与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高中综合素质往往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如何让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到实处,如何真正地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呢?当我们把学生综合素质纳入高招的评价体系,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阳光化、科学化,那么高中学生的综合素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32):175-176
新高考改革要彻底改变"一考定终生","只见分数不见人"的现象,将高中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综合素质全方位人才,必须寻求更好、更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两依据一参考"是本次改革的亮点,也是重点与难点,其中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涉及高中和高校两个层面,高中对学生进行教育,高校则在招生时参照。本论文从我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现状出发,分析评价存在的可操作性不强、诚信问题、评价结果流于形势的问题,从加强理论学习、开展专业学习、建立监督体制、形成学生档案袋评价四个方面展开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中的偏离现象,表现为评价实施的机械化、评价内容的“漂浮”、评价中存在应试倾向等,导致综合素质评价的育人价值并未充分实现。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应依据学校条件、优势及学生整体情况,设计具有学校特色的评价方案,将评价结果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将学生发展中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可能性与动力。高中学校应贯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评价一体化原则,注重在学校课程与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以表现性评价收集学生的过程性资料,同时还应加强对高中教师的相关专业培训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当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建议将高中生综合素质作为一门"课程",分为德行品质、公益集体活动、健康与运动、艺术素养、创新实践与知识技能拓展等五个方面,并分别赋予一定的分值,以满分50分计入高考总成绩中。为了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建议成立专门的综合素质评价小组,以组织和监督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与评价工作。该方案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原则,同时注重综合素质发展的过程性、适度性与均衡性原则。虽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复杂,但为了学生的发展,应当通过实践逐步使之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