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对其办学精神与环境氛围的着力营建。南京市小行小学在儿童“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地铁等地域资源为载体,通过建设METRO学习空间,构建“1+1+X”课程群,开发METRO学习范式,形成多元评价体系,探索育人模式的深刻转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背景下,育人方式、育人视野、育人理念的变化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带来挑战。新课标倡导跨学科学习,凸显出整本书阅读与全科阅读的重要性,倡导从系统化与结构化的角度整合多学科阅读材料、布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阅读任务,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以新课标理念为引领,简要论述全科阅读的概念以及全科阅读视域下整本书阅读的基本原则。分析新课标背景下,广州市“智慧阅读平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意义。重点以实际活动案例为支撑,依托广州市“智慧阅读平台”从研读新课标、精选阅读书目、布置阅读任务、展评阅读成果四大方面,阐述新课标背景下,提升整本书阅读方式的有效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要构建以学为中心的课型样态,落实育人为本的课程理念,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是三个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学习能力,其中思考力决定着阅读力、表达力。语文课堂要以思维为导向,进行阅读与表达的语言实践,听到“心声·语声·读书声”,看到学生主体、学科本体、学习样体。“心·语”课型,以学为中心,以思为核心,建构了“做语文”“用语文”“创语文”三种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科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选择以"全科教育"之路,拓宽教育教学改革之道,拥有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依据。该路径不只是教学模式或方法、课程类型或资源,而是成长方式、生活方式。"全科教育"的"全"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数量判断,"科"是经过整合的、全科化课程,本质是让学科适应学生,从而实现学科育人。在机制层面,"全科教育"实践需要注重顶层建设,健全"特区式"全科课程保障机制,形成模块化全科课程开发路径,创新全链式全科育人评价变革。"全科教育"呈现着生动局面:刷新童年生态,刷新教师生态,生成联动生态。  相似文献   

5.
<正>长期以来,儿童阅读一直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抓手,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重要手段。“双减”以来,盐城市松江路小学大力推进儿童阅读,把儿童阅读全面融入课后服务,建构起“学科+阅读”“阅读+服务”“课内+课后”融通式双赋能体系,从“全科、全员、全程”三个维度系统推进儿童阅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建设儿童阅读课程体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海港小学站在整体育人、“五育”并举的高度,融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路径。以“学科宣言”凸显课程育人目标,以“学科地图”提供课程指引,以“学科整合”加强育人合力,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以“全学科阅读”打破学科壁垒,以“赋能型评价”描述学业表现,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有为·领航”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学科实践作为学习方式变革的突破口,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促进学习真实发生。以“电路故障”教学为例,依托学习进阶理论,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探索经验积累、原理探索、学以致用“三步进阶”的方式,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助力学科育人。  相似文献   

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泸州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为目标,不断创新育人模式,积极探索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泸州模式”,塑造区域教育品牌,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泸州市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将德育内容融入学生的实践活动,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中,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渗透式教育,在多种实践体验中升华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多元化成长。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近年来,泸州市以“阅读改变教育”为主题,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书香校园”工程建设,探索实践各种个性化的阅读模式,让阅读伴随师生们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9.
全科教师培养可以通过开设多门学科课程实现学科学习数量的增加,但是如何提升众多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是其培养的难题所在。“研究本位”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以教师素养为目标,关注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以“全面育人”作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逻辑起点,围绕儿童培养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研究能力培养加强课程体系整合,拓展知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借助多样方式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习得与应用,提升师范生解决问题的真实能力。“研究本位”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体现出芬兰小学全科教师职前培养的高质量追求。  相似文献   

10.
刘朝群 《四川教育》2022,(12):41-4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核心素养的提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成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以“人文主题为核心”“‘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为驱动”两条线索来组织高中散文阅读教学,将学生引入深度阅读与写作,使学生学有所获,实现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达到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和育人相辅相成。教师必须纠正知识本位的错误倾向,把握学科本质,挖掘学科的思想价值和情感意义,调动学生具身学习的积极性,在全方位、沉浸式的学习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在历史学科中,活动课能真实、适切、形象地体现“做中学”,为夯实、提升历史学科教育提供了有效路径。本文以活动课“海之蓝,梦之蓝——中国海权之逐梦深蓝”为例,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2.
“双减”承担着学生学业压力纾解和全方位育人质量提升的双重历史重任,其重要的一项目标即在于强化课后服务且彰显其育人价值,这对于工作在条件相对局限、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地区的小学全科教师而言,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此背景下,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双减”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价值追求,把握课后服务的育人本真及自身的使命跃迁,遵循农村小学教育全方位育人规律,充分发挥全科性支撑作用,增强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后服务能力。针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师面临的课后服务体系不健全、课后服务低效重复、教师课后服务成就感降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升、课后服务心理倦怠等挑战,应从多个维度着手探寻破局之策:以提升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水平作为固本策略,以充分调动多方“减负”主体形成“家—校—社”育人合力作为联动策略,以优化在线教师交流和因地制宜开发运用线上资源作为信息化对策,以合理适度地探索学生参与服务工作作为辅助性策略,以建构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助力农村小学生全面、充分、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3.
对现实生活中真实且复杂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就是项目化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以项目式学习为实施方式,结合学校的本土资源,探索新型的生态课程。从“四步流程”式的学习范式入手,进行“四维框架”式的体系建构,探索“四线联动”式的实施策略,对项目式生态课程进行校本化重塑,突破学科育人模式,实现全面育人。  相似文献   

14.
罗鸣亮 《教育评论》2022,(8):150-152
说理课堂,从扣整体之“眼”、树理性之“魂”、悟学习之“法”等角度回到教育的原点,力求站在整体的学科视角,设计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理性思考,还学生质疑、探究、分享的机会,使学生成为真实问题的发现者与解决者,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科育人方式,勾连起“知识”与“人”的意义关系,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指向学科育人目标的达成,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和实践,强调为学生的素养发展和健康成长而教。为了让学生的“学”“看得见”,教师应当聚焦并深度解读英语学习活动观,尝试从创设主题语境、明确活动目的、搭建活动支架等角度深入探究,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深度学习,倡导以单元为整体,引导学生开展基于单元整合、关联和发展的学习。教师以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单元为例,着眼“学什么”“怎么学”两个研究板块,从“通读教材,重组课时,为深度学习做准备”和“整合活动,躬行深思,落实深度学习”两个实践维度出发,提出推进“单元统整教学”的具体策略,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7.
袁森 《教育》2014,(28):48-49
在“大阅读”的课程理念指导下,重庆十一中统合各种资源,突破线性的学科体系,依托学科、论坛和学生社团开展了大量的以阅读为主体的各种活动,大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如阅读征文大赛,读书演讲比赛,课本剧演出,辩论等等,唤醒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初步构建了以“阅读”为载体的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特色选修课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有着百年办学史,以“培养‘有人文精神、有科学素养、有创新能力’的家国栋梁”为育人目标。对全国高中新一轮课改内在逻辑的解读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新课程体  相似文献   

18.
寓言是一种饱含生活哲学的文学体裁,寄托着为人、处事、待物之道。教师基于学科育人视角,从源于文本价值的主题提炼、指向学习目标的任务设计、沉淀认知概念的活动实施和追求多元增值的学习评价四个维度,建构以“牵手寓言,思辨生活”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引领学生在寓言中探寻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19.
“小结与思考”是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固定学习栏目,旨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科素养.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对“小结与思考”认识存在偏差,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现以苏科版七上第3章“代数式”中“小结与思考”为例,体现育人指向的教学设计为抓手进行教学改进,并思考改进策略:挖掘教材涵养资源,浸润学科文化育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建构进阶思维育人;实施教学多元评价,实践问题解决育人.  相似文献   

20.
跨学科学习打破学科各自为政的藩篱,融通多个学科进行统整教学,具有整体育人的优势。语文跨学科学习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补充拓展,是语文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样态。小学教学实践中,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是一个新的挑战,找准着眼点和着力点是关键。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要坚守语文学科本位,以学科为原点,以主题为起点,以任务为跨点,以评价为支点,以联动为燃点,“跨”好走稳,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