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初宋濂等人纂修的《元史》,是公认的研究元代历史最基本的史料之一,但由于成书仓促,且出于众人之手,纰漏甚多,又为历来史家所非难。1976年,凝结着两代学者研究心血与成果的中华书局点校本《元史》问世,成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元史》本子。然而,中华书局本《元史》只校订史文的讹倒衍脱,不涉及史实的考订。为了使人们更好地利用《元史》,也应对《元史》中史实的讹误予以厘正。本文即是对中华书局本《元史》土土哈,不忽木两位列传人物事迹记载疏误的订正。文中每订误一  相似文献   

2.
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和王 为总裁的《元史》前后经过了两次纂修才最终完成。第一次纂修的时间为洪武二年(1369)二月丙寅至八月癸酉,第二次为洪武三年(1370)二月乙丑至七月丁亥。第一次纂修结束时,监修李善长、总裁宋濂先后各上了一篇《进元史表》,李善长的《进元史表》由于《元史》的刊行得以附之以传,宋濂的《进元史表》则因载入其文集中而流传至今。如果将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上海书店据清乾隆武英殿本《二十五史》影印的《元史》卷首李善长的《进元史表》和宋濂的《进元史表》作一对比,我们会发现两者所列的“本纪”和“…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南京图书馆发现一部稀见元人别集——韩璧《云樵诗稿》。之所以说它稀见,一是因为该书很少见于历代书目著录和典籍徵引:清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今人雒竹筠《元史艺文志辑本》、周清澍《元人文集版本目录》等  相似文献   

4.
《元史》书中史实讹误颇多。兹就翻检所及,对中华书局本《元史》忙兀台、也速儿、乞台和伯颜(蔑儿吉氏)诸人列传的错误订正如下。文中每订误一处,均标明题目,其下注出原文页码行数和卷次,以便读者查对。 一、失载忙兀台父 页3186行11卷一三一《忙兀台传》: 忙兀台  相似文献   

5.
明修《元史》未立《艺文志》,清代学者对其进行了补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金门诏、黄虞稷与卢文弓召、钱大昕三家。三家补志著作对填补《元史》无《艺文志》之空白,反映元代图书之繁盛,在分类方法之创新及著录内容中对《元史》和其他志书之补正上,都有所成就,从而为后人研究元代学术文化指示了门径。  相似文献   

6.
《宣和博古图》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古器物学图录文献之一,现存最早版本是元至大中重修本,现存版本以明嘉靖本为最佳。《宣和博古图》著录体例完善、图像清晰完整,在古器物学图录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修《永乐大典》乃朱棣控制文人、改造文人的“修人工程”;《文献大成》不符合“毋厌浩繁”旨意的原因是客观上主编的投入不足,主观原因是解缙的文献思想没有“毋厌浩繁”;要分清哪些人参与《永乐大典》的编写班子,要将《永乐大典》的编写分为三个阶段:《文献大成》编写阶段,重修筹备阶段,加速编写阶段;注意永乐四年加大力量重修《文献大成》;重修《文献大成》值得大写的人物是陈济;解缙对重修《文献大成》的作用有限;《劝善书》颁行于永乐五年十一月癸丑,被录入重修的《文献大成》,此事可见《文献大成》修纂分工严密;《永乐大典》之名在重修《文献大成》成书之前约十个月已有之;《永乐大典》修书时间为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年十一月,而不是“始于元年之秋,而成于五年之冬”;《永乐大典》成书时间存在“非五年说”“六年说”“八年说”等异说;存在永乐年间重录一部《永乐大典》之说。  相似文献   

8.
修《永乐大典》乃朱棣控制文人、改造文人的“修人工程”;《文献大成》不符合“毋厌浩繁”旨意的原因是客观上主编的投入不足,主观原因是解缙的文献思想没有“毋厌浩繁”;要分清哪些人参与《永乐大典》的编写班子,要将《永乐大典》的编写分为三个阶段:《文献大成》编写阶段,重修筹备阶段,加速编写阶段;注意永乐四年加大力量重修《文献大成》;重修《文献大成》值得大写的人物是陈济;解缙对重修《文献大成》的作用有限;《劝善书》颁行于永乐五年十一月癸丑,被录入重修的《文献大成》,此事可见《文献大成》修纂分工严密;《永乐大典》之名在在重修《文献大成》成书之前约十个月已有之;《永乐大典》修书时间为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年十一月,而不是“始于元年之秋,而成于五年之冬”;《永乐大典》成书时间存在“非五年说”、“六年说”、“八年说”等异说;存在永乐年间重录一部《永乐大典》之说。  相似文献   

9.
邵永忠 《图书馆杂志》2003,22(10):71-73
明修《元史》未立《艺文志》,清儒对其进行了补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金门诏、黄虞稷与卢文衷、钱大昕三家。三家补志著作对填补《元史》无《艺文志》之空白,反映元代图书之繁盛,在分类方法之创新,及著录内容中对《元史》和其他志书之补正上,都有所成就,在目录学史上有较大影响,也为研究元代学术文化指示了门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宣和博古图录》,根据行款、刀法以及刻工等应著录为元大德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刻本,当为翻刻南宋递翻北宋本,至至大年间修版再刻即《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图录》,从而为解释前人聚讼不清的至大重修之意提供了难得的版本实物依据,同时简要略述了其版本系统及收藏情况。  相似文献   

11.
李健  王运彬 《兰台世界》2017,(16):26-29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统计与计量语言学的方法对《元史》中所提到的"案牍""文书""文案""文卷""簿书"五个文档名词进行检索,然后对其含义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一些可供借鉴的信息,可以对学界深入研究档案工作、档案事业以及档案现象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阐述《清史稿艺文志拾遗》一书的出版在古典目录学、版本学、图书馆古籍工作实践、重修《清史》等诸多学术领域中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金重修东岳庙碑》是一方记载金世宗大定年间重修东岳庙历史的重要的碑刻资料,本文主要对此碑重修背景、内容和价值等方面进行考证,以期引起学界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元代科举《诗经》试卷档案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刘贞编辑的《新刊类编历举三场文选诗义》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诗经》科试的试卷汇编,是元代《诗经》考试的实录。它详细展示了元代《诗经》科试情况,能对元代科举制度具体实施的细节及元代科举档案进行补正和充实、对元史人物传记资料及其作品也能进行重要的补缺,为元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档案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证了徐州博物馆藏的幽冥钟与《重修幽冥钟碑记》。作者认为,幽冥钟所刻铭文蕴含了清代社会思想、文化、宗教等方面的诸多信息;而《重修幽冥钟碑记》则阐述了幽冥钟所处地理位置的变化及其与当时徐州法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了佛教文化中地藏信仰的涵义。此两件文物为了解和研究清代徐州社会状况提供了较为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刘丰  范泽龙 《兰台世界》2022,(7):156-157
因为仓促成书,《元史》记载失真较多,被世人戏谑为“文之鄙陋,亦无如《元史》者”。其中,《太祖纪》误将太祖九年(1214),木华黎征“辽西”错记为“辽东”;《崔彧传》误将崔彧的籍贯“朔州”记为“弘州”;《刘伯林传》误将刘伯林投降的时间记为壬申岁(1212),实为辛未年(1211)。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馆藏康熙刻本《唐陆宣公集》的对比和序文研究推论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所收录的雍正版《唐陆宣公集》,实际上是康熙版的重修本。又通过序文和历史事实的对比研究得出,《唐陆宣公集》虽然是年羹尧的家刻本,校订者和刻工都是南方人,但却均刻竣于陕西。  相似文献   

18.
所谓“黑口”,是指古书书口的一种款式。(《辞海》释为“线装书的书口款式”,似不妥。线装晚出,古刻本在采用包背装甚至蝴蝶装时亦有黑口。钱基博《版本通义》说:“垂至明初,犹见蝶装,则有明初黑口本《元史》残册”。)古书在书口(或称“版心”、“中缝”)上鱼尾之上,  相似文献   

19.
1《华夷译语》的成因 公元1368元,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即位.朱元璋十分重视对元朝历史的总结,洪武元年,即命大学士宋濂开局纂修《元史》,宋濂组织一班人,在朝天宫附近的天界寺里,夜以继日地编写,结果不到一年的功夫,《元史》编成并刊板印行.同时,为深入研究元朝的历史,充分利用元朝的文献资料,朱元璋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命通晓蒙汉两种文字的翰林院侍讲火源洁与编修马沙赤黑,在光华门附近的会同馆里编纂一部"用汉字译写胡语"的词典,这就是中国工具书史上第一部正规的蒙汉词典--《华夷译语》.  相似文献   

20.
张硅,元朝名臣.本文比较、分析了《中书平章政事蔡国张公墓志铭》的两个版本.以墓志铭的制作过程,结合元中后期政治背景,梳理出该墓志铭文本的流传情况,勾勒出张氏家族在元中后期的命运,并认为《元史·张硅传》的史源是墓志铭与元朝奏议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