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有助于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获得感,激活乡村文化振兴活力。论文以宁夏为例,探讨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对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对大部分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且可获得性与可适应性均对可接受性的正向影响较大。因此,推动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建设,增强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可以从提高资源包容性、发展综合性角度定位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优势特色,从引导服务公平性、投入均衡性角度完善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政策机制,从完善内容匹配性、结构互动性角度提升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TOE模型,构建包含技术条件、组织条件、环境条件3个维度的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理论分析框架,明晰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并从技术赋能、组织规制、环境优化三方面提出我国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3.
冯献  李瑾 《图书馆》2020,(11):20-26+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对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国内外"可及性"的概念内涵与评价维度,构建了包含可得性、可达性、可负担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等五个维度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北京650位村民样本评价结果显示,北京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水平得分为62.01分,接近"一般"水平。文章最后从突出村民主体地位、创新服务模式、制定公共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增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及性,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更为便捷、更高质量的服务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解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现状,依据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框架,设计包含可知晓性、可接近性、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五大要素的调查提纲,采用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公众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各要素的认知和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可及性,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数字文化需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可知晓性、可接近性、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方面均需要改进。表2。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5.
冯献  李瑾  崔凯  孙想 《图书馆建设》2022,(4):139-146
乡村居民的普遍采纳是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创新扩散与价值实现的必要前提,基于信息生态视角,通过识别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乡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采纳行为,从信息技术因素、信息人因素、信息因素及信息环境4类因素构建乡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采纳意愿模型,并以650个北京市乡村居民样本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乡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行为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最终发现,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信息等信息生态4类因子均有助于增强乡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使用态度,进而显著促进其采纳意愿。建议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者要以农民为主体,通过改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适用性、提升乡村居民数字化基础能力以及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氛围,推动乡村居民参与公共数字文化。  相似文献   

6.
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研究对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梳理和归纳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研究现状可为后续研究作好铺垫。文章对知网上356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研究的研究热点、研究特点与研究趋势,并在文化数字化战略指导下,结合可及性的内涵进一步分析今后研究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的概念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既能拓展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又有益于政府部门和公共文化机构提供优质服务。采用概念分析法,通过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的概念模型,将其内涵界定为服务全过程中需求者便捷及时获得所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程度,本质上体现着需求者对服务供给常量与需求变量间适配程度的评价。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析验证了可知晓性、可接近性、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和可适应性5维度及其20个三级指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指标体系可用于评价测度、政策制定等治理场景,也能应用在发展概念框架和操作性变量等基础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用户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使用者,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优化服务供给,有助于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展。本研究以江苏省12个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点作为调研对象收集语料数据,利用扎根理论对28份语料数据进行梳理与凝练,构建出基于用户需求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优化框架。结果表明,乡村用户从个人使用需求出发,延伸出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系统、内容、专业人员三大需求,个人使用需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存在互促作用。基于调研结果,本文从个人使用需求、系统需求、内容需求、专业人员需求四个方面提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优化建议,以期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展与优化提供一定参考。图1。表3。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9.
在欠发达地区乡村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转型是有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基于欠发达地区乡村的田野调查,分析欠发达地区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提出强化基层干部数字服务意识、提升乡村居民数字素养、发挥乡村居民主体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数字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是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结合数字化体验场景进行的公共文化创新服务。面向数字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结合场景理论创新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理念,从数据、生态、情境、社交和价值5个维度分析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策略,从数字服务、体验习惯、场景感知、活动参与、社会服务5个方面提出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创新设计建议,旨在创新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理论,发展公共文化数字化体验场景,创新公共文化数字化体验社区,提升用户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价值,服务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发展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在技术联结之下,农村文化礼堂的数字化传播现实路径具有纵深和横向双重特征,并面临着基建、人才、内容和数字鸿沟等发展困境。农村文化礼堂数字化发展策略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是乡村数字基础设施以及数字治理体系建设,这是发展基础;其次是体验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搭建互联网虚拟礼堂和元宇宙沉浸式数字礼堂空间,这是外在表征;再次是服务数字化,完善数字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规范乡村“互联网+”经济,推动智慧乡村政务体系以及打造数字文化地标,这是功能效用;最后是通过农村文化礼堂数字化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多元振兴,这是内在核心。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在技术、资源、服务和人才队伍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成功实践,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出国家公共文化云、启动数字文化馆建设项目、普遍建立专兼职人才队伍,为推动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契机,对标对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在内容建设、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数据体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高效、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标准规范,联合共建全民艺术普及数字资源库,提升文化数据服务平台能力,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品牌。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3.
《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的出台,为数字时代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向需求导向型的沉浸式数字化服务转型趋向。但档案馆在数字文化服务方面尚存在对数字档案文化资源挖掘能力不足、缺乏创意型数字文化服务、跨界协作程度有限等问题。面向未来,档案馆需坚持市场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把握用户需求提供高质量服务,依托前沿信息技术提升服务深度,倡导协同创新促进融合升级,进而全方位推进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究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的演变态势,明确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发展的突破方向与重点任务,提升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重点剖析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文献文本,把握其不同要素的演变脉络,进而探究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的演变规律与发展趋势。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的演变规律主要为行为视角的“普遍”中亦含“特殊”、过程视角的“变化”中亦有“不变”、结果视角的“积极”中亦存“消极”三种,同时蕴含着农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多元化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获得感日益提高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改变了公共文化服务基础环境,数字化通过增加新生产要素、促成技术与文化的高适配,扩张传播边界、促进规模经济和长尾经济,数字技术深度介入、缓解“成本病”问题,促进用户内容生产、重塑商业价值等路径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赋能。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是在数字技术支撑下,实现新的价值创造,利用数字优势为公众提供具有良好获得感和体验感的新型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需要用系统化的战略眼光进行统筹规划,建构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生态系统,使各类要素、各级各类主体之间形成协同共建、共创、共生、共享的开放型价值网络。  相似文献   

16.
该文旨在调查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用户使用情况,分析用户流失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优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供依据。通过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乡村服务点进行田野调查,以S-O-R(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作为分析手段,采用实地走访和半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语料,使用质化研究软件Nvivo11对其梳理与分析,揭示了用户流失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刺激、有机体、反应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用户流失行为模型,并结合模型中替代品、信息素养、信息、服务系统环境综合因素对用户流失行为产生影响的四条传导路径提出针对性建议,以避免产生用户流失行为,提高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7.
中西部省级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文化精准扶贫实践是弥合群体和地区间信息鸿沟、提升文化水平以防止返贫、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实现贫弱群体文化资源与服务精准供给的需要.通过网络调查掌握整体实践情况,结合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从国家项目支持、地区网络布局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供给、特色服务实施、数字资源利用与服务培训五个方...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及"互联网+"行动计划。为了解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的情况,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调研的方式,收集国内现已建成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相关信息,对各数字平台的基本功能和特色进行内容分析,以窥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的发展概貌,探讨当前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对于为公众提供均等化服务的促进作用,并对现有的平台建设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唐义 《图书与情报》2014,(1):111-116
信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纷纷构建数字化馆藏,通过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数字文化服务。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的网络虚拟文化信息服务系统就是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该系统生态主体是公共数字文化信息人,包括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产者、组织与传递者、消费者、监管者;该系统生态因子包括公共数字文化信息本体、信息技术、信息制度以及信息时空。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公共数字文化信息生态系统这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形成,一种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应运而生,并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与数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为目的,以政府公共财政为支撑,以数字化资源为依托,以网络化传播为载体,向全体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