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者性立场的主体性以主体共存问题的解决为旨归,有效化解了理性的意识主体论带给主体性的存在危机,开启了以行动探寻主体性的新路径。受意识主体论和后现代语境的双重影响,教师行动的异化使得其主体性显现出明显的客体化、技术化与原子化特征,给教师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行动是公共空间内主体间以言说为媒介的彰显活动,主体性在行动者主动向在场的他者展示其独特性存在的行动中得以“入场”。教育主体的多元共在决定了行动同样是教师主体性“入场”的根本途径,教师与他者相遇的境遇性及其对学生所负有的不可推卸的教育伦理责任赋予了其主体性以他者性、伦理性和“脆弱性”。故而,当下的教师主体性研究要着力激发教师行动,在教育伦理责任实现中发展主体性;持续拓展教育空间,确保学生主体的入场机会;超越原子式的主体观,以他者性立场来建构行动的教师主体性理论。  相似文献   

2.
在穆旦的诗歌中,“我”的言说、理性的思辨色彩以及独特的受难意识等使他的诗歌充满复杂性和智性,他用各种强烈的个人经验(个人性)来表达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公共性),并且能够保持其经验的独特性,使他的诗歌走出自我宣泄的个人性而走向具有普遍真理的公共性,上升到对生命的追问,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的高度,创建了属于穆旦的独特的诗歌体系。  相似文献   

3.
公民文化是一种个体实现整全自我和孕育生命气象的文化观。高等学校“成人”使命的践履有赖于公民文化的浸润,进而引领个体走向人性的卓越。以他者意识为前提、以公共理性精神为中心、以程序正义为条件以及以言说和行动为路径孕育了公民文化的基本要义。而践行言行联合方式、开设公民教育课程、研读经典佳作以及营造良好的公共生活氛围履行着高等学校的“成人”使命。  相似文献   

4.
现代条件下的学术研究是“理性之公共运用”的典型方式,其真理具有易谬性,在性质上是(学术)公共领域基于主体间性的公共商谈所达致的共识。学术研究的自主性与公共性具有内在的关联,它包括外在和内在两个向度:既自主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其他场域,亦自主于个人的价值偏好;其分别对应着言说立场的公共性与言说内容的公共性。为确保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5.
大学公共性是不同主体之间共同交互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大学公共性的建构离不开各主体围绕"知识"而展开的主体间的公共策略和行动。通过大学、政府、市场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形成公共交往的组织空间、制度空间、文化空间、政策支持,以及积极的公众行动,大学的公共性才会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学校是公民社会的训练场,学校教育是“新人”了解自身与世界进而走向公共领域的重要准备阶段。学校教育的本质是公共的,它需要纯粹的环境对进入社会的新人进行培养,这种培养良好的人理应是公民社会的合格公民。现今学校教育存在诸如公共道德、权威、公共交往、公共梦想等方面的公共性意义失落问题,恢复学校的公共性意义,突破口就是学校的公共交往。  相似文献   

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以“己”出发的自我主体论观点。由于功利主义的泛滥,个人主义越来越盛行,他者关怀在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欠缺,走进他者已成为时代的呼声。必须在道德教育中重塑他者意识。重塑我国道德教育中的“他者意识”,必须培养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并通过与他人对话、沟通来实现与他人的平等交往。  相似文献   

8.
师生交往关系的公共性建构意指将公共价值原则贯穿于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生活当中,从而保障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的民主性与平等性。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民主、平等、协商、理性等公共价值原则并没有主导学校空间中的师生交往生活,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空间中所享有的公民身份、课程权力以及话语权利依然处于不对等的地位,从而会造成师生之间的心灵阻隔,导致师生交往愈来愈成为扭曲的交往。扭曲的师生交往会损害学校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阻碍教师与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重建师生交往的公共价值取向,必须以协商性、民主性、批判性和无强制性等公共理性原则为基础,保障师生的平等权利,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公民身份认同,最终推动师生交往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斯尔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播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为了大学的独特性和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其办学宗旨和理想追求,大学应该从“学”与“行”两个方面对师生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特性要求的四个主要因素,即:传播主体、交往行为、公共性和公共舆论出发,研究作为新兴的个人意见表达和平等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和传播方式的博客对公共领域模式的四个方面的建构:博客演绎着公共领域中的传播主体自我;促成了公共领域中的交往行为发生;搭建了公共领域中的公共性的空间;营造着公共领域中的公共舆论氛围。文章通过论述以期对当前语境下的公共领域理论发展扩宽路径。  相似文献   

11.
网络公共空间继承了传统公共领域的理性与批判精神,以零壁垒、无边界、广覆盖、去中心、大众化的特质创新了人际的交往行为和交往秩序,引领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网络技术的变革实现了公共领域的权力转移,一种扁平化的虚拟组织结构为公民参与和行动博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和交往平台。在以公共议题为导向的网络公共领域,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走向可能的常规化和实用化。从本体论、客体论、话语论、功能论角度来看,主体博弈的充分性、身份介入的对等性、交流沟通的论辩性、社会问题的公共性建构了网络公共领域的博弈框架和实践逻辑。同时,网络技术的更新及其引发的社会变革极大地拓展了公共领域的边界和疆域。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人类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劳动、工作、沉思都相关,但教育与行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或者说教育更具有行动性,教育就是一种行动。行动特有的属性,包括对摆脱生存必然性的自由、以人的复数性和多样性为条件、具有言说性和公共性等,教育一样不少,全都具备。从行动的视野理解教育,有助于我们把握教育的本相,因为只有作为行动的教育,才能承担给人第二生命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人类的主要活动领域,包括劳动、工作、沉思都相关,但教育与行动的关系最为密切,或者说教育更具有行动性,教育就是一种行动。行动特有的属性,包括对摆脱生存必然性的自由、以人的复数性和多样性为条件、具有言说性和公共性等,教育一样不少,全都具备。从行动的视野理解教育,有助于我们把握教育的本相,因为只有作为行动的教育,才能承担给人第二生命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人际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是在人的交往中展开和实现的。所谓交往是指人的一种行为,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往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建立一定人际关系的直接活动。“交往是人类生活的一个中心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交往,自己影响了他人,反过来,又接受他人应答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学习相互了解和喜爱,学习共同的观点和思想,学习并丰富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因此,交往是教育的基本而必要的活动。”教学中的师生人际关系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交往活动形成的。由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交往活动中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因此,他们对教学师生人际关系形成的作用也不相同。学生,是教学中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是影响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教学,是一种正式的、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师,是教学中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心目中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教学行为往往能影响或改变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决定教学师生人际关系的性质。因此,教师是形成师生人际关系的主导因素,是影响师生人际关系优劣的关键。卡尔·罗杰斯认为教师在教学师生人际关系中“所作所为是举足轻重的。”他说:“课堂气氛主要地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奏效的气氛将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些什么以及他怎样做  相似文献   

15.
教育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师生关系是一种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的关系,是一种生命共在、相携成长的关系。它强调师生生命的关怀与保护,尊重与欣赏师生生命个体的自由表达,注重师生生命的相互交流与相互融通,追求师生生命的相互创造与共同成长。在师生角色方面,要由教师单一主体性走向师生主体间性;在教学方面,要由教学预设走向教学生成;在师生情感方面,要由淡漠走向互相关心;在师生交往方面,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  相似文献   

16.
文学公共领域特指"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资产阶级是这个领域的活动主体。哈贝马斯运用文学这种话语体系在公共领域的发生、发展来阐述他的交往理性概念,他指出文学活动具备独特的审美中介作用,能够使得主体获得良好的交往空间进而实现主体性,但是由于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又导致这种对话丧失了存在的现实土壤而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  相似文献   

17.
体验与体验教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闫守轩 《教育科学》2004,20(6):32-34
体验是人的生命的体验,体验具有生命性、个体性、情感性、意义性与不可言说性。从思维图式的视角看,体验是一种非规定性的思。以“体验”之思审视教学,体验教学就是师生的一种生命活动或历程,是师生以整全的生命投入教学之中,在与自我、他生命和世界的相遇互动中感受生命、发展生命。  相似文献   

18.
在商业化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今天的学校教育破坏了个体性与公共性的张力,造成学生个体存在的紧张。教育的失真与学生个体存在的紧张迫切需要重塑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培育公共人,以矫正个体公共性的歧变,为个体的存在与发展寻找意义的托付。为此,学校教育必须加快公共性课程的建设,为公共人培育创设体制支撑;实施本真教育,促成教育性交往,以提升师生的公共意识与行为能力;创新学校德育,以克服个体性与公共性的疏离。  相似文献   

19.
王飞 《高教论坛》2022,(8):73-76
来华留学生师生跨文化交往经历了主体性向主体间性模式的过渡,面临他者性交往模式的转型。主体性、主体间性交往模式局限于主客二元交往视角,限制了交往效果。他者性哲学视角下师生跨文化交往模式具有多维式、责任制、伦理性等特点,更契合教育交往的要求。他者性师生跨文化交往要立足我国教育实际,坚持交往中的教育引领、师生间的共同负责、文化间的尊重团结。  相似文献   

20.
以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指导,思考人的“公共性”品质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分享、合作、共赢、包容”,其内涵包括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和生态建设等思想领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人的培养赋予了新理念: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个体性,弘扬主体性,但更要培养人的公共性,塑造人的合作品质和共享、包容意识。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对人的公共意识和公共品质的培养,超越以往教育中个体性和主体性的过度弘扬而产生的对公共意识的遮蔽,让学生树立“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和“休戚与共”的忧患意识,确立“仁爱相遇”的他者思维,建构“生命互涉”的共存品质和“命运与共”的全球视野,培养具有公共精神、合作共赢和共享品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