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守明  刘胜梅 《文教资料》2008,(32):114-115
师德在教师诸多职业素质中起着统帅作用.而师德的提升依赖于教师师德修养的高低.师德修养的主要途径有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师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端正修养的态度、学习道德榜样、慎独、反省或内省、积善成德.  相似文献   

2.
师德修养教育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保证。本文从师德修养的环节、内容、方法以及对师德修养的检验等方面对师德修养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师德修养教育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绪论是一门学科的开头部分,高师<师德修养>这门课的绪论教学一般要阐明如下三个基本问题:何谓师德和师德修养?为什么要加强师德修养?如何来加强师德修养?相比较而言,在绪论教学中第二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事先让高师生明白师德以及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性,才可以增强他们修养的自觉性,从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实现学科目的.  相似文献   

4.
师德是衡量一名教师的重要尺度。在民办高职院校中,诸多原因的存在带来了师德修养建设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本文主要论述了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加强师德修养的特殊意义以及如何加强师德修养。  相似文献   

5.
高中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拓宽自己生活场域和学习场域的重要阶段,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不断提高学生的培养质效,是关涉高中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教师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因此学校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要重视教师群体师德修养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促使教师真正践行育人理念,在不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以新高考背景下提升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为逻辑起点,结合实践过程中教师师德修养培育和提升中存在的不足,秉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新时代高中教师师德修养形成与提升的创新路径,不断丰富教师的师德修养内涵,以教师群体师德修养的提高推动高中阶段教学工作的全方位、多层次开展。  相似文献   

6.
师德养成是“外塑”和“内生”相结合的产物,师德养成既离不开教育政策规制和社会力量整体监督,还需要研究范式逻辑转向和教师群体道德自觉,如此才有利于破解现实中师德修养的复杂问题,进而更好地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大国良师。实践中,师德修养面临着主体残缺、边界泛化和价值错位的实践样态,师德修养正呈现出由“融合场域”迈向“专业场域”、由“外驱逻辑”转向“内驱逻辑”、由“传统师德”走向“现代师德”的复杂特征,经历着场域重构、动力转换和价值变迁的逻辑转向。师德修养应突破现实困境和适应逻辑转向思维,明确师德修养目标、优化师德修养场域、转换师德修养思维,重构师德修养主体、强化专业师德培育、塑造教师美好形象,对师德修养进行全新阐释和重构,完成对师德修养主体性的逻辑转换,促进新时代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相似文献   

7.
师德师风建设贵在师德修养,师德修养需要正确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精髓和价值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修养,必须坚持以德为先、国家至上、忠诚信仰、注重实践原则,以立德树人、家国情怀、生命至上、爱岗敬业、慎独慎行、依法执教等作为师德修养的实践路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德修养,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变成师德修养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师师德修养浅谈山东省教育学院王登运师德修养,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修养。教师的师德修养,具有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控制和调节意识、情感和行为的职能。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教师的知识、才能...  相似文献   

9.
郭淼 《语文天地》2016,(4):94-95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把儒家文化渗透到教学中,使儒家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一、通过儒家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孔子提倡"仁",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教育上重视德育的培养,尤其重视人的品德和情操的形成,而当今社会,个人的品德却不如从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渗透儒家文化,运用儒家文化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语文教材中的儒家典籍《论语》《荀子》《孟子》和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能够坚持师德自律、具有师德自律的境界,其必须深刻认识师德修养对于师德自律形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师德修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通过科学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师德素养,形成师德的慎独境界。这样,高校教师才能具有师德自律的主体动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修养直接影响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梳理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剖析价值意蕴,阐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的现实意义;解析核心要素,将时代要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的内容;探索路径,汇聚个人、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在现实中找准着力点,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教师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教师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师德修养为其注入理想信念,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心理健康,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名师培养是现代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名师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教育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是一个在实践中坚持研究、勤于探索、教学相长、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师德修养与名师培养是互动的:师德修养为名师培养奠定思想道德基础,名师培养为师德修养提供示范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师德师风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担当培育时代新人重任的根本保障。师德的内在基础是心理健康,并且与职业心理健康相辅相成、彼此影响,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能够有效促进师德修养,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有效路径。在师德建设过程中,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浸润师德素养、激发师德修养的自主性和形同多元主体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校教师能够坚持师德自律、具有师德自律的境界,其必须深刻认识师德修养对于师德自律形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师德修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持久性;通过科学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师德素养,形成师德的慎独境界.这样,高校教师才能具有师德自律的主体动力.  相似文献   

15.
师德修养作为永恒的主题,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只有在"为学"与"为人"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师德,才能得出科学的师德观:教师品格是学识与修养的完美结合,为学是师德修养的基础,为人是师德修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师德修养主要指职业素养、道德品质、高尚情操和教学能力等四个方面,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缺失的现象仍不鲜见,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的自身责任心、思想理念、主观情感、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造成的。要培养和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师德修养,还需加强教师师德教育,积极关注教师的思想观念问题,鼓励教师注重践行慎独修身,健全教师师德修养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增强教师师德修养的活动提高其思想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有效加强师德修养,不仅能增强广大教师献身高等职业教育的信念,还能帮助他们在师德实践活动中体验到职业幸福感,进而提升师德境界。文章从进德修业,提高素质,自我完善;融洽关系,柔性管理,夯实师德;创造条件,促进成长,提升师德三方面探讨了有效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师德修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师德修养是教师幸福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为师德是实现教师幸福的必要条件,教师幸福是师德修养的目标追求。当前,师德修养遇到困境,教师幸福受到威胁,具体表现为"俗福"与"雅福"的冲突、"社会代言人"与"自我代言人"的矛盾、"师德教育"与"师德修养"的混淆。我们有必要提出坚持"德福"的价值导航、确立合理的师德目标和修养重点、强调实践中教师品行的自我砺练是走向教师幸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目前少数高校青年教师由于主客观上的原因,在师德修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明确师德修养的内容,寻找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对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师德伦理修养的民族。历代圣哲先贤、教育家对师德伦理内涵和修养都提出过非常深刻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师德伦理修养乃是教师根据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活动。师德伦理的内涵非常丰富,它既包括教师内在伦理品质方面的修养,又包括教师外在伦理行为的修养,是内在伦理品质修养和外部伦理行为修养的高度统一。师德伦理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性内涵品质,而且还有源远流长的实践原则和方法论基础。认真总结传统道德伦理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对当代教师修炼师德伦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