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学智 《科幻画报》2022,(10):276-278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素质化教育已经成为了高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尽管当前很多高中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但是仍然还有很多学生缺乏终身体育意识,体育素养也相对匮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相对以往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仅要提升运动能力,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体育教师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进而帮助他们拥有更健康的体质。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工作,教师要始终将其贯彻到学生的体育活动之中才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2.
高职体育不仅要增强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更要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要实现这一点,体育课教学就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3.
高中体育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高中体育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体育技能,同时还要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也是高中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意义之一。让高中生学会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包括必要的体育常识、技术技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本文从高中体育教学的意义出发.就如何培养高中生终身体育来谈一谈看法。  相似文献   

4.
高婷婷 《学周刊C版》2022,(1):158-159
高中体育对培养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可以极大激发高中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调动高中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高中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高中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让高中生在游戏中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本文将结合游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论述,进而提出游戏教学法的运用策略,为高中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标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终身体育是一种现代体育思想,学校体育为终身体育奠定重要基础。高中体育社团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中生提供了增进身体健康、培养体育兴趣、学习运动技能、养成锻炼习惯、发展体育特长的平台,能够促进高中生自我体育意识的形成,从而有效引领高中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要求体育教师关注学生健康长期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多种运动技能,引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26):145-146
高中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高峰阶段,以往的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已不适应于高中生。如何在体育教学中,针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突破,本文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苑伟波 《新疆教育》2012,(11):181-181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职责,也是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对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增强体质等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学生终身体育和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应考虑如何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也就是将能力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8.
章创 《快乐阅读》2011,(8):85-87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职责,也是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对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增强体质等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学生终身体育和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应考虑如何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也就是将能力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9.
现今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正逐年提升,全民健身的理念也逐渐普及到人们的心中。在高中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升。本文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此项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九年制义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终身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很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就,帮助学生发现体育运动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运动实力,就要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学生的体育进步。通过探索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提出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正良 《华章》2007,(1):95-96
大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是大学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实施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世纪人才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学会运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体育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协调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使其养成良好的终身运动习惯.  相似文献   

13.
高中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学必须考虑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个性爱好、体育竞技水平和健身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采取与学生的情况相匹配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很少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总是采取同样的教学手段,制定同样的教学目标,如此无差别的教学方式不利于高中生体育学习效率的提升,难以培养高中生终身运动的意识。因此,因材施教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意识。文章以游泳项目教学为例,探索因材施教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巨天文 《甘肃教育》2021,(6):148-149
在高中阶段.休育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传达终身体育意识离不开教师的努力,需要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多个方面优化。本文围绕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路径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通过对终身体育教育的探讨,让更多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并将终身体育的意识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24):1-2
高中阶段不仅是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塑造三观和体质的关键时期。高中体育教师要在正视当前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根究底,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在深刻理解新课改内在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逐步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革新教学理念,营造良好体育氛围;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升教师水平,实现知识优化整合;充分利用设施,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培养体育习惯,打造体育高效课堂等措施,逐步实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高效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师要转变备课理念,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要结合备教学环境,根据需要写出实用教案。这样在新的学校体育理念和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运动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  相似文献   

17.
体育新课程标准和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中都明确要求,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技能和良好习惯,促进终身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意识,对学生进行良好运动习惯训练,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促进终身体育素质的养成和全民体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中体育教师应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素养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相当广博的体育知识与健康理论知识和坚实体育技术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本门课的新科技与新文化的渗透。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解观察、练习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追求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追求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浅谈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因此,体育教师应采用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进 《亚太教育》2019,(10):102-102
在高中教学中,体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传统的体育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索事物能力的发展,不能有效激发高中生的创新能力,致使高中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只停留在表面。针对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然后介绍了体育教学中高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途径,希望以此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