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观念、目标、方案等亟须进行相应调整以找准自身育人定位,更好地满足工作环境变化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要求及国家总体发展战略需求等。同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更要紧扣时代发展特征,突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引导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通过劳模精神教育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与荣誉感;二是融入劳动精神教育使得职业院校学生重视劳动实践、养成劳动情怀;三是倡导工匠精神引导职业院校学生提高专业能力以保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匠心追求等。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赋予工匠精神新的内涵和价值,职业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存在内涵认识不深,价值认知错误,践行表面化等问题。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的培育在人才培养的互补性,劳动文化的共通性,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一致性上具有内在契合性。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劳动课程教学中,深入挖掘工匠精神素材,丰富劳动课程教学内容;广泛开展劳动课程教学活动,创新工匠精神培育形式;以校园文化促进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劳动课程教学培训,深入贯彻工匠精神,促进劳动教育培育职校生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3.
<正>劳动是一个国家立足和发展的根本,社会由劳动创造。提到劳动,不得不提“工匠精神”。工匠是对所有劳动者的统称,工匠精神则是一种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体现。正是因为劳动者具有工匠精神,才促使工业技术不断提高。故而,传承工匠精神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任务。在现代社会中,工匠精神是国家对各行业参与者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自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来,培养“工匠型”教师成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工匠型”教师是“双师型”教师中具有“匠人气质”的群体,具有专家和匠人的双重属性,是多维度综合素质的有机合成。产业学院给“工匠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需从教师、学校、企业和政府等层面协同配合,共同发力,以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保障,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课题。而工匠精神作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劳动职业精神,对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能够促进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分析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二者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是解决当前国内供求矛盾的关键。针对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中,存在社会对一线工作认可度低、"差不多"思想在校园中盛行、职业院校在"传技"和"育人"关系把握上出现偏差、教学中没有真正实现"学"与"做"的兼顾与统一等问题,结合工匠精神中关于职业精神、做事态度和实践精神的要求,提出了普及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诚信和奖惩机制、引入国家职业(行业)标准等从规则制度塑造工匠精神;开展以工匠精神建设为核心的主题活动、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优势等用校园文化熏陶工匠精神;通过"言传身教"领会工匠精神、通过"切身实践"内化工匠精神等以专业教育传承工匠精神等三条培育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是专业教师专业地位确认和提升的重要前提,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专业教师素质提高的有力保障。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整职业学校教师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做优中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最适合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以建设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队伍为目标,从能力本位出发,制订了职业能力的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  相似文献   

8.
职业院校打造高层次“工匠型”教师队伍,推进教师“工匠型”专业化发展,既是培养合格工匠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适应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求的关键所在。而行业、企业深层次参与,产教融合赋能职业院校教师“工匠型”专业化发展,是职业院校培养“工匠型”教师的首选路径。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工匠型”专业化发展受学校、企业和教师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完善学校保障机制、提高企业参与程度、提升教师核心技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培养教师工匠精神的重要性,论述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在“一体多维交融”职业工匠人才培养体系下培养教师工匠精神的路径,提出培养工匠精神教师应做到自觉践行师德,要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等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心理品质四个维度构建由1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编制《工匠精神认知调查问卷》,对成都A职业技术学院495名学生和76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道德、心理品质四个维度上,学生对专业技能认可度较高,对其他三个维度的认可度较低;而教师在四个维度上均认为学生实际情况不足,由此反映出职业院校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学理念有待改进、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强化、学生自制力培养有待加强,进而提出提升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能力的建议:构建三位一体“工匠精神”培养体系;营造厚植工匠文化的校园环境;坚定着眼未来的教育理念;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浙江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国家大力倡导弘扬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培养并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工匠精神与职业素质关系的阐释,分析了在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提出在工匠精神引领下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应从学校支持为先导、教师教育为主线、学生主观能动为重点这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针对性的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2.
从行业工匠精神现状认知、价值认同、影响要素分析和对行业职业院校涵育工匠精神建议四个维度对某建筑类高职近千名校友开展调研发现,工匠精神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行业企业竞争力及从业者个体职业生涯进阶意义重大,从业者个体内在工匠精神与外在职业能力互为依托、相融共生。建筑业工匠精神现状与行业发展需求不完全匹配,行业职业院校工匠精神氛围不浓,对师生个体工匠精神养成的促进作用不容乐观。应对之策是从景观建设和活动开展两方面涵养校园鲁班文化,构建“岗育复合体”,打造工匠之师队伍,大力改革专业群学生课程实践体系和师生竞赛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3.
工匠精神表现为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其内涵不断丰富。工匠精神彰显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品质,职业教育也促进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一个长期而渐变的过程,是将传统的敬业、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等校园文化与工匠精神结合。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推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4.
工匠之师是工匠精神、技艺与教师职责、能力三者高度融合下的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新形象。构建“岗育复合体”、培育工匠之师是职业院校传承工匠精神、为行业培养能工巧匠的枢纽工程。“岗育复合体”是以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行业工匠之师为目标,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主体复合,跟岗、融岗、顶岗、轮岗四环衔接岗位复合以及导引、诊改、评价、激励四步贯通考评复合,促进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完成新手、熟手、能手、骨干、专家进阶,培养专业教师胜任学校教师、企业技术员、行业培训师三重岗位的教师培育复合体系。  相似文献   

15.
毛婷 《成才之路》2021,(15):4-5
“工匠精神”培养已成为各行各业普遍关注的重点之一。文章分析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现状,探讨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教育维度与培养方式,指出要在职业院校的体系建设上、职业院校的制度建设上、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6.
推进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育人体系,对于培育大批“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院校要重视文化育人蕴含的教育价值,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形成影响力;通过“双元双导、三段培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构建“四位一体”的文化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前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工匠精 神在职业院校中得到了大力度地推广,其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培 养方式,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 在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对于学生工匠精神 的培养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开展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以及在计算机专业信息化应用环节中加 强对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能够 为中职学生实现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于职业院校来讲,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文中结合《培育工匠精神》,探讨了如何提升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社会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工匠文化认同,对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劳动能力,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和工匠文化都以现实劳动为依托,二者在价值取向、育人目标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职业院校在积极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工匠精神”培育切实融入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评价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在劳动教育中强化工匠文化认同的培育路径,增强学生对工匠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职业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应与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协调一致,把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和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一、紧扣职业劳动的特点,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劳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特别是现代社会,工作高效率,生活快节奏,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在进行“双向选择”时,身体素质成为职业选人和人选职业的重要依据,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还有着不同的要求。职业院校设置的专业种类繁多,各专业特点迥异,因此,职业院校的体育课要根据学生的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