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体现了思政课及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的高要求。文章在明确立德树人理念与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新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立德树人理念与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价值,并对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中学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与中学思政课的育人效果息息相关,提升中学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是大势所趋。新时代中学思政课教师的育人能力有新的内涵和价值,也有新的提升路径。通过探讨中学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之内涵、结构和价值,从而提出提升中学思政课教师育人能力的两大路径,以期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当前,课程思政理念已深入人心,拥有多元化、多类型的思政教育素材是中学地理学科特有的优势。不断提升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感染力、亲和力和渗透力,是深化地理课堂教学、实现中学地理立德树人育人价值的关键。审视现状,地理教师亲和力不足制约着中学地理课程思政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亟需引起重视。中学地理教师应当立足自身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实践力,将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以接地气的姿态融合于实际教学。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实施“大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教学情境融合时政热点、教学内容融合劳动教育、教学形式融合社会实践、教学活动融合研学旅行等路径,以多元融合推进“大思政课”教学实施,培育具有责任意识、劳动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想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关键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这就需要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素养和学术涵养、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加强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学校要想提高乡村小学思政课教学质量,就需要提升乡村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文章从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出发,分析了当前乡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促进乡村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兼具科学性、权威性、针对性和生动性。在教学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敢增减缺乏宽泛性、割裂教材缺乏整体性、浅尝辄止缺乏深刻性、站位不高缺乏引领性等问题。据此,需要教师教活素材。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勇担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历史重任,引领广大思政课教师研讨思政教材学考,倡导课程改革;融合思政时事教育,回应社会关切;创新课程思政途径,培育灵气学生;引领教研课题研究,传播灵动教学;交流专业成长经验,促进团队发展;搭建多元教研平台,成就灵性教师,成为全国思政课教学教研交流的高端平台。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关键”课程能否办好则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素养的高低。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表征,包括素养表象层、素养积淀层和素养支撑层等三个维度,囊括五个类别、九种能力(态度)和三十五项具体行为,研究发现时下学生视野中的思政课教师素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外在形象和语言、教学内容拓展和工具依赖程度、知识积淀和培养目的、专业精神态度、自身政治素养方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可以通过健全思政课教师规则体系、提高基本素质,完善思政课教师培养机制、提升教学知能,筑牢思政课教师思想堡垒、锤炼过硬素质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张睿 《林区教学》2020,(4):11-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个人素养的不断提高是上好思政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必须提升义务教育育人质量。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落实新课标精神,探索议题式教学,通过议题活动推进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高职思政课上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能够有效提升高职思政课的亲和力、引导力和生命力,增强教学实效,促进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新时代中国故事素材的丰富性、故事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契合性、学生的可接受性促成了高职思政课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在高职思政课上讲述新时代中国故事的有效路径,为教师提供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13.
增强初中思政课育人效果的关键是提升教育亲和力。《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选用了众多人文性素材,并对其进行学本化转化,有助于提升教育亲和力。通过善用文采飞扬的语言增强感染力、贴近学生生活组织活动增强吸引力、弘扬传统文化精华增强自信力、灵动运用全球化素材增强使命力、拓展素材问题设计增强引导力五个维度,可以有效提升思政课教育亲和力,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加强素养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从情境创设形式、知识接受方式、任务驱动维度、素养导向评价四个方面,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素养型课堂的建构原则,探索提升学生真实素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价值导向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受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立场、观点、方法、综合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自我转型与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师自我转型与成长的内涵与必要性,探究高中思政课教师自我转型与成长的实现路径,为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自我转型与成长,更好地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思政学科教学重要内容之一。中学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学科主阵地,探索路径,创新方式,聚焦“生本”“生活”“生命”,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应同时兼顾存量优化与增量培育,即以“六要”“四有”好老师为标准推进现有教师队伍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与职业成熟度;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硕士、博士层次化与一体化培育,推进培育对象整体素质契合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的情怀素养对提高思政课的效果和质量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涵养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家国认同、身份认同与职业素养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必修课程。而在思政课教师培养过程中,党的坚强领导、学校的科学管理和教师个人情怀修养是提高思政课教师情怀素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廖光华 《福建教育》2022,(9):19-20+63
<正>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如今,这样的观念已深植于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思政课教师的意识之中,也重新燃起他们对思政学科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希望。然而,当前小学思政课教师非专业化、兼职化现象普遍,专业素养整体上薄弱,教育科学知识及教学技能也相对欠缺,难以满足思政课教学要求。因此,如何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成为每位思政课教师的必答题。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名优秀的思政教师,要站稳讲台,上好思政课,需要"微"视角:研究教材要"微",微可持重;体察学情要"微",微宜入深;运用传统文化要"微",微处立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