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新霞 《江苏教育》2022,(10):30-33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基层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南,以区域教育评价现状为基础,以群众对教育评价的需求为参照,围绕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具体可从“关注差异、部门兼容”“师德为先、自主参与”“五育并举、差异发展”等路径入手,让教育评价为学校发展护航、为教师发展导航、为学生发展领航。  相似文献   

2.
在新一轮课改实验中,运城市盐湖区实验小学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评价理念,积极探索发展性评价的新思路、新途径,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摸索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开展激励性评价,呵护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基础。该校教师在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从每一次评价入手,呵护孩子的自信心。一是改变“非对即错”的程式化评价,代之以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课堂上,教师常常这样鼓励学生:“你真棒。”“学得不错。“这个想法很有新…  相似文献   

3.
“差异教学”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直接面对学生个体的一种教学理念和实践活动。本文依据现阶段中学语文的基本特点,设计采用了多种表格,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照顾学生差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力图促使不同层次的、更多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生发展性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倍受关注的焦点话题。它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教师追求怎样的行为智慧,才能满足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实现最大的发展呢?在行动研究中我们悟出:“真”是评价的力量,“善”是评价的本质,“美”是评价的艺术,真、善、美协调统一构成教师评价中的行为智慧。笔者愿与同仁共同求证在学生发展性评价中教师行为的义等思想理论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创意型作业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是孩子性格差异的必然要求,以创意型作业为评价载体能实现评价的功能。创意型作业评价的特点诸如趣味性、激励性、发展性、人文性等,要求教师在评价中尊重差异性、注重实践性、体现开放性、强化研究性,首先改教师“布置”作业为师“生设计”作业;其次改教师“批阅”作业为师生“评阅”作业。总之,让每个学生在创意型作业评价活动中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自能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现代评价理论认为,评价应着重于“导”。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新的课程评价观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说:“人类具有天生的智慧,人类可以掌握的知识是无限的。”有资料显示,人类大约有90%至95%的潜能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等待挖掘。笔者学校在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个性自强发展”办学理念下,以“培养有自强心的世界公民”为育人目标,从学生的“向需性”出发,以“自立、自知、自信、自尊、自胜、内圣”为内容,推出了《学生个性自强发展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引领作用,关注个体的特质、差异和能动性,尊重个体差异,以唤醒、激发为主要方式,实现了每个学生自主成长,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成长记录袋是目前教育评价研究者十分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我们在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评价中,采用“快乐成长袋”的评价模式。“快乐成长袋”由“亲情家园、课堂小主人、细心小学者、探究小能手、课外小专家、学习成果园”六部分组成。我们深深地感到,推行“快乐成长袋”,拓宽了评价领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了智能多元,实现了学生差异发展,真正起到了科学教育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之培养宗旨。依据教育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领域的评价是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给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由于公共基础课程在中职课程体系中的“特殊性”,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在注重“评价目标特定性、评价结果客观性、评价过程开放性、评价形式互动性、评价层次多元性”的同时,在营造内部、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从“切实转变评价观念,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时刻关注学生发展,建设有信度的指标体系;拓宽自我评价途径,使教师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共同提高;落实相关评价措施,大力推进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显性评价、隐性评价之间的融合”等方面,大力建设促进学生发展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学生综合素养的科学评价需要大数据的支持,而大数据在学生素养评价中的落地,依赖于新型素养评价体系和平台的研发。深圳小学借鉴现代教育理论开发了基于大数据的“气象站式”学生素养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在素养评价的理念、格局、功能、方式四个维度实现了突破,即变“评价”为“观测”、变“人工”为“智能”、变“封闭”为“开放”、变“评定”为“促进”,以期用客观、科学的评价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综合评价方式,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潜能。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与提高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为了达到这一评价目的,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差异式”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过程注重学段的差异、学科的差异和学生的差异。低年段施行“无级差学业评价”,通过学业成长树App和梯度化测试,寻找学生成长的可能;中年段进行“进阶式学业评价”,通过制订进阶式学业评价体系,利用进阶乐园App,激发学生成长的力量;高年段引入“表现性评价”,发现学生分数之外的精彩,借助I秀舞台App,用《我的项目学习书》,树立学生成长的参照。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改革促进评价的功能由以往注意甄别、选拔转向关注学生初中的过程与个体差异。因此,新课程的评价被称为“发展性评价”,核心在于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意味着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不但要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提高,还要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更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相似文献   

14.
张波 《江苏教育》2022,(31):18-21
学生“五优发展”评价是立体多元的评价体系,是引导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路径,它通过表现性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修养品德。以“五优发展”为目标的电子档案袋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双减”背景下加强形成性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减”政策的提出不仅是为了减少学生过多的学习任务“量”,而且要增强学习的“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实现“双减”政策的目标,要发挥形成性评价诊断学情、教情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加强形成性评价实践的措施有:1)设计多种形式的评价任务,尤其是适当增加表现性评价任务;2)充分使用评价信息改进教学,给学生提供优质反馈;3)引导学生进行形成性自评,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有效的学生发展指导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北京一零一中基于理论和实践探索,提出学生发展的“学业、能力、品格和视野”四个维度,建构学生成长综合动力模型,并以此指导学校的综合育人实践。同时在学生发展指导实践中不断完善评价策略,形成完整的学生发展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有明显的局限性,表现在:评价主体单一,多为教学管理者、行政领导等;评价对象偏重于教师及其所“教”的内容,忽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方法、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评价指标偏重于“教”的方面,过多关注教师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评价制度下,学生得不到主动发展,教师也得不到更好的专业发展。显然,这种课堂教学的评价制度远远不适于当前的素质教育,不适应新的课程改革。为建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笔者作了如下探索:一、中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这是对以前的评价理念的重大变革。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新课程强调通过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为了让新课程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对学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科学的德育评价十分重要。目前高校德育评价存在着评价主体错位、评价内容以偏概全、评价过程缺乏针对性、阶段性等问题,高校德育评价应建立公平公正的德育考评机制,从“他评”为主的外在形式向“自评”为主的内在形式转变,从单一结果评价向多样结果评价转变,利用多元评价,实现学生真实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选择适应发展的评价方法策略——“因度施评”;要遵循学生个性差异,选择适应发展的评价方法策略——“因人施评”;要维护学生尊严和人性,选择适应发展的评价方法策略——“分段施评”;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学生评价的积极性,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评价方法策略——“THS”合作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