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笔者有幸聆听了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一堂观摩课《两小儿辩日》。王老师准确无误的文本解读,别具一格的教学思路,行云流水般的情感演绎,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语言文字的魅力,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着课堂教学的精彩,特别是围绕“辩斗”的感悟所组织展开的教学过程更令人拍案叫绝,时至今日。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
日前,笔者有幸聆听了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一堂观摩课<两小儿辩日>.王老师准确无误的文本解读,别具一格的教学思路,行云流水般的情感演绎,无时无刻不在展示着语言文字的魅力,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着课堂教学的精彩,特别是围绕"辨斗"的感悟所组织展开的教学过程更令人拍案叫绝,时至今日,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第二届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研讨会"上,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匠心独具地以"板书"为引子,让学生"在读中辩,在辩中读"的教学过程中,对文本逐步理解、逐步体悟、逐步熟读成诵,赢得听课老师的  相似文献   

4.
慈心辩慈善     
今天,在梁雪冰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举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辩论会(口语交际课)——慈心辩慈善。辩论前,梁雪冰老师首先介绍了中山市慈善万人行的有关知识,并强调这次辩论会的目的及意义。老师的介绍,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慈善万人行的作用和意义,也让我们更加坚定继续参与充满爱心的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5,(9):85-91
荀子十分重视言辩思想,提出"君子必辩",其中不仅讨论了君子之辩与小人之辩的不同,还涉及论辩之技艺、辩说之困难等具体方面。在"君子必辩"的同时,荀子还言"虽辩,君子不听",认为言之不当礼义时莫若不语。在重视言辩的同时,荀子又说"君子至德,嘿然而喻",这一论断超越言辩而直指言辩主体自身的德行,从而与"虚一而静"等命题一同突出了修德这一面向。从"君子必辩"到"君子至德,嘿然而喻",荀子讨论"言辩"的声音越来越小以至于冥冥默默,这个大的趋向也暗示着,为学之关键仍在于学以为己。  相似文献   

6.
"哲学是思,是辩,是追问。哲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沉思、提问和解答。思考宇宙,问辩人生;思考运动,问辩永恒。"这是《生活与哲学》在"致同学们"中的一段话,也是对我们教与学的点拨。反观我们的哲学课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充满无穷魅力,而在不少教师的哲学课堂上,"哲学"只是一堆原理和方法论要  相似文献   

7.
辩课是时下小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时间风生水起,掀起了一股热潮.辩课摒弃了以往评课中"3+1"的原则,(即三大亮点加一小建议)改变了"我说你听"的单向活动形式,通过教师双方充分地交流和互动,真正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给我们带来的是双赢,加深了对教学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的理解,真正促进了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8.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幸在成都七中嘉祥学校聆听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一课.在课上,不仅领略了王崧舟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更见识了其摒弃浮华,坚持返璞归真的语文态度.观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一扫语文课堂的浮华,整节课没有精美的课件,没有动听的音乐,更没有教师凸显个人的表演,语言平平实实,教学环节简简单单,仅通过“读文”、“辩斗”、“写话”三个简单的教学环节,就把语文课该有的东西都蕴含其中,“听、说、读、写”样样落实,处处均见语文真功夫.语文课该有的“味”洋溢其中,值得人品味、思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背景]宋小飞老师执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后,教师们反响很大,我校语文教师针对这堂课中备受关注的几个问题开展了一次辩课活动。词汇积累,是否合适?[教学实录](揭题、质疑、初读课文后)  相似文献   

10.
辩课是在说课、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辩课的倡导者认为,辩课,就是教师在备课、上课或者说课的基础上,就某一主题或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等方面,提出问题,展开辩论,以加深理解,真正促进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的共同提高〔1〕。笔者拟结合有关实例阐明辩课的特点及其实施途径,期望广大教师认同辩课形式。〔教学实录〕诸向阳老师执教过《特殊的葬礼》一课,以下是组织因为……所以……训练的教学片段〔2〕:师:课文哪一段讲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昔日的瀑布  相似文献   

11.
开篇:一次"平民式"辩课 周二傍晚,学校多媒体教室又开始了一场辩论会,这里没有专家,也没有权威,有的只是一群对思想品德课有着一颗执着之心的普通教师.今天的辩课围绕着吴小平老师执教的"天有不测风云"一课展开.  相似文献   

12.
陆霞 《小学语文》2009,(12):31-33
《两小儿辩日》是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中的一则。靳家彦和王崧舟两位特级教师对这一课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风貌。在对靳家彦老师教的《两小儿辩日》(以下简称靳版《辩日》)和王崧舟老师教的《两小儿辩日》(以下简称王版《辩日》)。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一向非常重视君子的做人风格,所以在与人的交往中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但有时,当别人误解自己时,孔子也会向别人辩解。《论语》中有记载的孔子三次向别人辩解自己的行为,并不是在为自身而辩,而是为"礼"而辩,或因"礼"而辩。  相似文献   

14.
审辩思维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加强对学生审辩思维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其"历史洞察力"的发展.就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而言,审辩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实际运用,部分教师只是在形式上进行调整而忽略了教学实际中的变革.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措施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  相似文献   

15.
智辩既是一种学法,也是一种教法,更是一种理念。在阅读课堂中,引入智辩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实践的机会。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整合智辩内容、创设智辩情境、优化智辩组织、拓宽智辩训练等,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为学生提供阅读思维的机会,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阅读认知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审辩式教学,是基于审辩式思维的学科育人模式。它是由陕西省特级教师周宏老师在对一线教学实践及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的新的教学主张,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先进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学科育人模式,它有两重含义,第一是基于审辩式思维的中学历史教育的简称。第二是基于审辩式思维的教学操作模式的名称。[1]经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反复实践,摸索,提炼,审辩式教学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具体包含三个环节十个要点。  相似文献   

17.
去年九月连续听了两位老师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在听课当中,这篇课文以及两位老师的教学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学辩式"课堂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它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学中,要注重预习,让学生先学后辩;要让学生研读课文,在疑中生辩;教师要恰当点拨,让学生在辩中深究。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师》2012,(7):F0002-F0002
2011年12月9日,“辩课”第四站走进了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堂课,两次辩论,一天的时间,和“嘉兴名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结合起来的“辩课”更显厚实。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我们备课组在"磨"宋代才女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课时,因为对"争渡"一词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出现了大家争持不下的场景,那架势,怎一个"辩"字了得。争持过后,大家对这课的了解更加深入了,上起课来也都更得心应手。《如梦令》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在集体备这课时,有老师觉得词人及一起游玩的朋友们因酒醉而"误入藕花深处",此时的她们因慌张所以"争渡,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