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志当存高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经典的理想前途教育思想曾广泛流传,激励多少仁人志士去奋斗,鼓舞多少有识之士去求索。而今,在学生中听到最多的是“不给他学”、“我爸是老板,我学不学没什么用”、“我爸我妈没本事,学好了考上也读不起”、“学习不如上网吧有意思”……这些言行恰恰证明了我们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不断革新的今天.我们在办公室中仍时常可以听到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大搞“一言堂”。学生没有诉说的余地,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训教。当学生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看见他们脸上的轻松。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我尝试着引导教育的方式.努力在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班主任教育途径。我努力摆脱班主任在学生面前的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做学生的朋友:不是单纯的说理教育,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3.
有悔的教育     
教育成功的事例我时常读到、听到。令我感动.给我力量,我总把这些先进教师的事迹奉为榜样。但是,在我盘点记忆的时候,那些失败的教育情景一桩又一桩地浮现在我眼前,其中的教训像一块又一块的警示牌矗立在我的心头。当学生淘气的时候我想起它们,当我小有成绩的时候我也想起它们,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们时常造访我。我正是咀嚼着“有悔”这被苦涩的青杏,  相似文献   

4.
我们常常听到成人这样的抱怨“年纪大了学不好了”、“学费太贵”、“没时间”、“学了没有用处”这些问题历来就倍受成人教育研究们的关注。因为只有认真分析研究影响成人参与教育活动的种种不利因素,才能真正促进成人积极参与教育活动,推动成人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人很奇怪,只要是我们随时可以看到、随时可以听到的,不知为什么就不会认真地去看、去听,甚至于还会因此对事物失去兴趣。这种现象出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也是值得思考的。我每次和学生家长交流学生在家的生活、学习的时候,总会听到有家长抱怨:“我家那个孩子真的不听话,我每次都得不厌其烦地跟他说。”但是,如果仔细想想这句话———不厌其烦地说,也许这就是孩子不听话的症结所在。在我们教师队伍里也时常会听到有人说:“当老师的到后来会变得越来越嗦。”究其原因,也许就是在学生的心中,父母、老师所交代的事反正还会重复、不断的听到,…  相似文献   

6.
曹宏霞 《新疆教育》2013,(3):147-147
常常听到有的学生抱怨:“上语文课真无聊,我们挨着时间盼下课”;常常听到有的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说:“这节课学生死气沉沉”;常常听到有的老师说:“学生上课都没精神,对语文课不重视,睡觉的人特别多”。但也常常听到有的老师说:“这节课学生听得很认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师生共建和谐课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对于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我来说,周围的一切都很新鲜,然而在我还没有准备好做“三点一线”的“好学生”时,繁重的学业就已经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似乎从早到晚不是上课、看书、自习,就是写作业和跑图书馆。当我听到莫纳什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组织我们去威尔逊·普勒蒙特利国家公园(Wilson Promontory National Park)一日游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在当今社会已是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其“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观念 ,使我们的教育从此摆脱了“分数决定一切”的局面 ,逐步走上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道路。教海无涯 ,当素质教育的春风吹进偏僻乡村的时候 ,农村教育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教育战线中的一员 ,我也深刻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进行了努力的实践。几年的教学实践 ,使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 :关注学生 ,是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一、关注学生 ,使他们学会做人苏霍姆林斯基说 :“请你记住 ,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说得更明确一点,办好学校,教师第一。当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呢?有些学校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他们把学生奉为“上帝”,把工作着眼点全部放在了学生身上,提出了“学校就是服务”的口号,这样就把教师放在了从属于学生的地位。我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教育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可是,这一切要靠我们的教师去完成。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这没有错,但是把学生和教师两者放在…  相似文献   

10.
当我们面对“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指责的时候,当我们听到“汉语,我为你哭泣”的时候,当我们读着“语文:你以为你是谁”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振聋发聩地喊一声,“语文:我就是我”?当我们看到莘莘学子的作业字迹潦草、错字连篇、语无伦次的时候,当我们在课堂上听到学生响亮的鼾声  相似文献   

11.
当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后,人们常常会为新世纪的新气象、新发展、新创举而欢欣鼓舞。但有时我们也会为新时代带来的新问题而感到迷茫和烦恼。身处校园之中,我经常会听到同事们抱怨:“这学生怎么这样!老师亲眼看到他刚刚犯了错误,他竟然矢口否认,并且对老师的批评十分不满。”“你们班的学生我可管不了,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在路上艰难跋涉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抱怨:当老师实在太累了,太苦了。我们努力地教育学生,为学生好,把心掏给学生。可他们还是不买帐,更有甚者,厌师、厌学、厌校。人们不禁要问:教育究竟为了什么?教育究竟怎么了?……近些年来,上海市洪山中学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三喜爱教育,在让学生喜爱老师、喜爱学习、喜爱学校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洪山中学的探索雄辩地证明:素质教育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她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就素质教育谈素质教育这个层面,而要实实在在地将素质教育落实在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3.
时常听到老师们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育了!”是啊,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社会的关注、信息化的发展、家庭的宠爱使他们在成长时不知不觉沾染了部分不良习气,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用宽容博大的爱心去教育学生。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充分利用学科特点,贯彻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生命关怀”等新课改理念,因课制宜,构建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探索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在路上艰难跋涉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抱怨:当老师实在太累了,太苦了。我们努力地教育学生,为学生好,把心掏给学生。可他们还是不买帐,更有甚者,厌师、厌学、厌校。人们不禁要问:教育究竟为了什么?教育究竟怎么了?……近些年来,上海市洪山中学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三喜爱教育,在让学生喜爱老师、喜爱学习、喜爱学校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洪山中学的探索雄辩地证明:素质教育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她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就素质教育谈素质教育这个层面,而要实实在在地将素质教育落实在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在路上艰难跋涉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抱怨:当老师实在太累了,太苦了。我们努力地教育学生,为学生好,把心掏给学生。可他们还是不买帐,更有甚者,厌师、厌学、厌校。人们不禁要问:教育究竟为了什么?教育究竟怎么了?……近些年来,上海市洪山中学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三喜爱教育,在让学生喜爱老师、喜爱学习、喜爱学校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洪山中学的探索雄辩地证明:素质教育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她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就素质教育谈素质教育这个层面,而要实实在在地将素质教育落实在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教育》2006,(2):44-44
“为什么我们非要学习这些没用的东西呢?” 这是当老师的所听到的学生们的抱怨与质疑中最常出现的一句话。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给学生讲这样一个寓言:  相似文献   

17.
学习的试误说是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实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认为机体处在问题情境中会发出许多反应,由于满意的结果,最终学会正确反应。他的学说影响深远。走进学校,我们经常听到教师们的不满,或抱怨学生贪玩、学习动机缺乏,或嫌学生太笨、健忘,或说学生能力低、创新精神不足等。反思这些问题,原因在于教育者“包办”得太多,学生缺少“试误”的机会。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师们不妨把“试误论”正确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和终极目标应该是学生。因为教师的教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它的作用无可替代。当你从教室门前走过时,你最希望听到怎样的声音呢?  相似文献   

19.
王红 《新疆教育》2012,(12):136-136
常常听到有的学生抱怨:“上语文课真无聊,我们挨着时间盼下课。”常常听到有的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说:“这节课学生死气沉沉。”常常听到有的老师说:“学生上课都没精神,对语文课不重视,睡觉的人特别多。”但也常常听到有的老师说:“这节课学生听得很认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呢?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在路上艰难跋涉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抱怨:当老师实在太累了,太苦了。我们努力地教育学生,为学生好,把心掏给学生。可他们还是不买帐,更有甚者,厌师、厌学、厌校。人们不禁要问:教育究竟为了什么?教育究竟怎么了?……近些年来,上海市洪山中学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三喜爱教育,在让学生喜爱老师、喜爱学习、喜爱学校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洪山中学的探索雄辩地证明:素质教育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概念,她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就素质教育谈素质教育这个层面,而要实实在在地将素质教育落实在学校日常教育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