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俊法 《中华武术》2005,(11):20-21
2001年7月13日,正是我在俄罗斯武术教学近一年的日子,在俄罗斯,我和全国人民一道度过了一个激动人心的不眠之夜。我有幸目睹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表决过程,当听到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读出“Bering”的时候。作为一名武术工作者,我的心情和每一个倾心关注此事的中国人一样无比激动,那份骄傲与自豪真是用语言难以表达,我们终于实现了百年的奥运梦想,而申奥的成功为武术人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申奥成功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1993年9月,北京在蒙特卡洛以两票之差申奥失利,时隔8年,奥运会终于选择了北京。北京申奥成功不仅使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而且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它也将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影响之一:北京申奥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促进我国学校体育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自强不息、奋力拼搏北京申奥成功,从其精神价值来看,一是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创建了丰富鲜活的宝贵资源,二是激励广大青少年及学校体育工作者奋力…  相似文献   

3.
高卫 《掷球运动》2004,(4):22-22
1992年10月17日,这看似普通的日子,对中国地掷球界来说却显得极不寻常,因为在意大利美丽的海滨城市奥西莫市正举行第一届地掷球世界杯的决赛。当仅有八年球龄的中国地掷球队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以五战五胜的成绩荣登冠军宝座,为我国取得了第一个地掷球世界冠军时,在场的每个中国人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们终于拿到了世界冠军!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4.
7月27日,中国体育界元老荣高棠、路金栋、徐才、张彩珍、徐寅生,以及体育界著名老教练员、老运动员共400余人兴高采烈地在北京前门饭店梨园剧场聚会,庆祝北京申奥成功。 联欢会上,奥申委特别顾问何振梁、秘书长屠铭德讲述了北京申奥的幕后故事,赢得了阵阵热烈掌声,许多老体育工作者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年届九旬的荣高棠同志满怀激情地说:“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是体育界几代人的梦想,今天终于变成了现  相似文献   

5.
2001年5月28日至6月1日,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自治区轮台至民丰,全程574公里,最高温度达55摄氏度……冷传煜终于“走”了过来,还有他的自行车以及那面飘扬的“申奥也有我一个”的旗帜。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中国申奥代表团,萨马兰奇,“北京”……冷传煜终于释放出已经在胸中蕴藏了十年的呼声。事情还要追溯到十年前。1990年北京成功举办亚运会后,开始着手申办2000年奥运会,作为北京市的一名普通市民,为了以行动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冷传煜拉起了一支“两万公里车队”,计划每年长途骑行2千公里,到2000年正  相似文献   

6.
日前,一位朋友向我索要一份人民日报申奥成功的号外。他特神秘地对我说,铜版纸的人民日报申奥号外已经被炒到几百元一张了。对此,我虽将信将疑,思绪却不禁回到了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人民日报早在2001年年初就对北京申奥报道做了全面部署。按照编委会的要求,国内版和海外版两个体育组联合在一起对申奥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工。7月12日下午,人民日报主管体育报道的副总编辑李仁臣召集两个体育组的后方编辑开会,为第二天最后的决战部署,具体商量版面及主要通讯评论的定稿。会议快结束时,不知哪儿冒出的念头,我心血来潮的提了一句,…  相似文献   

7.
《新疆体育》2001,(8):6-9
世界瞩目的申奥冲刺战在北京时间7月13日13点到22点进行.精彩紧张的540分钟终于让世界认识了北京的决心和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理解。世界给了中国一个了不起的机会!在这永载史册的时刻.让我们回眸世界上围绕2008申奥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1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决定第29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关键日子。下午6时,中国申奥代表团开始陈述。6时半,一位个子矮小、精明干练的女运动员走向讲坛,用漂亮流畅的英语开始了她的讲演——"我谨代表全体中国运动员和4亿中国青少年,站在这里向您陈述……奥运会已经在世界20多个城市举办,中国运动  相似文献   

9.
你好!2008     
2008.有着太多象征意义的2008.终于来到。就像上世纪80年代时的人们对2000年的盼望.仿佛那是个象征,到2000.我们可以有大不一样的生活。2008也是如此吧。从1993年申奥的第一次失利.到2001年7月13日终于成功的狂喜.2008,对于每一个真心热爱自己国度的中国人.有着太多的意义.也有着太多的渴望。一个已经去加拿大定居的好友.今年夏日带着孩子回到中国来度假。想到即将来到的2008北京奥运会.我问朋友.是不是可以给她的孩子带点奥运会的纪念品回去。朋友这样回答我:"不用.我们在  相似文献   

10.
《电子竞技》2013,(3):113-113
已从事了八年职业选手,也可以说是从事了八年的职业电子竞技,看着这个行业的一点一滴的情况。但对于我最难度过的,我想可能就是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吧。因为自从2010年我的成绩开始滑坡后,我曾无数次的告诉我自己,只要我能再拿到一次冠军,我将会不知道有多么的高兴。但一次次残酷的现实都在打击着我,我放佛还能记得我在北京一个人宅在家里苦练时的场景,我还记得我出战那两年比赛时的所有自我悲伤的场景。只是因为我是多么的再想拿上一次冠军。终其两年时间,老天对我不薄,2011年,虽然我没有拿到过冠军,可是我又获得了一次世界亚军。2012年,我终于在中国区总决赛再次拿到了一次中国冠军。虽然很遗憾的世界总决赛中,只是获得了一个季军。但,我真的不觉得有什么遗憾了,该拿的,该做的,该被折磨两年的也结束了。冠军,那怕就那么一次,也是我的安慰剂,仅仅是因为我一直的付出,被我自己用成绩得到了承认。不谈年龄,也不谈兴趣,只是这个残酷的现实一直在逼着每个人都在上进。如果说有人不用那么  相似文献   

11.
公元2001年7月13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日子。这一天,我一个人在宿舍里,守在电视机旁。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刻,我的热血沸腾了。我禁不住跑到阳台上高声呼喊:“我们赢了!中华武术有希望了!”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学角度 ,探讨了申奥现象及中国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理解 ,12亿人的申奥行动 ,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作贡献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3.
八年前英国人就曾以人权为由反对北京中奥,其外相信口雌黄道:“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是个坏主意。”而2001年春,美国国会也通过提案粗暴干涉北京申奥,美国国会反对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提案不仅干涉了一个国家的内政,也是对国际奥委会权利的干涉。这个提案有悖于奥运会所倡导的奥运会精神禁止以种族、宗教、政治、性别名义或其它原因来歧视某个国家或个人。美国国会打着人权的幌子,阻挠北京申奥,阻挠中国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行为本身就与“奥运精神相抵触”。中国驻美大使杨洁篪提出严正抗议:“北京申奥得到了1200万北京市民和12.5亿中国人民的热情支持,当然其中也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任何试图剥夺中国中奥权利的行为都是  相似文献   

14.
张此吾 《收藏》2007,(1):114-115
中国结是最富中国情节和寄寓中国人美好愿望的独特艺术品,是喜庆和吉祥的饰品,最受人民群众的青睐。特别是中国申奥成功后,北京申奥的会微标志就是中国结的中盘长结造型图案。随着狂喜的热浪,把古老的中国结迅速地传遍了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5.
无限遐想     
《新疆体育》2001,(8):31-31
伟大的7.13之夜.在运动员代表——4枚奥运金牌得主邓亚萍代表中国做陈述时.与她同上讲台的是两届奥运会金牌得主北京人杨凌。的确有些惊奇意外.我不禁想着——如果申奥台前.守护在邓亚萍身旁的是王治郅……  相似文献   

16.
关于北京人某些行为不文明的话题,本以为早在去年申奥成功后就结束了。当时铺天盖地申奥成功的报道,不小心被千龙网的一位读者的来函照登抢了风头。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赢了的北京人誓改12种小毛病”,按说这篇文章在当时多少有点煞风景,但却意外搏得了北京市民的热烈反响,以至于连人民日报也曾专门为此配发了特约评论。所以,在申奥成功一周年平时再说这个话题似乎有些多余。不过,从北京市市长刘琪年初在开会时发誓要向这十二种小毛病开战,到今夏京城一家报纸开展的给膀爷送T恤的活动,却都预示着北京市一些人根深蒂固的陋习并没有因申奥成功而在一夜之间消逝。所以老调还得接着弹,否则再过六年,这些乍看不起眼的毛病,可就成了事关咱们北京人乃至中国人形象的大问题了。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众多的中国人涌向韩国,球迷冲着世界杯而去。邮迷当然是冲着Philakoree2002了!对于我来说,汉城是一个梦,一个让我心驰神往八年的梦,1994年,就是在汉城,我的《昆虫与人类》的邮集拿到了中国专题集邮第一个FIP世界邮展镀金奖,这在当时的国内集邮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八年后,能够亲临韩国世界邮展现场,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到一丝当年的热闹的气氛。  相似文献   

18.
八年前,当第一个美国骑车环球旅行者登上中国的长城时,古老的长城动了一下。一位国家领导人对这位趾高气扬的美国人说:用不了多久,我们中国也会有人创造骑车环球旅行的奇迹。终于有人挺身而出。他,一位已入不惑之年而不惑的无畏者,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教师张秉尧,创造了一个骑车环球的新奇迹。  相似文献   

19.
我有幸亲身到莫斯科,参 加北京申奥的最后冲刺,目睹 北京申奥成功,感受胜利的喜 悦。真是终生难忘。 在莫斯科的日子里,巧遇 不少国际排联的官员和世界排 坛著名选手及教练员。老朋友 再度相见在特殊的场合,特殊 的时间,更感到份外的亲切。 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作为 奥委会委员出席这次会议。国 际排联官员魏纪中是中国申奥 成员。日本的著名教练松平康 隆是为大阪申奥做宣传。古巴 名将路易斯是以国际奥委会运 动员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出席会 议。还有原美国女排选手、我 的好朋友劳诺,一名巴西男排 选手,一名美国男排名将等 等,…  相似文献   

20.
前言:当为中国踢好球、传承中国足球事业的责任忽溜烟儿间又要落在新一拨继承者的肩膀上时,正是目前活跃在国内国外赛场的这些球员在当时拍马赶到。他们有的已是大龄青年了,接了圣火之后.已经更大龄了几年;有的当初还是妙龄少女,几年下来,虽无人老花黄的凄切,却也淡去了不少当年的风采。在这些本该是他们畅享山花灿烂的季节,他们却各自四处奔波劳顿。比赛间歇期,当我们终于有机会用目光把他们从各自的赛场聚拢在一起时,突然被我发现,这里头竟有不少天生的情人缘、夫妻相呢?当然,把一群人的终身大事称作“戏点”,正是要以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