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界定了法官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并提出法官媒介素养的本质是其如何调节与化解审判公开和公正之间的冲突。在此基础上,通过“庭审报道第一案”和“谢波德案”,探讨了美国法官媒介素养的历史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为现实社会非理性舆论构筑了新的传媒环境,谣言和非理性的舆论逐渐形成了媒介审判。在媒介审判的过程中网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对某些网络事件所起的作用和网民的媒介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佑荣 《新闻知识》2005,(12):50-53
随着麦克卢汉四十多年前第一次喊出“地球村”,我们就逐渐走进了一个媒介全球化世界。我们似乎无所不知,翻开报纸,能读到伊拉克人的生死血泪;打开收音机,能听到欧美音乐的歇斯底里;打开电视,能见到NBA赛事的精彩纷呈;网上冲浪,能看到“布什”们到处作秀。我们似乎又一无所知,无法辨别周围世界的真伪虚实,甚至包括我们自己。伴随着这种迷惘、困惑,一种新的能力引起我们的关注,那就是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4.
媒介素养作为一个外来词,其英文为media literacy,意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它的涵义在我国学者当中并无太大的争议,即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定义和发展历史,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并以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为例,提出在网络时代,中国应该如何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媒介素养运动的发展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大众媒介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也达到无孔不入的境地。日益普及的大众传媒,给人们带来新鲜和便利的同时,也在制造着前所未有的麻烦和困扰。鉴于电子技术的发达以及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仅仅是简单地对传媒发展进行“管制”是不够的,而提高公民的理解、辨析、批  相似文献   

7.
于杨  李静霞 《现代传播》2015,37(2):148-150
本文遵循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梳理了媒介素养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了手机媒体迅猛发展以及发展中呈现出的特点,据此阐释了手机媒介素养的核心内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金花 《新闻世界》2011,(12):215-216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知情权意识进一步加强,传播更加信息化,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言人如何面对媒体及民众,及时传达准确有效的信息,成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以甬温线“7·23”特大事故中王勇平答记者问为例分析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现代社会中媒体作用日益凸显及国内外媒介素养研究和教育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所开展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与媒体接触的基本情态、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特点、对媒介素养的认识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胡兵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248-249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接触和使用新媒体频率较高的媒介受众,其生活学习都无时不在受到新媒体的影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有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先天条件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陈江宁 《今传媒》2023,(11):164-16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越来越依赖各种媒介,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阐述了媒介素养对人的作用,分析了当今媒介发展特点以及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提出高校应着力强化思想引领,规范发布内容、优化校内媒介资源,深化课程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公共资源获取信息、加强大学生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等建议,旨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媒介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2.
褚蔓 《新闻世界》2013,(9):36-37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随着新闻传播环境的变化,广播战线上新闻记者的认知水平和媒介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新闻广播事业的发展。因此,提升广播记者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新闻素养、知识素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强调检索技能和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提出的"媒介信息素养"(简称MIL)概念,首次将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形成复合型概念,对目前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指导性意义,明确提出和媒介素养融合的思路和策略,有利于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人文性和社会性,突破学科的局限性,探索新的跨学科结合点,实现创新和发展。[方法/过程]通过归纳分析近年来有关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比较研究的成果,结合国内外的媒介信息素养理论和实践,尝试提出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融合的途径。国内信息素养教育应融合媒介素养教育,实行参与式教学,革新在线课程,建立学科之间融合交流的平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发挥图书馆的中介作用,实现从技能型向素养型教育的转化。[结果/结论]信息素养教育需要避免单纯的技术至上的取向,将技能学习和媒介信息解读能力结合培养;与媒介素养结合是趋势所向,媒介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拓展了信息素养的学科视野。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分析了商业因素对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范式基础、媒介教育内容选择和教育组织的运作方式等所产生的根本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国媒介素养联盟认为近十年中媒介素养项目投入应用中,发生了我们从媒介中相信什么是真实到批判性思考中相信什么是真实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涵盖了媒介素养教育教什么,而且包含了应该如何教。为了可以明确区分这些变化,美国媒介素养联盟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原则,可以对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产生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在开展视觉文化研究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析,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验证了信息技术支持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性,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思路与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燕梅 《新闻世界》2010,(6):155-156
虽然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开始起步,但从整体状况来看,还处于个别、零散的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媒介素养课程建设、媒介素养教材开发、媒介素养师资培训和媒介素养教学评估等方面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中国已逐步进入媒介化社会,作为社会构成因素的大众传播,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传播与社会的互动和影响是空前的。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  相似文献   

20.
马晓静 《今传媒》2016,(3):14-15
新媒体从产生到发展再到被广泛传播使用,已经与当下社会建立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诞生的同时,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深深影响着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与培养.可以说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形成与新媒体的特点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会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造成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关系到我们现代整个社会的媒体素质和新媒体环境的建设问题.因此,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培养任重道远,需要法律、媒体人、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