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中国广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践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广播节目与活动的公益理念不断深化,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对农广播服务更加丰富多彩,,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公共服务体系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一体化转变,为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政府的应急管理中,应急广播能够帮助政府实现沟通民众、动员组织、稳定社会等职能,是政府易得和可依靠的工具。因此,政府要为应急广播打通应急信息绿色通道,使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国广播新闻坚持精耕内容、服务民生,积极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并逐步形成了广播新闻的全媒体传播业态。其内容生产方式全面创新,表达文风贴近民生,传播渠道多元丰富,跨媒体合作及线上线下联动,成就了广播新闻发展的全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时代,应急广播要利用新媒体,实现传统应急广播传发与覆盖的升级换代;要融合新媒体,实现应急广播业务流程再造;要打造核心技术,加强应急信息产品与各终端的适配性;要利用传统媒体品牌影响力,打造可信赖的应急信息传播者新形象。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市场听众规模庞大、时间资源丰富,在新媒体竞合的市场背景下,广播媒体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广播媒体的广告传播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如何通过广播媒体的价值深度挖掘、客观测量和评估广播媒体价值成为广播人日益关注和重视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陈毅 《中国广播》2014,(2):79-81
2013年中国广播在经营上坚持内涵式发展战略,继续打造品牌战略,跟进差异化和技术领先战略,同时不断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加快技术创新,开辟了一条“固本开源”的创新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聂巧 《中国广播》2014,(3):34-36
目前,媒体生态因为互联网的搅动而风生水起。本文从新媒体的特征入手,从终端、内容、渠道等方面论述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8.
广播媒介超群的即时性与伴随性特征,与移动互联网信息传递简便迅速、强调互动的理念定位具有天然的契合之处。本文认为,传统广播从业人员应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认清形势,做足准备,并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所提供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9.
孟伟 《中国广播》2014,(3):8-11
本文从广播内容传播创新的角度,讨论广播当前和未来的传播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广播重塑权威性,特别是在新闻类节目的开发上,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梳理广播新闻信息的高品质标准;娱乐类产品的开发是市场争夺的焦点,广播遵循声音传播的特性,把短期的娱乐创新节目与长效的经典作品培育相结合;放眼未来把广播平台的商业化动员功能与服务粉丝和做好公益活动并举;广播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需要渗透到节目的制作理念以及节目与听众的深层互动中。  相似文献   

10.
阮怡 《东南传播》2014,(1):90-91
突发事件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和生命力,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主流媒体更应做到先人一步、先声夺人,关键时刻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形成“首发效应”.本文探讨了广播媒体面对突发事件时,所要建立的快速反应机制、报道原则和方法以及新闻采编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首先祝贺中国之声作为中周新闻广播的第一品牌,已经走过了十周年。十年间,中国之声的台标音乐,古曲《梅花二弄》在听众耳边悠扬播放;《千里共良宵》的情感访谈,陪伴着听众度过了3650多个美好的夜晚。  相似文献   

12.
陆革文 《视听界》2014,(1):86-88
因为传播方式的制约,传统广播一直是听得见看不着。如何让广播不再做“盲媒体”,本文提出开门办广播的观点,并从宣传需求、受众需求、经营需求和人才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做“看得见”的广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杨蔚 《中国广播》2014,(3):84-85
微信公众平台在传播的广泛性、即时性、互动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想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的作用,广播媒体需要保证一定的推送频率,并做好公众账号的功能定位、内容策划、风格打造、工具巧用、宣传推广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面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江苏电台抢抓机遇,不断推选与新媒体的融合,逾10年的探索,扩大了广播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仍应加强主业建设,不断挖掘广播的传播潜力,同时注意吸收新媒体元素,补强广播的传播功能。对台湾广播可以以新媒体为桥梁,开拓入岛落地渠道。媒体应坚守诚信,把握底线,建设既有包容性、更有可控性的新媒体,凸显主体优势。  相似文献   

16.
在广播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评论成为新闻竞争的决战场。本文从广播评论在新闻节目和电台节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入手,论述了近年来广播,特别是地方广播评论热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我国广播评论的发展形态和短板,并针对当下广播评论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史鸿涛  许晓婕 《中国广播》2014,(3):90-91,100
本文通过梳理多年主持文学类广播节目《读书时间》的实践体会,运用传播学、广播节目的经济性与公益性如何并举等学科理论,着重分析了“文学类广播节目受众的心理需求”“如何通过互动方式扩大文学类节目听众群”“文学类广播节目如何与市场对接”“文学类广播节目直播常态化”等问题,探讨文学类广播节目如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要想做好广播文学节目,编辑必须同时具备文学修养、新闻修养和音乐修养。具备文学修养才能判断文学价值的高下,选播值得赏析的佳作;具备新闻修养才能抓住并挖掘有时效性、容易引起听众兴趣的选题;具备音乐修养才能为文学作品选配合适的音乐,让文学与音乐相得益彰,充分表现其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静 《中国广播》2014,(3):14-18
借助技术变革和移动革命,实现弯道超车,让广播媒体移动起来,提升广播媒体的领悟能力、创意能力和执行能力,从广播的机制改革、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广播产品的高端布局以及优势文化产业链等方面,探索广播这一传统媒体实现转型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封光 《中国广播》2014,(1):74-76
广播新闻评论要突出责任意识、广播意识、本土意识和风格意识,只有立足本土,突出特色,才能发挥出影响时代、引领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