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什么要保护被告人的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立:请允许我说一点宣传海报上没有告诉你们的关于奥康娜大法官的情况。奥康娜大法官是她所在的法学院的骄傲,也是她的国家的骄傲。50年前,也就是1952年,她从斯坦福法学院毕业,她在班中总是排在二三名的位置。第一名是她的同事——美国最高联邦法院现任首席大法官。那时,尽管她在学术上很有声望,却没有一家律师事务所愿意雇用她。随着社会观念的转  相似文献   

2.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大意是:“一个女人有一晚没回家,隔天她跟老公说她睡在一个女性朋友那边。她老公打电话给她最好的十个朋友,没有一个知道这件事!  相似文献   

3.
《档案时空》2012,(4):16-17
她,没有响亮动听的豪言壮语,只是默默地奉献于她钟情的档案事业;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只是无悔无怨地奋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像终极格斗的机器,一往无前。几年来,衡阳市档案事业发展环境有了根本改变,工作领域有了实质性地拓展,资源体系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监督机制有了  相似文献   

4.
季玉 《新闻天地》2004,(4):54-55
没有了安妮,连嫉恨她的人都寂寞,古城的新闻圈子里更是少了一份活色生香。不过我并没有惋惜,她是应该属于更广阔的世界的。我只是闲时想起她,想那些有很好的烟很好的酒很好的谈话的夜晚,我宁愿她永远带着狐妖气息,而不要成为平庸的女人。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的美有很多种,我认为最美的有两种,一种是自然之美,一种是心灵之美。在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采访了王琳很久,她的真诚,她的爽朗,她的亲和,她的豁达,严格地说其实她的发光点很多,笔触轻描的同时,让我一直没有一个词能形容从她骨子里透出来的光环。  相似文献   

6.
肖可 《新闻天地》2010,(9):9-10
李慧的外表看上去像个男孩,从来都大大咧咧的,有人戏称她为“男人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男人婆也有她细腻温柔的一面,是个居家好女人。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个女友,遭遇很不幸,失业、离婚,之后又得了子宫肌瘤做了手术,但我看到她的时候她总是一脸阳光,灿烂的笑容让人以为她是那种春风得意的女子。大多数时候,她在微笑着对待每一件事。下岗了,她没有哭丧着脸怨天尤人,而  相似文献   

8.
她一直觉得眼睛胀痛。有一种张力在牵她的眼眶,泪水在眼底一线着,如洪水与水坝抗衡,蓄势待扑。但她其实并没有要哭的意思,倒像是酒店有装修污染,或者邻桌有人抽烟。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著名的短篇小说《祝福》,写了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其中有这么一个情节:祥林嫂被迫再婚后,生了一个男孩叫阿毛。可她第二个丈夫得伤寒又死了。幸而还有阿毛与她为伴,使她对生活没有绝望。可不久,狼又把阿毛吃了,这对她是一个惨重的打击。她又只身一人,便再度到鲁四老爷家当佣人。“我真傻,真的,”她逢人便讲她的阿毛被狼吃的经过。“我只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  相似文献   

10.
建筑的灵魂     
城市的标示就是建筑。没有建筑, 也就没有城市。但是,建筑并不仅仅是钢筋混凝土的结合体,并不仅仅是各种各样的艺术造型,建筑是有灵魂的。当我们想起北京的时候,我们说她与上海和广州不同,与东京和柏林不同,区别并不是因为建筑的外型,而是她内在的  相似文献   

11.
她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硕士、博士头衔,但她写出了杨乐、宋健、钱三强等一批科学家;她刚当记者时没有受过任何新闻训练,半年没有登出一篇稿,但是50年来写出大量轰动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她是记者,也是母亲,她克服生活磨难,带着残疾的儿子深入山区,同农民吃住在一起,做农民的知心朋友…… 她就是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科技日报高级记者郭梅尼。  相似文献   

12.
邵云环是我的老乡,她非常要强,也非常敬业。这次她刚到贝尔格莱德不久,就迅速地适应了特殊的报道环境。她从不计较得失,默默无闻地工作,领导要求做什么就做什么。她没有任何的名利思想。她写的稿子有思想,有深度。我来南斯拉夫工作时,特地带来一篇她与丈夫曹荣飞(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外交官)合作的稿子,那是一篇写于1992年的年终专稿。这篇稿子非常有水平。如果对塞尔维亚民族特性和政治状况没有很深了解,很难写出来这样的稿件。这次她到了贝尔格莱德以后,写了很多内参,为国内提供了宝贵的动态性分析。 由于电话线路问题,我只能每天去她家发稿。她一再坚持要给我把钥匙,让我无论何时都可以去她  相似文献   

13.
翻开今年第七期《新闻战线》,《好党员刘衡》这个题目吸引了我,我一口气把它读完,心情非常激动。对于刘衡同志,我既陌生,也熟悉。说陌生,因为我没有见过她,同她没有过任何来往;但是我对她又是熟悉的,因为二十年来,我常听人们谈起她,大家说她“犟”、“死不承认自己是右派”、“太吃眼前亏”……逐渐地我对她产生了兴趣,有机会就要打听她的消息。当时人们在谈起她的时候,语气间没有憎恨却是同情,是呀,这么一个老党员。……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象刘衡同志这样坚决不承认的是少数,因此她吃的苦头也最大,作为一个女的,我也就特别同情她。后来听说刘衡同志的右派问题被改正了,我由衷地为她高兴,但是她后来又怎样了呢? 凡是刘衡同志写的文章我都读,我的好奇心变为亲切感,我对她产生敬意,从她身上受到  相似文献   

14.
妈妈     
她是一位极普通的农村大娘,没有过轰轰烈烈的业绩,连救助别人的好事也很少做过。她太穷了,实在无力去接济别人,只有陪着流眼泪的人流泪。每逢有人讲自己如何英雄如何舍己为人时,她就会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一个要饭的来到自己门口,锅里没有一口饭,屋里没有一把米,没有东西打发人家。想起这些她就脸红,叹气,觉得自己活得不像个人。村里人可不这样看她,都说只有她才是个真善人。吃食堂时,大家选她打饭,掌握勺叉。一天三两二两粮食,有时一两半两,分成三顿,又分到每勺里能有几拉糁子?掌勺的要想对你好,从锅里猛地捞一勺,便稠的多稀的少,不管别人死不死保你活着。要想坑你.从上面给你擞一勺,便全是清水没有稠的,别人活不活保你得死。她不,不论给谁打饭,打之前都要先把锅咕咚咕咚搅搅,搅匀了再打,人们喝到碗底比比,沉在下边的糁子都差不多。社员们都说她好,承她的情,她不领情,她问:“我给你多打了吗?”有的干部们去打饭,叫她别搅从锅底盛,她装做没  相似文献   

15.
宋庆龄一直以坚忍、智慧的形象享誉国内外。14岁,她携妹妹宋美龄离开亲人赴美留学时不曾哭泣;陈炯明叛乱时,子弹两次掠过她的鬓角,她没有哭泣;孙中山逝世后,她也没有哭泣。可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却曾有过四次不为人知的哭泣。  相似文献   

16.
上海是一座新兴的城市。她没有北京、南京的帝王气派,没有西安、成都的历史名胜,她甚至赶不上姑苏,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比不了杭城,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比起中国许许多多的名城胜地来,上海简直有点“一穷二白”。上海,似乎最缺少中华文化传统的熏陶...  相似文献   

17.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豪迈的誓言,但她对事业、对同志有一颗赤诚之心。她就是北京丽源公司档案员、全国轻工系统先进档案工作者宋雅婷。韧劲儿大眼睛,上身穿一件极普通的的良白衬衫,浅灰色的裤子显得有点儿肥,方而清瘦的脸庞给人以刚毅的感觉。她是累瘦的,这话一点儿不假,自干上档案这一行就从来没轻松过。  相似文献   

18.
一个成功的记者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陈柏生老师是我党建国前后培养的著名老记者之一。她本来是学文学的,党需要时就当了记者,一干就是几十年,从没有当过什么官儿。她一生坎坷,家庭屡遭不幸,能够支撑着活下来,而且至今仍朝气蓬勃,就是因为她有这种社会责任感。她已经60多岁了,还是那样勤奋,仍然是人民日报的“高产”记者之一。她一遇到新闻就忘记了自己,废寝忘食,  相似文献   

19.
有篇通讯,记述一位老太太苦心经营一个小食杂店,她把全部收入用来抚养12个孤儿,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她这样做,是幼年失去双亲时,当地老百姓收养了她,她要报恩。有媒体拒用这篇通讯,理由是:事迹不错,也颇感人,只是见人见物不见思想——通篇没有一句反映她思想境界的闪光语言。  相似文献   

20.
肖璇说,她现在最喜欢鲁迅的两句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肖璇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会被一张遮住的海报改变。2010年7月,肖璇已完成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学业,正为即将的去向烦恼。她不是没有工作意向,新加坡教育部、上海一家外国电影公司,还有湖北老家一些零零碎碎的工作,都在她的备选列表上,但她却无法下定决心,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她总是觉得,"我还没有准备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