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娟 《快乐阅读》2011,(5):121-121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把握文意。文言语句组成的要素就是实词。实词的数量较多,且用法较灵活,并且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推断实词意思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命题第一题多是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  相似文献   

2.
陈小琴 《现代语文》2006,(1):113-114
文言文的阅读,如同英语科目中的“阅读理解”一样,需要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并懂得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对于高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真正把教材里的文言文读懂、读透了,大多数学生都能具有较为扎实的文言基础。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提高,用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高考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尽管是选自课外的文言片段,但其涉及的词语、句式以及某些背景知识却是课文中学过的,而且也并不排除对课内知识的直接考查,如99年至今的高考题。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些课内文言文学得比较好、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平常的单元测试中,往往能取得高分,但在做课外文言文阅读题时,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优势。这些学生平时虽然注意了知识的积累,但却忽视了阅读技巧的掌握。所以,文言文的综合阅读,除了要有较为系统的文言知识作基础外,还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考查是高考语文的重点,考纲要求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设置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个能力层级。近年来,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题共计19分,设题重点在于:第4题考查词语,第5题考查句子,第6题考查文意解析,三道题各3分,翻译题10分。实词考查是重点,其中第4、7题对实词直接附分,第5、6题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实词考查。  相似文献   

4.
学生对文言文阅读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做一点准备,就会发现,文言文阅读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仔细分析,文言文难在它的语言较现代汉语简洁、干练,语法也与现代汉语不一致。学生学习时要对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进行掌握,这些工作琐碎而沉重,读懂文言文文段很关键。有时学生看到文段后,迅速浏览上一两遍,还是不能很好的把握内容要旨。这时可以借助文言文阅读题的最后一道选择题来把握文段内容。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  相似文献   

5.
权兴永 《高中生》2011,(10):4-5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来看,传记类文本阅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2011年高考,有多套试卷考查的是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关键是要读懂文本。  相似文献   

6.
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应当十分重视词语解释。没有常见词汇的积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是一句空话。目前不少学生急于读懂文义,便借助译文读,有的甚至抛开原文而专读译文或专记老师讲课时译的话,对文章最基本的材料——词不求甚解。若选用与课文相近的文言句段令其释词就颇感困难。  相似文献   

7.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在当前的中考命题中,越来越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由于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立足课内,密切联系学生实际,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要解答好这类题目,既要加强对课内文言文的理解、把握及知识的积累,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准确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须把握好“读、思、联、结”四个字。读———解题的基础。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外文言文材料拿在手里,由于生疏,更要反复读,读懂、读透、读化。一读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读懂了它,文章大概意思就…  相似文献   

8.
王燕华 《西藏教育》2011,(12):17-18
阅读文言文,批判的继承祖国文化遗产,首先要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能够正确标点,断句,那就说明对文言文有了初步的理解,就可以着手反翻译了,如果标点错误,那就说明对某些词语还没读懂,就谈不上正确翻译了。  相似文献   

9.
许多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浅易文言文也学了不少篇,临到高三,一般的浅易文言文还是读不懂,考题得分不高,究其原因,并不是基础知识不实,而是缺乏从已知到未知的合理性推测判断能力,缺乏这种能力,就是不会迁移,一个词在课文中出现会解释,到了课外语段就不会了,因此,合理推断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闵昭 《教书育人》2014,(11):48-48
初中英语学习中越来越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在英语试卷中,单项选择需要读懂句子才能做对,完形填空需要读懂前后句子联系才能选对,阅读理解题更需要读懂文意方可游刃有余。阅读已经成了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第一步就是积累词汇,然后根据老师的指导辅以技巧点拨,不断吸收内化,阅读能力就可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孟召侠 《成才之路》2014,(23):80-80
2014年江苏语文高考对一些题型有微小的调整,文言文阅读对实词的考查有可能由客观选择题而转向主观释义题,对于实词的意义我们也应该重视起来。  相似文献   

12.
张怡春 《考试》2014,(11):48-49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不尽如人意,并且时间越往后问题越大,学生的文言修养越差,高中毕业生拿到没学过的文言作品能顺利读懂的,并不很多。现在每年高考,不仅文言文阅读题得分不让人满意,古诗词鉴赏题得分也让人揪心。其中原因很多,文言读得少是主因,但只读不写,也是原因之一。只读不写,机械记忆,不仅难以准确、牢靠地记住词语的意义、句式的特点,而且很难真正掌握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相似文献   

13.
正文言文阅读训练是高考备考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备考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提高推断能力正确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平时我们最常用的技巧,就是由已知推未知。如: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文言文的阅读,《考试说明》明确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并译好句子,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了对词语的推断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综合阅读题的考查目的 ,是在于通过对词语的理解 ,对语句的分析 ,对文意的概括 ,去检测考生是否正确把握了文意 ,理解了文章的中心主旨 ,并能对其内容作出正确的评价 ,对其技巧进行合理的鉴赏。很明显 ,着重考查的是整体阅读能力。因此 ,解答文言文综合阅读题 ,除了要掌握各种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外 ,注意掌握整体阅读的规律是很重要的。一、完整领会文章的内容 ,力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差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种整体理解能力 ,要正确地把握文意 ,既要微观上从字词入手 ,落实词语含义、语法结构、修辞运用和文化文学常识 ,…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实践中运用了“四步导读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读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阅读的教学模式,它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里“教师致力于导,学生循导而读”,在读中掌握知识和方法,在读中发展智力、提高能力。这种教师“教路”学生“学路”师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一、导初读、了解文意。识字解词读懂课文是理解内容的基础。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障碍无疑是文言词语和方言句式,帮助学生解决字、词、句难点使学生…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翻译题,是一道全面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水平的题目。从以往的情况来看,不少考生在这道题上失分比较多。如果考生能在读懂原文的前提下,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稳打稳扎,就一定能打胜仗。一、遵循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泽:严格按照  相似文献   

18.
<正>优秀的文言文篇目,饱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和道德力量,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走近作者高尚的人格,接受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这一切都是以读懂文章为前提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一、根据字形结构推断文言词语的含义  相似文献   

19.
王白 《现代语文》2008,(7):152-153
文言文阅读试题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分值,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一道题;笔者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经验以及在高考评卷中发现的问题,谈谈文言文阅读及解题技巧,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一、读懂文本,准确把握主旨读懂文本是准确理解内容的基础,也是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关键。要读懂文本、准确把握文本主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实词的词义”是阅读文言文的难点。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读懂文言文的关键;要读懂文,就必须读懂句;要读懂句必须读懂词,尤其是实词.它是构成句的核心。作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供测试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在选材上一定会设置必要的障碍点,这就要求我们有较强的实词理解能力。下面就实词的理解简单地谈几种方法。一、据形索义法。汉字是表意文字,通过分析字形,可以探知字的本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