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版面作为新闻宣传的载体,是报纸的感性外观,是各稿件间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它担负着评价新闻、吸引读者、展示个性的功能,是报纸内容与形式的能动反映。一张办得成功的报纸首先吸引读者眼球的是精美的版式,它会使读者在阅读报纸内容之前就有一种审美的愉悦,这种美的产生是和版面设计的美学原理分不开的。以下是本人对此论点所做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一张广电报送到读者手中,能不能吸引读者,除了报纸刊载的内容外,报纸的版面编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广电报的编辑们象是打扮新娘一样,总是想把每一期报纸打扮得更美些,让读者看了赏心悦目。怎样才能让报纸的版面更美些?一、注重报纸版面的和谐美,红花绿叶总相宜。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版面也是一种文化表现,这种文化表现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与报纸广大读者群的审美意识密切相关。中国人性格沉稳,讲求规则,在视觉上喜欢疏密相宜,整齐匀称,对文字、绘画、建筑、园林、诗词文章,无不如此。可以说,追求和谐与协调,…  相似文献   

3.
周雅婷 《新闻前哨》2002,(12):37-37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化的媒体竞争中,报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为了争夺读者,以赢得最大的市场份额,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各家报纸,正努力增强报纸版面标题的吸引力,以美的标题和版面设计吸引读者已成为报纸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此探讨报纸新闻标题美的形式,主要探讨标题的形式美、意境美和节奏美。一、报纸新闻标题的形式美报纸新闻标题的形式美是指标题作者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列入标题中的语言文字进行有机组合而呈现的一种外观美。报纸标题有一定的结构,它表现为引题、主题、副题,且各个组成部分在不断变化,这使新闻…  相似文献   

4.
报纸编辑工作一向被认为是报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审美角度来看,将报纸编辑工作视为新闻审美与创美活动的重要方面来研究,至今还未引起从业者足够的重视。为倡导建立报纸编辑美学,促进依据美学原理进行报纸编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本文试从以下几点作一些探讨。 一、报纸编辑美学的研究动因 何为报纸编辑美学?笔者认为,报纸编辑美学是从审美角度把握报纸编辑的整体活动美,以构成报纸编辑主体与客体(包括读者、作者及其他相关者)之间的审美关系和谐一致。报纸编辑美学由长期的报纸编辑实践及读者的检验应运而生,具有客观规律性。 1、报纸编辑工作本身创造了编辑美。报纸所刊内容是人类现实的反映,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真善美。从新闻实践来看,作者的审美角度是用事实的真与善来判断对象是否有采写价值。而从读者方面讲,则不仅要求真与善的信息,还希望作品生动活泼,读报时有一种和谐自然的审美愉悦。这二者统一于报纸编辑的审美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版面作为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版面美是报纸版面编排中的具有广泛内涵的美学特征,从中挖掘具有芙感作用的各种因素,可以提高版面形式的审美价值,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今,报纸的竞争已远远超出新闻的范畴,读者在获取新闻和信息的同时,越来越期望得到美感,就像观众欣赏MTV时不但要求音乐美,更要求画面美。谁来做到这点?答案是美术编辑。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多年来,越来越多的报纸上出现了美术编辑或版式设计的字样,有的报社甚至不惜重金聘请视觉总监,负责统筹报纸的版式设计,这表明在当今报业发展中美术编辑的地位日益重要,美术编辑正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文艺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稿件内容质量的高低和版面编排的美与否,直接影响着整张报纸的水平。如何办好文艺副刊,使其成为一张能吸引更多读者视线的亮点报纸,是报人们长期以来所共同关注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杰克·富勒[美]说:“准确地、深刻地理解读者的兴趣应该成为报纸编辑的焦点.这可以帮助报纸决定在报道中应注意什么内容,因为满足读者兴趣是我们报纸业的一个奠基石.而且读者的兴趣本身就是新闻定义中的一个要素。”刊发这篇稿件的目的,是希望编辑在编稿时多为读者着想.而不是就稿编稿,“拉在篮中就是菜”。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越来越趋向高层次与多样化,服务于生话的美已成为人们的强烈要求.报纸是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信息与美的传播媒介,因此也要注重视觉的漂亮,让漂亮走进读者的眼中,给读者带来一片美的天地.让报纸的美冲击读者的视觉.当翻阅二十年前的报纸,通过一页页发黄的版面,不由人想起昔日那印刷技术烙印在报纸上的外在形式:一条龙的排版印刷,延续几百年来繁琐而复杂的铅排印刷的流水生产线,纸模浇铸的铅版,通过老式轮转机印在新闻纸上那1平方厘米60眼粗网纹而模糊不清的图片和那凸凹不平的铅字,吸墨不匀所形成的“花白”,以及那粗糙纸纹及浮肿的油墨痕迹……  相似文献   

10.
何迪  陈立吾 《新闻前哨》2010,(7):99-100
和谐化引申到报纸版面设计中,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版面中各元素之间的整体协调,二是版面与人之间的沟通。《南方都市报》的美术总监墨自在访谈中就特别提到,报纸的设计要体现"中气之美"、"和谐之美"。和谐化设计的目的,在于给读者营造一个亲切舒适的阅读环境,在理性上,即报纸的功能方面,要以最大限度地方便阅读,满足读者需求为准;在感性上,要体现自然的情趣,给人以愉悦,舒缓的阅读感受,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11.
所谓报纸品牌忠诚度的建设,是指报纸在品牌建设中着意针对读者对报纸的信赖所做的品牌建设工作,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读者对报纸的忠诚,从而达到报纸稳定、持续的发展。读者对报纸的忠诚度,是从读者对报纸的满意的概念中引出的概念,是指读者满意后产生的对报纸品牌的信赖、维护和希望重复购买的一种心理倾向。读者的忠诚度其实就是指读者对报纸忠诚的程度。要想实现读者对报纸的忠诚,就要在报纸品牌的打造上多下工夫。读者对报纸忠诚的程度,从终极目标上看,表现在读者对报纸的依赖心理,但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条件是要做到报纸从业人员对报纸的忠…  相似文献   

12.
提高生活类报纸的可读性,一定要重视版面质量,版面的设计直接体现编辑的水平和报纸的品质。如今对报纸的版面,也无不用比较"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和评判。所以我们说一张好报纸,一定是"好版面"与"好文章"的完美结合,必定有很强的贴近性与可读性。浏览国内一些成功的都市类报纸的版面,我们发现这些"好版面"既有亲近读者的"外秀",更有贴近读者的"内美"。笔者认为,生活类报纸版面的可读性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报纸行业中,读者心理是编辑工作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以读者心理为基础来建立和完善读者意识,是报纸编辑追求报纸发行量与读者满意度"双赢"的制胜法宝。在具体编辑工作中,报纸编辑首先要准确定位报纸读者,了解读者心理特点;其次要满足读者心理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读者意识。在多角度完善编辑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报纸编辑的职业效能感。  相似文献   

14.
报纸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起源很早。而现代报纸则最早出现于欧洲,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报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媒体对于新闻从业者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讲究视觉编辑在设计版面时要内容与形式、政治与技术达到完美的平衡,使读者在阅读报纸内容的时候也能享受到版面设计之美。本文将从平衡、对比、比例和统一这四个大的方面浅释报纸版面美化的基本设计原理,和对读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媒体管家     
新闻集团拟在美推出数字报纸据悉,新闻集团计划在美国推出一份面向年轻读者的数字报纸,通过iPad、手机等载体发行,充分利用新闻集团《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道琼斯通讯社以及该集团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报纸等内容资源。新闻集团的数字报纸  相似文献   

16.
一、版面是报纸风格的重要体现版面是一张报纸的脸面,“脸面”的美与丑,是一张报纸能否吸引读者的关键。在《求索集中》中,王军先生把目前国内报纸的版式风格分成了三种类型,一是传统型。此类报纸的特点是讲究传统规范,版面规则严谨,版式四平八稳。如《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二是创新  相似文献   

17.
版 面编排作为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报纸的门面 ,是引导读者阅读的先导。它的编排如何 ,往往体现着编辑部的办报方针、报道思想。一张报纸是否可读 ,是否引人入胜 ,内容的精湛固然是根本 ,但读者最先接触的却不是内容 ,而是版面。一个恰当、完美的表现新闻内容的版面 ,能极大地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一个编排杂乱 ,对新闻内容表现不贴切的版面 ,就会使之骤然减色 ,甚至受到歪曲。可以说 ,版面编排是一个思想性、政策性与技术性结合的问题 ,是一门“美”的艺术。版面的参差美所谓参差美 ,是就变化而言的 ,它是通过交替使用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报纸版面编排是一种造型艺术。版面是报纸的面孔。人们拿起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报纸的版面。一张报纸能不能象磁石吸铁般地把读者吸引住,当然最主要的是内容,然而版面编排也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不可忽视。我之所以称它为造型艺术,因为它有强烈的视觉感,是一种组合美。这种组合,不是机械地组装,而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组合。所以,虽然是盈尺版面,却  相似文献   

19.
国际     
《新闻天地》2006,(5):51-52
默多克:报业要为数码时代未雨绸缪;美报网上读者激增印刷版仍面临挑战;美报纸纷纷试水博客新闻;美报头版内容靠“民选”;英国订富豪杂志也要查资产;英国网上广告收入有望超过报纸。[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在对报纸进行编写的过程中,对读者的心理进行研究是报纸编辑人员的必要工作,在充分了解读者的心理的基础上来建立读者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读者对报纸的订阅量,满足读者对报纸的需求。在对报纸进行编写的时候,按照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相关的因素,报纸编辑要对读者进行分类,然后按照分类进行不同内容的编写,再了解不同年龄、职业的读者对报纸内容的需求,进而使报纸的编写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