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福》开头描写鲁镇年底“祝福”的景象,说“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有学生问:“钝响”就是“沉闷的响声”,鲁迅为什么要用“钝响”而不用“闷响”?  相似文献   

2.
作文范围描绘一幅自然图景作文要求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参考题目 1、秋 2、雪后 3、校园的早晨 4、公园一角 5、果园美景 6、迷人的海滨 7、乡村的黄昏 8、走在山间的小路上训练提要好的景物描写经常起着这些作用: 一、可以交代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可以促成故事情节的发展。记叙文章要写到人,就少不了要对人物活动的环境进行描写。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开头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相似文献   

3.
写人叙事,总少不了要对人物生活的环境和事件发生地周围的景物进行必要的描写。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景物描写具有其特有的重要作用。那么,景物描写具有怎样的作用呢?让我们结合实例作简要说明。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请看下面这段文字:“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是鲁迅先生《故乡》一文中的一段话,这段话所交代的正是《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时代背景,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农村。与此同时,这段话也给鲁迅先生此次回去“…  相似文献   

4.
细节,在文学作品中决不是细微末节,那些从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加工、提炼出来的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大都能够达到以小见大、寓意深刻,在揭示生活矛盾、塑造人物性格、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现从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中举出数例,略加分析。其一是描写特定环境或景物的。描写典型环境中的特定景物,创造某种气氛,或推动情节发展,或揭示人物心理状态,都能够起相当作用。《故乡》开始部分,写“我”冒着严寒,经过长途跋涉,  相似文献   

5.
去过百草园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不过如此!”接着便是有些失落感。同学们在课本上读到的百草园是那样的优美,那样的神奇,那样的令人憧憬;而在现场却无法感受到文字所描绘出的神韵。为什么文字的描写与真实的景致会有那么大的落差呢?究其原因,除了我们没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对它怀有深深的情感之外,最主要的是鲁迅先生在描写景物的时候进行了“动态化处理”,致使其笔下的景物生动化、情趣化。鲁迅先生在描写百草园景物的时候,穿插进了很多动态的东西:伏着的黄蜂、直窜向云霄的叫天子、鸣蝉、蟋蟀;很多好玩儿的活动:翻断砖、按斑蝥的脊梁、…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的《夜》是一篇很有特色的短篇小说。除了它的构思精巧,思想内蕴深沉等特点之外,作品很注意景物描写,注重通过特定的景物描写,制造一个适合于人物性格发展的典型环境。第一,通过景物描写,制造环境气氛。小说一开始,就写老妇人的室内陈设:  相似文献   

7.
<正>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小说的"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个性的人物形象。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常常会被其中精彩传神的细节描写所吸引。《孔乙己》一文中,鲁迅对孔乙己的手进行了数次直接、间接的细节描写。读者在这些细节中能窥探出孔乙己的命运轨迹。  相似文献   

8.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注意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深刻理解文章蕴意。鲁迅先生的作品就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尤其是《祝福》中一些细节描写很有特色。  相似文献   

9.
景物描写是我们作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大自然是绚丽多彩的,日月星辰,春夏秋冬。雨雪雷电,山林田野,江河湖海,五光十色,应有尽有.且各具特色。怎样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呢?前提是细致的观察,没有细致的观察就不可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并准确具体地描绘出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我们不少同学初学写景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曾这样答复过一位朋友,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自己最喜欢的是《孔乙已》。在这不到三千字的短篇小说里,鲁迅运用了环境、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鲜明的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一“追念论”是老舍之子舒乙先生1986年在《一对“孪生”小说》中对老舍的一个文学主张的概括。在《小说里的景物》、《景物的描写》、《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我最爱的作家康拉得》、《小人物自述》四篇文章中,老舍比较集中地论述了这个主张。在1931年10月10日《齐大学刊》二卷一期《小说里的景物》一文中,老舍首次提出这个主张,他在谈到景物的地方色彩以后说:这个地方色彩不仅是随手描写一下,有时候竟自是作小说的动机。试读中国现代短篇小说,最多的是回忆体的作品。他们写作的动机,自然也许是因为对一个…  相似文献   

12.
所谓“反常合道”是指反生活之常合艺术之道。中学语文课文里“反常合道”现象多种多样,难以胜举,现将常见的几种简要析举如下: 一、景物描写反常鲁迅先生《药》的第四部分这样描写清明时的景物:“这一年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枯草支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的《祝福》,是一篇具有深刻典型意义的短篇小说。它描写了祥林嫂被封建礼教、鬼神迷信和封建宗法制度吞噬的经过,再现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一个重要侧面。作品以其内容的充实,思想的深刻,刻划的深切,技巧的圆熟而著名,堪称为鲁迅先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单从结构来说,它剪裁精巧,市局合理,针线严密,显得十分巧妙而独特,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祝福》是鲁迅先生创作的极具时代特色的著名短篇小说,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地在小说中融进有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的文字,并使之自然融合,这就使得小说更显沉重,更为深刻,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一、自然环境的描写:无声的控诉更显深沉首先是开篇:营造沉闷压抑的气氛,为人物出场奠基。祥林嫂的一生是屈辱的一生,她是千百年中国妇女的代表,令人唏嘘,让人慨叹,祥林嫂的一生又是悲惨的一生,是那么的无助,值得同情。  相似文献   

15.
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川田野,江河湖海,雨雪风霜,是孩子们熟悉的自然环境。城市村庄,高楼大厦,街道桥梁,家庭房舍,是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不论写人还是叙事,都离不开对这两种环境的描写。这种有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就是景物描写,也可以称作环境描写。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有些课文是以景物描写为主的,如《海上日出》、《繁星》、《松坊溪的冬天》等。有些课文则在写人叙事中进行片断景物描写。这样的课文非常多,带有普遍性。如《小英雄雨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的战友邱少云》、《飞夺泸定桥》等等。怎样读懂这一类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呢?这需要从景物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的小说,历来在塑造人物方面非常成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些人物如果离开了小说中非常独到和精妙的典型环境,则无疑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可见,读鲁迅的小说,不可遗忘的是他的典型环境的开拓。下面笔者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鲁迅小说中的典型环境描写。  相似文献   

17.
《故乡》是鲁迅先生第二部描写农民的小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小说通过“我”回故乡的见闻,描写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可悲变化,语言含蓄蕴藉,尤其是其中的景物和肖像的色彩描写,寥寥几句,就勾勒出故乡的萧条与冷落,表达出一种物是人非、人世沧桑之感。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祝福”的描写作为一种习俗,过大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祝福”。“祝福”的仪式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天内举行,用“牲醴和香烟”祭祀“天神”和“祖宗”,以祈求来年的幸福。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人生的典型环境,而且也留下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烙印。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祝福”的情景。这些描写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状况:人们的风俗习惯依旧,思想意识依旧,也即封建迷信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喜欢的一个短篇小说。文中虽然没有非常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可孔乙己这一艺术形象却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给读者以立体美的享受。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把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放在一个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里去,让读者去品味孔乙己这一形象的可悲结局,从而给读者以悲剧的美感。也就是说,作者从不同角度,用透析的方法描写一个典型环境,衬托孔乙己,使孔乙己这个形象达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作品从两个不同角度展示了小说的环境。首先,作者从小伙计的角度,展示了孔乙己生活的场所——…  相似文献   

20.
细节,细微的环节和情节,象人体的细胞,是构成文学艺术作品的最基本的单位。恩格斯有句名言:“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大量文艺作品表明,真实的细节描写正是描绘典型环境、刻划典型人物的重要艺术手段。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例子。《孔乙己》,文字不满三千,只通过小伙计的见闻,描写了孔乙己一生中几幅生活画面,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连贯的情节,但是它的时代特征极为鲜明,它的人物形象栩栩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