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式八卦连环掌,是以八卦掌前辈尹福之姓氏命名的掌法,又称北城掌法。是八卦掌鼻祖——董公海川创编的八卦掌法之一,属硬掌法。多年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社会上鲜有传授。 八卦连环掌是董公依易理立论,据道家之术为法,综合武术的攻防手段创立的一门拳法。为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繁荣中华武苑,满足国内外广大武术爱好者  相似文献   

2.
八卦连环掌,以动为本,以变为法,“走转旋川(穿)、拧裹钻翻”,概括了其运动风格及特点。八卦门内支派虽多,各派的掌型、掌法各异,但根本特点风格是一致的,其组编,内含基本是一个模式,即每一掌法中,少者有三、四个,多则有八、九个动作;且不论动作多少,都是攻防相辅的掌术,固八卦掌的每一个掌法,都有机地组合成了一套攻防掌术——组合拳。每个支派组编的掌法的套路,也都以易卦之理、之数为准,称八大掌式(或手),以一手生化八手,共计六十四手。因此不论哪一门派,都承认削、砸、劈、挎等六十四手招法。  相似文献   

3.
特殊功法,又叫辅助功法或加强功法或称单操法。在武林界,各门派都有各自的、风格独特的特殊功法,虽然这些功法各异,并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一个:加强习拳者的内功和外力,以提高其打击力度和速度及抗击打击的能力,使之在攻防格斗中处于优势。尹氏掌法的特殊功法也很多,常见的基本功法—是内功修练法:吐纳提气,无极意守法、桩功;二是外操法:操腿法、操掌法、操身法。  相似文献   

4.
蔡春明 《武当》2009,(4):23-24
八卦掌是以走转运掌为主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掌法,其招法多,实用性强,深得武术爱好者的喜爱。练好八卦掌,用好八卦掌,应遵循八卦掌练习的基本要求,这里谨介绍一些八卦掌基本练法及用法:  相似文献   

5.
刘剑峰 《武当》2000,(11):18-21
八卦掌之所以称掌而不叫拳,是因为它在掌法上独具风格。本文将着重把八卦掌独特的掌法整理成文,献于同道。  相似文献   

6.
汪晓雷 《武当》2011,(3):27-28
八卦掌是以掌法和步法的变化转换为中心,其基本掌法是,单换掌、双换掌、蛇行掌、顺势掌、抱掌、合掌、扣掌及回身掌等基本八式。八卦掌流传至今已有多个流派,各派掌法名称有所不同,具体练法各有差异,但大多都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过程,从最基本的单换掌开始,逐步完成八掌转换连接。基本步法有起、落、摆、扣这  相似文献   

7.
于靖 《武当》2008,(4):27-27
青龙探爪是八卦掌最有代表性的掌式,八卦掌的各式掌法,均由此掌式变化而来。因此,掌握和练好青龙探爪,就是八卦掌独门功夫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8.
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八卦掌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方法,经常练习八卦掌,能够增强体质,祛病延年,提高健康水平。一些患有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肠胃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通过练习八卦掌,疾病得到了治疗,效果比较好。文章通过对八卦掌拳种及其健身功效的简单介绍,增强人们对八卦掌的认识,并希望人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八卦掌的练习中来。  相似文献   

9.
谢远基 《武当》2014,(6):26-27
八卦掌是一种以行步走转与掌法变换结合,强调内劲发力的武功,又称八卦连环掌、游身八卦掌。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中的八卦图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  相似文献   

10.
武术界都知道八卦掌是转着圈练的,但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有直趟往返练习的八卦掌。直趟八卦六十四掌,是董海川的入室弟子刘德宽先生创编的。董海川先师门下弟子众多,但多是带艺投师,所以董海川在授徒时,除了传授八个基本掌法(定式八掌、老八掌)以外,其余都是因人  相似文献   

11.
程式八卦掌是董海川先师的得意门生之一程廷华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的一种八卦掌法.他的特点是:外柔内刚,混元一气,沉稳见神速,游离发内功,掌掌击要害,至敌迷沌中.本人随师习八卦掌十八载有余,性有所司,深知其奥妙高深.八卦掌不但克敌制胜,养生更具奇妙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华武术》2008,(3):34-35
八卦拳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由于它运动时纵横交错,分为四正四隅八个方位,与《周易》八卦图中的卦象相似,故名八卦掌。有些八卦掌老拳谐常以卦理解释拳理,以八个卦位代表基本八掌。  相似文献   

13.
武术界都知道八卦掌是转着圈练的,但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有直趟往返练习的八卦掌。直趟八卦六十四掌.是董海川的入室弟子刘德宽先生创编的。董海川先师门下弟子众多,但多是带艺投师,所以董海川在授徒时,除了传授八个基本掌法(定式八掌、老八掌)以外,其余都是因人施教,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传授不  相似文献   

14.
吴宪民 《精武》2006,(10):19-19
吴德连(1868~1945年)字峻山,北京人,自幼好武,从韩福顺习八卦掌,精研四十余年,旁及太极、六合诸功,曾任南京中央国术馆第三任教务主任,南北执教,颇负盛名,是八卦门中杰出者之一。其所传六十四势掌法,又名九宫八卦掌,强调以掌代拳,以走为主,参以虚实变化,步分摆扣,手眼当先,进退转换,动作自然,极具研究价值。今将吴先生亲传六十四掌行功笔记列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吴宪民 《精武》2006,(11):30-30
吴德连(1868~1945年)字峻山,北京人,自幼好武,从韩福顺习八卦掌,精研四十余年,旁及太极、六合诸功,曾任南京中央国术馆第三任教务主任,南北执教,颇负盛名,是八卦门中杰出者之一。其所传六十四势掌法,又名九宫八卦掌,强调以掌代拳,以走为主,参以虚实变化,步分摆扣,手眼当先,进退转换,动作自然,极具研究价值。今将吴先生亲传六十四掌行功笔记列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谢远基 《武当》2014,(7):30-32
如何练出八卦掌的内劲呢?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内外兼修。在这个过程中,要抓住三个要点,一是要抓好调身。调身是运用意念调节掌型、步型、身型,掌法、步法、身法等基本动作,使之符合八卦掌的规范,即调准八卦掌的基本动作,从而逐渐达到练功要求和目的一种手段。调身要讲究正确性,做到“九要”(即塌、扣、提、顶、裹、松、垂、缩、穿),符合“八卦掌,走为先,收即放,去即还,变转虚实步中参。  相似文献   

17.
李翘 《武当》2012,(6):27-28
八卦掌用《易经》作为拳技的理论依据。八卦掌的基本八掌分别比附为乾卦、坤卦、坎卦、离卦、震卦、艮卦、易卦、兑卦。八卦掌还借用八卦的数术,来规范拳技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以八个基本掌法比附八卦的数目,以六十四掌,分为八组,每组八掌,  相似文献   

18.
史明  大姜 《武当》2004,(5):28-31
这套掌法是余启蒙恩师民间少林、八卦掌师欧阳平老先生生前所授。余在太原求学时,曾向恩师著名武术家陈盛甫教授请教,恩师甚为欣喜,遂一招一式进行指正,使这套掌法更完整,更科学。其后恩师又传余九宫八卦连环掌。两套掌法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余视若枕中之珍,从不轻易示人。每当夜深人静,追思二位恩师音容笑貌,常潸  相似文献   

19.
八卦飞云扇     
李同喜 《武当》2006,(12):20-23
八卦飞云扇主要以八卦掌传统武术技法为基础,以“以走为用”、“以掌为法”为要领,是以扇法练习替代掌法练习的新型武术套路。  相似文献   

20.
八卦掌在长期的发畏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种流派。它们各有千秋。在掌法和练法上虽有一定的差别,但在“走”的特点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