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越文化在明清时期已达到鼎盛,而此时小说创作也是硕果累累。明清小说的作者多来自吴越地区,作品的题材内容也多取材于吴越地区,明清小说中蕴涵了丰富的吴越文化。吴越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说的发展,明清时期小说的繁荣也推动了吴越文化的发展。探讨吴越文化与明清小说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认识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怨恨"是21世纪茅盾研究的新判断,是茅盾小说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茅盾不但反抗与怨恨中国传统的诸多弊端,同时也反抗与怨恨西方现代文化的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3.
茅盾并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有特定含义的“乡土文学”作家.然而,如同鲁迅一样,他的作品尤其是那些与江南杭嘉湖水乡有关的作品,其中的乡土地方色彩既普遍存在又显著浓厚.不论是他的小说、散文、杂文,浙江地方色彩是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中外茅盾研究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多数学者的眼光集中在茅盾作品中的农村生活习俗上,而对其作品中的浙江地方风景的描写及其文学审美意义,却有所忽视而未能加以研究和论述.只有极少数的学者谈到,又未展开论述.例如捷克学者马立安.嘎利克在斯洛伐克文版  相似文献   

4.
茅盾文化性格中的理性精神和务实态度 ,使其始终如一地面对现实人生、从事理论建构和审美创造。茅盾依重理论 ,却没有走向纯思辨的形而上世界 ,在于他深受实践理性精神的内在制约。茅盾文化性格中的理性精神和务实态度 ,与儒家实用理性的文化传统相联系 ,同时也在于深受吴越文化精神的熏染  相似文献   

5.
茅盾擅于展现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现代都市文化场景和快速生活节奏,并以此观照、分析现代中国社会,这构成茅盾创作最显眼的底色和基调.而独特的都市视觉、都市精神、都市时空节奏,则使其小说成为典型的现代都市小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我国的现代文学研究中,出现了贬低茅盾小说艺术价值的现象,有的研究者对茅盾小说艺术个性的认识以及在评价问题上,发生了一些偏差.有人甚至将“茅盾现象视为小说创作中某些不良倾向的代名词,而无视他的一系列小说作品曾经有过、迄今仍然存在的审美魅力,企图将茅盾排除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大师之外.因此,重新审视茅盾的创作活动,探析其小说的艺术个性,并对其作出正确、公正评价,是有必要认真研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茅盾小说世界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三类:传统型、娜拉型和卢森堡型.茅盾揭示了历史与现实在历时性状态下对传统女性的双重制约,环境的改造力是传统女性通向现代女性的桥梁.娜拉型女性从家庭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不断幻想,又不断幻灭,现代意识和传统的民族文化心态在她们身上共存,使得她们矛盾和痛苦.茅盾预示了娜拉型女性的出路在于走向卢森堡型的女性行列,但并没有在两者之间架设起“桥梁”.茅盾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成败得失主要是由茅盾的创作心态决定的,茅盾的婚恋情结和革命情结是制约茅盾创作心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制造环境气氛,作家可以调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运用色彩艺术,特写艺术,雕塑造型艺术,绘画艺术,园林建筑艺术及音响艺术等各种不同艺术手法,来达到刻划人物性格,构思小说布局,制造小说环境氛围.所以,小说家的艺术天地是艺术家中最为广阔的.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茅盾,在小说创作中,同样运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创造茅盾小说的艺术天地,来丰富茅盾小说的艺术世界.其中,在小说创作中运用各.种不同音响艺术来刻划人物性格,展示环境氛围,突出作品主题,是茅盾小说艺术世界里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
提起茅盾的小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批情节小说,诸如《子夜》、《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这批小说以其情节的错综复杂、人物形象的生动丰满和环境的典型深广而为人所称道.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抒情小说和心理小说在中国文坛的蓬勃兴起,茅盾的一批抒情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声誉渐渐提高.《蚀》、《虹》和《腐蚀》等小说为当代茅盾研究者频频论及,其价值不断被发掘.  相似文献   

10.
金庸新武侠小说四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新武侠小说是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抒写古代侠士,在古风、古韵中渗透丰富的生活与文化意义.本文从生活的意义、艺术审美价值、吴越文化背景及作品的视角几方面阐释金庸小说的思想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在小说中有许多的新型女性形象,她们都有着各自的特点,都非常的鲜活.而茅盾描绘的女性形象却具有与其他小说中形象不同的特点,茅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独特的,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时代女性形象是茅盾小说创作的一个母题。茅盾通过《蚀》、《虹》、《腐蚀》等小说的创作,真实地再现了“五四”落潮后的时代女性在新的历史转换中的人生演变轨迹。这一母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它与茅盾早年投身妇女运动、《红楼梦》女性现的影响以及作者深层的文化心理意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吴越小说做为“乡土小说”的一种参照,认为吴越小说是我国地域小说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并详尽阐述了其中的概念,界定与分类,在地域小说研究门派纷起中又立起一杆旗帜。  相似文献   

14.
当代著名作家池莉以写武汉的人与事而著称,作为凡俗世界的歌者,她的作品与武汉独特的地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苍凉浑厚的秦地小说相比,与清新秀丽的吴越小说相比,池莉的武汉小说无疑是介于南北文学之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形态。  相似文献   

15.
变形有广狭两义,狭义变形指涉不同种属的生命形体的相互转换,也可称作是肉身变形,它源于古代神话、宗教.现代变形艺术基于现代哲学变革和现代文明危机及文学创新欲望,有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两条路线.茅盾小说变形艺术更多与现代主义相联系,早期小说变形基于历史断裂引发的危机意识,三、四十年代小说变形基于美学现代性追求.动态性、抒情性、哲理性是茅盾小说变形艺术的三个主要特征,这三者都与政治隐喻相关联,变形演绎的就是一曲"身体政治学",这是茅盾小说变形艺术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6.
茅盾小说具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的色彩,茅盾从悲剧美的高度,塑造了一系列悲剧人物,“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并揭示了各类悲剧产的客观环境与社会因素,寄寓着他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憎恨与反抗、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茅盾小说中的各类悲剧色彩斑斓,因其立足于现实主义的牢固基石,故色调有别于中国或西方的古典悲剧与现代悲剧.  相似文献   

17.
陕西因其各不相同的地理形态和历史文化积淀而在小说文本中呈现出陕北、关中和陕南风格迥异的文学姿态.陕南农村是王蓬长期生活过的地方,也是其小说创作的地域背景.深入农村的生活经历为作家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真切的体验.在王蓬的小说文本中,关于陕南的农村风景、乡风民俗和地域历史文化渗透在故事之中并且无处不在,作家借用这些写实性的表达不仅向读者展现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学景观,而且也建构着他内心的乡土世界.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从茅盾人生追求与文学创作历程的结合上,论析政治倾向始终是茅盾小说的精神脉系这一观点.茅盾的文学理论主张的创设、文学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确立等等方面,都有着明晰的政治眼光,强烈的阶级意识及浓厚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两岸的乡土小说创作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异轨同驰的文学现象.本文主要探讨两岸乡土小说的同构性和异质性.这种因特殊语境而形成的同构性,体现为两岸相似的文学理论资源和风云激荡的社会语境;而两岸乡土小说的异质性,可归纳为作品主题的不同和相异的地方色彩及风俗画的描绘,台湾的乡土小说提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20.
茅盾改书名     
1931年至1932年间,刚刚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茅盾写出一部30多万字小说《子夜》,从而尊定了作者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后来,这部巨著成为茅盾文学生涯中的代表作。但是,这部小说原先并非题名《子夜》.而是《夕阳》,《子夜》是在出版时才正式定名的。1933年1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这部小说时.茅盾(?)经推敲,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