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似乎成了现代儿童最主要的娱乐形式,所以到10岁时大部分儿童都已变为遥控“专家”。但他们知道如何爬树、如何建沙堆城堡吗?根据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IPA)发表的研究报告,其答案显然是“不”。为使当代儿童能够重新拾起父母孩童时代的传统娱乐项目,一个由专家和名人组成的委员会推荐了32件在10岁前应做的事。研究报告说,现在的儿童很少有自由时间来自娱自乐,其原因有多种:有些父母担心孩子的安全;一些儿童不希望衣服被搞得脏兮兮的;另一些孩子的日程被排得过满,他们不是去上课,就是去参加有组织的课余活动。协会会长道格…  相似文献   

2.
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似乎成了现在儿童最主要的娱乐形式,所以到10岁时,大部分儿童都已变为遥控“专家”。但他们知道如何爬树、如何建沙堆城堡吗?根据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IPA)近日发表的研究报告,其答案显然是“不”。为使当代儿童能够重新拾起他们父母  相似文献   

3.
《教育文汇》2005,(9):13-14
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似乎成了现在儿童最主要的娱乐形式,所以到10岁时,大部分儿童都已变为遥控“专家”。但他们知道如何爬树、如何建沙堆城堡吗?根据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IPA)近日发表的研究报告,其答案显然是“不”。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电视和电脑游戏以乎已成了孩子们最主要的娱乐形式,大部分孩子都已变成了"遥控专家".他们知道怎么使用遥控器、电脑,但他们知道如何爬树,如何建沙堆城堡吗?根据国际儿童游戏权协会(IPA)近日发表的研究报告,其答案显然是"不".  相似文献   

5.
陈功苹 《山东教育》2010,(1):106-106
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皇帝”,父母的手中宝,爷爷奶奶的心肝。现在的孩子,他们很少知道去体会父母的艰辛,更不懂得体贴老人的身体。面对操场上那些蹦蹦跳跳的身影,我常自问该如何让他们去更多地明白父母的不容易,该如何让他们明白爷爷奶奶的疼爱和呵护,又如何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付出……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孩子长得越来越胖了。家长们应该如何采取措施防止其肥胖呢?首先就是要鼓励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户外活动尤其应当提倡。童年应是身体运动的旺盛时期。超重的儿童可能长成肥胖的成年人,并为将来不好动的生活方式付出更多的代价。为了避免其肥胖,除了为孩子提供多种体育锻炼的机会外,还应当向他们提供营养全面的饮食和有益的饮食环境。家长们要有耐心并要理解:孩子们的许多饮食习惯是“正常”的。如何从一开始就养成有益于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专家提出了一些忠告。有些饮食上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家长们往往担心他们的孩子“吃得…  相似文献   

7.
李娜 《幼儿教育》2002,(9):37-37
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有些父母便会担心起来,怀疑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其实,这是儿童正常的行为表现,这里的“不同角色”是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自言自语”是幼儿的游戏言语。  相似文献   

8.
现在,早期教育已深入人心。年轻的父母一见面就谈论着如何教育孩子。那么,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呢?一、要当孩子的玩伴。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要把玩具当教材,要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儿童的聪明才智。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游戏是发展各种才能的重要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力手段。”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也指出:“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很大作用,它可以锻炼幼儿身体,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行为,发展幼儿智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如唱歌…  相似文献   

9.
保护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职责,而父母更应该让孩子直面困难,处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重大生活事件。您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做吗?选择“从不”、“偶尔”、“经常”、“总是”回答以下问题。1.我经常不允许孩子做一些同龄人可以做的事情,因为害怕他会出事。2.我有些过分担心孩子的健康。3.如果孩子的游戏我不能够接受,我会说“这个要求,我不能满足你。”4.当孩子还没有按照我的期望去做的时候,孩子会感到不安。5.别人说我对孩子太关心,有时候被认为是过分夸大的。6.我喜欢孩子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事。7.我在过马路、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孩子。8…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人们会用乖来形容一些孩子,他们容易管教,不争抢也不吵闹,让父母非常“省心”。医学心理学专家却提醒家长,对这样的“乖”孩子,应多加注意,他们有可能是“退缩儿童”。  相似文献   

11.
尽管玩耍被认为是很普遍的,但在特定的社会中对游戏的关注依赖于对儿童天性的文化信念和父母对儿童的特别要求。研究者发现一些父母认为他们自己更适合做他们孩子玩耍的伙伴,但是在一些团体中则表明年长的兄弟或姐妹才是儿童游戏的重要伙伴。由于父母在玩耍活动进程中的直接参与,父母在玩耍中经常会为儿童提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彭光辉 《课外阅读》2011,(10):366-36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离开故土,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而他们的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也相应成为了学校中的“特殊群体”—— “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缺失了父母的亲情和爱,班主任老师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日本儿童再也不象他们的父母那样训练有素、自强不息和对工作精益求精了。据调查,现在的儿童在很大程度上已被他们的父母宠坏,儿童的素质正在逐步下降。娇惯孩子已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被调查的近七十万名儿童中,至少有半数以上儿童拥有个人使用的电视机、收录机,三分之一的儿童拥有个人专用电话。调查还发现,因为儿童吸收营养过量,目前日本儿童的身高体重都比过去明显增加,但大多数孩子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谈,他们最喜欢的“游戏”是看电视。许多人把儿童素质退化的原因归咎于严厉而刻板的现行教育制度,人们认为,学业负担过重导致了儿童性格和气质发展畸形,儿童问  相似文献   

14.
超常儿童是个诱人的话题,因为在每一对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很多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超常儿童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它常常与教育公平这个敏感问题同时出现,一些被认定为“超常”的儿童,享受着很多普通孩子没有享受到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是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5.
陈忻 《父母必读》2013,(1):98-101
孩子们之间难免、会有小摩擦:欺负人了,被欺负了,发怒了,伤心了……当这一切发生以后,我们会怎样缓和孩子们的情绪,帮助他们友好相处?带孩子去儿童游戏场所玩的时候,我们常常能够观察到各色各样的孩子以及各色各样的父母。  相似文献   

16.
“加”在学校里读书,自以为已经很努力,但成绩总是上不去。 “加”的父母很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于是便到学校里与老师交流。 老师说:“你们给孩子的名字起得很好。” “我们现在关心的不是孩子的名字,而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加”的妈妈说。  相似文献   

17.
德国儿科医师协会专家发现,父母可以根据一些症状判断孩子是否看电视过度。如果孩子看电视时出现咬指甲、抓头发、脸颊或耳朵发红等行为和特征,家长就应该提高警惕。该协会专家托马斯·芬德尔说:“儿童应该只被允许看他们可以理解、消化的东西。如果通过电视接触过多与他们年龄不相符合的信息,会影响身心。”专家建议,家长应严格控儿童看电视的时间。3岁以下儿童应被禁止看电视。  相似文献   

18.
儿童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我,他发现来就诊的一些小学生对病情往往并不像家长那样焦急,他们甚至对医院的一切饶有兴趣。有不少孩子仿佛很希望生一场不大不小的病,这样就可以不去学校,能得到关心,也不会有人强迫他们去做那些没完没了的作业……这位儿科专家很了解儿童,我完全相信他的话,也的确见过那样的孩子。然而现在孩子们连生病的“待遇”也常常被剥夺了。我常见到连生病也不敢请假的中学生,因为害怕“落下功课”。有些家长,孩子生了几天病,即使老师没有要求,这些虎妈狼爸也会要他们“把欠下的作业补起来”!蒋士铨在《鸣机夜课图》写母亲逼迫自己苦读,  相似文献   

19.
日本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作爸爸妈妈的人都希望孩子“孝顺父母”,并且主张以“孝顺父母”作为“幼稚园(幼儿园)”和“保育院”道德教育的中心,希望学校把“孝顺父母”的内容编入教材,并教导幼儿怎样去孝顺父母。究其原因,是由于父母担心“衰老后的生活无保障”和维持小规模家庭劳动的家长统治权。但日本的教育家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必须进行,(孝顺父母)教育的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家长,您是否有这样的苦恼:觉得您的孩子太过活泼,过于贪玩,而您又束手无策,苦恼不已呢?一直关爱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心系好儿童”活动组委会提醒大家不必担心,放手让孩子去玩吧!因为“贪玩”是成人们的评语,而在儿童那里“贪玩”意味着“获取知识”。孩子天性爱玩,古今中外没有例外。孩子是在游戏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在幻想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身心两方面的满足的。虽然,在现实中他们表现的很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