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8年的一天,著名学者梁漱溟与父亲谈起关于欧战的一则新闻。"世界会好吗?"父亲问道。他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然而三天之后,父亲投水自尽。从此,梁漱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个世界会好吗?转眼近百年过去,"一战""二战"早已成为尘封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1918年的一天,著名学者梁漱溟与父亲谈起关于欧战的一则新闻。“世界会好吗?”父亲问道。他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然而三天之后,父亲投水自尽。从此,梁漱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梁漱溟一生研究人为什么活着这样一个深奥的人生哲学课题。最终,他得出结论:"人的一生要解决三个关系。首先是,人和物的关系;再次是,人和人的关系;最后是,人和内心的关系。"他研究这个课题,与他的父亲有关。1918年11月7日,父亲60岁生日前夕,问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的儿子:"这个世界会好吗?"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父亲说罢离家,三天后,自沉  相似文献   

4.
著名学者梁漱溟原只是中学毕业生,当年竟被蔡元培聘为北大哲学系讲师。在他自学成才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受父亲的教育和影响。梁漱溟幼时一次丢失了一串心爱的铜钱,情急之中,吵得全家不得安宁。第二天,梁老先生发现铜钱挂在院内的桃树上。为了帮助梁漱溟克服粗心浮躁的毛病,梁老先生什么也没有说,写了一张纸条给儿  相似文献   

5.
叶雷 《生活教育》2012,(23):88-89
时间如白驹过隙,梁漱溟已是一个历史人物。官方对梁漱溟的定义是: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记忆中的梁漱溟,曾经被贴上了"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只能起"反面教员"作用的有着"花岗岩脑袋"的"反动分子"的标签;今天人们怀念他,还因为他是新儒家的开山鼻祖,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的一生充满着传奇,他的毕生围绕着两大问题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五四"时期梁漱溟先生的文化思想研究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研究深刻认识到,对"五四"时期梁漱溟儒学观的研究非常薄弱,需进一步强化。研究梁漱溟"五四"时期文化思想,有助于深化对梁漱溟儒家思想的认识,对于进一步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对中国文化的解读经历了直觉、理性、人心三个阶段,他的直觉说有两层含义,一为认识的直观,二为本能的良知良能,随着认识的深入他逐渐意识到用"直觉"理解中国文化的不妥,遂而提出了"理性"与"人心"的概念,而且梁漱溟对"理性"和"人心"赋予了特殊的含义。通过对"直觉"、"理性"和"人心"(梁漱溟在不同时期对文化的解读核心用语)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梁漱溟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文化解读的得与失。尤为重要的是,梁漱溟对"良知良能"的来源试图结合现代的生物科学予以新的解答,这是对"人心"或曰"良知良能"的终极性思考。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11,(2):6-11
悦读相伴:"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谁口出狂言?熊父回头一看,是自家小儿熊继智。闻听此言,继智的父亲与兄长诧异不已。熊继智不仅狂,而且暴烈、不羁。他曾因学术之争打梁漱溟,与废名殴斗,但第二天又与人家和好如初。这时的他,早就改名为“熊十力”。“十力”为佛家术语,专指如来佛祖的十种智力。  相似文献   

9.
正1918年11月初,梁济60岁生日前夕,为了准备给他祝寿,家人要进行大扫除。他因此到朋友家小住,说生日那天回来。11月7日,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讲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三天后,即1918年11月10日,梁济自沉于别墅附近的"净业湖",即今天北京的积水潭。  相似文献   

10.
采用心理传记学方法,以历史文化名人梁漱溟为研究个案,探讨梁漱溟与其父之间融洽与冲突的关系:梁氏父子之间的融洽关系对梁漱溟的自主、自律、勇敢等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而梁漱溟在父亲死后由佛入儒,毕生致力于儒家文化的复兴,则与其潜意识中因与父亲的冲突所造成的对父亲的“负罪感”有关。  相似文献   

11.
北大的特殊文化环境,西方批判、反省现代化的思潮,父亲之死给梁漱溟带来的心理动力和毅力,是梁漱溟实现由佛返儒的文化心路的原因.梁漱溟提出的力图解决文化与现实社会存弊相连问题的文化模式有独创性,它为新儒学在当今的活跃开了一代风气,并赋予了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梁漱溟、(美)艾恺:《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作者简介梁漱溟(1893年-1988年),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上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基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特殊性分析乡村教育理论并实践,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他对中国与世界的深刻洞见,时至今日余音犹响。梁漱溟的一生,经历山河的数次改朝换代,经历国家无数的动荡变革。对梁漱溟一生的研究,几乎就是对近百年中国社会变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曾令斌 《今日教育》2014,(10):65-65
刘铁芳老师是一位充满爱心的父亲,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导师,是一位充满温情的教育学者……作为刘老师曾经的学生,刘老师常对我们说:"要爱这个并不可爱的世界。"我想,用这句话来概括他对教育的热爱最恰切不过了。他始终抱着对教育的"爱",探寻"什么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梁漱溟与冯友兰都注重直觉。前者一路讴歌"直觉"、"理性";后者斫出了一条"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有机统一的新路径。二者最终殊途同归,都倡导"情理交融"。直觉观的发展影响到他们直觉教育的内涵。梁漱溟提出"情谊教育",冯友兰提倡"无形教育",两者都借助"礼乐"来调情理意,并希望藉由"静默"、"悟"的方法来达到"不言之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梁父教子故事:一天,少年梁漱溟大吵大闹,把整个家搞得鸡犬不宁。因为,他的宝贝“钱串子”不翼而飞了。事隔一天,父亲在打扫庭院时发现,铜钱悬于桃树的枝丫上。梁父悄悄地在纸条上写道:“一小儿在桃树下玩,偶将钱串挂于树枝而忘之。到处向人寻问,吵闹不休。次日,其父打扫庭  相似文献   

16.
余平 《少年月刊》2011,(3):31-31
读书时父亲是我的偶像,我认为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成年后父亲依然是我的偶像,在我眼里他学富五车、博古通今。自从结婚后我就没和父亲住在一起了,我住在城南,父亲住在城北。不在父亲身边的日子,无论遇到什么难解决的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父亲。"爸,我刚买的立柜一开门就有异味,那是不是甲醛的味道?怎么祛除异味?""爸,我在同事家吃了啤酒鸭,味道可好了,您告诉我怎样做这道菜好吗?""爸,这几天我嗓子好难受,  相似文献   

17.
青年梁漱溟     
大约十六七岁,梁漱溟认为,世界的好或不好,无非是政治问题;倘若施行共和制度的话,那么,不仅这个老大帝国必将实现新生,举凡社会之病痛、人生之缺如,亦将得以大致圆满之解决(《梁漱溟自述》)。然而,十八岁以后,他开始了人生真相的追问。他发现,任何政体、乃至任何人间的努力,都无法改变生老病死的普遍命运;在终有一死面前,一切乐趣如同梦幻泡影;因此,这个世界苦海无边,谈不上什么好或不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同盟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民主党派。梁漱溟作为发起人之一,主张民盟走"中间路线"用和平协商的方式实现和平与民主。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斗争,他们逐渐放弃了"中间立场",走上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合作的新民主主义道路,完成了由"中间党派"到"民主党派"的历史转折。在其曲折的历史进程中,梁漱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在萧红的小说中,有两种常见的家庭结构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中,父亲形象都是缺席的。出于对父亲的憎恨与惧怕,萧红极力避免言说父亲。但萧红为克服缺失,求得心理满足,在仅有的几篇"父亲在场"的小说中创造了"父思儿"的"白日梦"。萧红渴盼父爱的强烈愿望,在小说中,以"父思儿"的悖反形式表现出来。在幻型世界中,作家的情感需求暂时得到了替代性的满足。这一情况曲折地体现了萧红对父爱的渴求。  相似文献   

20.
20-30年代,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场"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争论。章士钊、梁漱溟等人从反省西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出发,力主"以农立国",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而孙倬章、吴景超等人则从爱国救亡的思路出发,认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既符合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更是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现状的迫切需要,力主"以工立国"。这场争论,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特殊国情的认识,对于探索经济建设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